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143号代表建议的会办意见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韩奕奕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进校园工作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会办意见函告如下:
一、已开展的工作
(一)试点开展农安课程进校园工作。按照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关于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进大学校园”试点工作的有关部署,我委组织上海海洋大学参与首批试点。目前,上海海洋大学已设立了水产品质量安全微专业,全面修订《鱼类药理学》教材,积极优化农安人才培养方式,开展校园科普等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一步,上海海洋大学将进一步完善专业体系,扩大案例式教学覆盖度和代表性,利用融媒体等新技术手段打造农安“校园科普”精品。
(二)广泛开展农安科普宣传活动。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工作要求,我委成立了绿色优质农产品科普活动站,围绕“舌尖探秘零距离”“农产品质量安全知多少”“绿色食品健康引领”等主题,开展了“实验室开放日”“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绿色食品宣传月”等科普宣传活动30余场次3000余人次,发放绿色食品宣传标语100条。联合CCTV10、市市场监管局等媒体和单位拍摄科普节目“如何辨别夺命的野蘑菇”等4期。组织遴选19项作品参加首届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大赛,“鲜食桃质量安全与分等分级”等作品获一二三等奖各2名、优秀奖12名,上海获优秀组织奖。
二、下一步工作
按照职责分工,我委将从助力课程研发推广、农教融合实践探索、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一)助力农安课程研发推广。一是提供专业内容支持。我委全力配合市教委,推荐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行业内专家,参与到农安校园基础课程的研发设计工作中,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绿色生产技术、检验检测技术、农产品营养与健康等内容协助开发适合不同学段的课程体系,确保课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二是推动科普资源开发。全力支持编写分级科普读物,结合上海都市现代农业特点,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教材。同时,提供相关实践案例,协助设计趣味性强的实验活动和体验场景,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践性。
(二)推动农教融合实践探索。一是支持校园科普基地建设。我委配合推动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园区等与学校合作,建立校园科普实践基地,为学生们提供参与农事体验活动、直观认识农业生产过程、了解农耕文化的平台,培养其热爱农业、亲近自然的情怀。二是推广绿色农业理念。结合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向青少年普及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理念和实践,帮助其了解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增强对农业现代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加强农安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组织专家参与校园科普。我委将持续发挥好绿色优质农产品科普活动站的作用,协调农业领域科研院所、行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组建农安科普专家团队和青年志愿者团队,积极参与校园科普活动。通过专题讲座、社团指导、实验室开放日、田间实践等形式,向青少年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解答热点问题,提升青少年对农业科学的兴趣。二是开展科普能力培训。我委将引导农业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市科委、市科协举办的相关科普专题培训,提升其科普能力。同时,支持学校教师参与农安知识培训,帮助其更好地将农安知识融入日常教学,推动农教融合实践探索。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代表时参考。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3月7日
联系人姓名:楼甜甜 联系电话:021-23113085
联系地址:大沽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003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