“数字草莓”新技术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产生日期:2024-12-09 17:14 来源: 东方城乡报
□陈志强 记者 王平
走进金山区张堰镇百家村的上海毅添水稻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夏天草莓园”基地,一个个草莓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一颗颗草莓绿意盎然,星星点点的白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格外醒目。
气温偏高,草莓姗姗来迟
“今年前期温度偏高,草莓开花期比往年推迟20余天,成熟期也相应推迟。”正在草莓大棚里忙碌的毅添合作社负责人夏著瑜介绍说,今年夏天上海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日天数多,入秋后的气温也偏高。草莓花芽分化需要低温和短日照,当气温在25度以下,日照缩短时,草莓花芽开始分化,今年10月平均温度是15℃~23℃,所以草莓开花期推迟了。估计12月中旬后草莓才能进入集中上市期。
今年毅添合作社种植草莓80亩,其中“红颜”“章姬”为主打产品,还引进了“申怡”“香野”“越心”“丰香”“宁玉”“雪兔”等17个国内外的优质品种在这里生长、开花、结果,一派生机盎然。
探索“数字草莓”新技术
草莓园深处,新建的一座座现代化智能大棚特别引人注目。走进明亮的草莓大棚,满满的科技感迎面而来,草莓根部的黑膜下有一根根黑色的滴灌管子,草莓上方空中则有两排喷灌管子。通过这些管道,草莓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料可以精准送达。
新农人夏毅斐点开手机APP,“只要我打开手机,就能实时监测草莓长势,掌握温度、湿度、虫害、光照等情况。点点手机就可以完成灌溉、施肥、控温、开关大棚膜等操作。”他从草莓根部泥土中拔起一个探头说,这是土壤多要素传感器,这里建有多套环境类、土壤类和植物本体传感器等数字化设备,能通过手机和电脑实时获取环境中的温湿度、土壤参数值、植物长势等信息数据,智能大棚与新建成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相连接,可以实现数字化精准控制,比如大棚环境温湿度、土壤肥水与碳磷钾等要素都可以数字显示出来,通过智能管控系统实现精准控制,不仅高效、环保,草莓品质也更好。
去年以来,合作社先后投入140余万元用于智能大棚和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建设,过去,80亩草莓灌溉施肥需要三四个人才能完成,费时费力,现在只需1人在手机上设置一下就可以了,水肥量和时间都可以精准控制,不仅效率提高了,灌溉施肥效果也有了显著提升,通过手机还可以远程开关和查看灌溉施肥情况。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可节水50%以上,节肥15%以上,还能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草莓品质。
新农人的新理念新思路
今年29岁的夏毅斐是夏著瑜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他看到父母种草莓很辛苦,于是下定决心投身农业,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建设“智能化草莓园”。
作为一名知识型的新农人,他为草莓注入了新的理念和思路。6年来,他刻苦钻研草莓种植技术,又进修中国农业大学的相关课程,在智能化草莓园建设、绿色防控技术和网络销售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确保草莓安全优质高品质。
合作社被列为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其中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和设施草莓套种鲜食玉米高效生态栽培技术被作为示范技术。他引进了用捕食螨防治害虫的新技术,利用害虫的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防治害虫。他和区农技中心老师合作撰写的论文《草莓新品种大棚栽培对比试验》不久前发表在《上海农业科技》杂志上。最近,毅添合作社获得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上海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农民田间学校”授牌,夏毅斐被授予“农民田间学校”校长。
夏毅斐表示,他的目标是构建一个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现代草莓园,希望用“数字草莓”新技术,让草莓种植更加标准化、智能化,一方面应对劳动力、技术人员紧缺的问题,同时在草莓生产的标准化、智能化方面收集数据,积累经验,为助力上海草莓生产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