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75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倪晓清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市场化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全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一、整合资源推动乡村多元化投资
强化政策服务,编制《2024上海农业农村投资指南》《上海农业招商重点企业名录》,明确上海农业“6+1”的招商引资重点领域和对应的扶持政策。构建资源平台,依托市交易集团下属农村产权交易所,对全市乡村各类要素平台进行整合,推动农业用地流转、农村集体物业出租等资源信息上平台,对接市场主体进行撮合交易。
二、强化扶持健全联农带农惠农机制
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紧密结合,组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形成了清美蔬菜产业化联合体、松江区优质稻米产业化联合体等若干典型案例和发展经验,浦东、松江、金山等区制定针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专项扶持政策,为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拓宽渠道促进地产农产品产销对接
创新开展地产优质农产品品鉴推介活动,持续放大品牌效应,围绕城乡融合,坚持市场主导和群众参与,突出农业产业发展优势,精选特色农产品品类,各涉农区开展专场推介,并对接中心城区流量集中区域,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市场欢迎的农产品品鉴推介活动,进一步打响本土品牌。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高端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不断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推动产业化联合体向集团化方向发展,持续扩大地产优质农产品品牌效应。下阶段,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打造乡村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围绕农民致富要素集聚、乡村资源服务、成果推广展示,建设乡村资源数据枢纽中心,积极打造乡村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数据延伸服务,全力实现乡村资源的精准管理。平台以入驻乡村资源主体和资源需求方为核心服务对象,以公益服务为准则,结合“随申办”强大影响力,共同构建一个高效协同、互惠共赢的发展新业态。
二、强化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带动
持续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主体开展联合与合作,通过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农民合作联社、产业联盟等,强化利益联结,实现抱团发展、优势互补,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持续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强化典型示范,继续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典型案例遴选征集,形成探索一批、总结一批、成熟一批、推介一批的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
三、促进产销线上线下融合互通
充分发挥我市大市场、大流通优势,积极搭建各类展示推介平台,支持开展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积极对接抖音公益,开展“星乡村”“星农人”培育工作,遴选一批重点农业产业乡村和新媒体销售带头人,予以流量支持和人才培育,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持续开展融合线上线下、贯通多元场景的促消费活动,坚持市场导向、市民参与,创新活动方式,丰富展示内容,多方位、多角度促进产销对接。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4月29日
联系人姓名:李 悦 联系电话:23113039
联系地址:大沽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003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