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44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产生日期:2021-06-04 13:35      来源: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本市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办理答复情况如下。

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对于促进本市乡村振兴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打造农文旅超级IP,涉及多个委办局和相关涉农区的合作,需要进一步探讨,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进行深入研究与协调推进。

一、农文旅融合发展相关工作推进情况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近年来,本市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要求,立足超大城市的需求和特点,积极推进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努力实现乡村振兴。从总体看,本市休闲农业发展从零星分散逐渐向集群分布转变,连点成片、多村联动发展,集聚化、组团化、线路化态势开始形成。如宝山区罗泾镇的沪北乡村振兴连片发展示范区,在空间联动上策划多条主题线路,是上海郊区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奉贤区青村镇和嘉定区华亭镇,松江区新浜镇和金山区廊下镇,分别成功创建成为第二批和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一)不断加大休闲农业示范创建的组织力度

本市以乡村振兴“三园”工程建设为契机,拓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成果,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示范项目,涌现了一批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创建的成果。年内本市共被认定全国农业产业强镇1个(浦东新区宣桥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5个(浦东新区宣桥镇、宝山区罗泾镇海星村、奉贤区青村镇陶宅村、金山区廊下镇勇敢村、崇明区港沿镇园艺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崇明区港西镇北双村、浦东新区惠南镇海沈村、嘉定区华亭镇联一村、松江区新浜镇胡家埭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星级示范企业22个(其中五星级8个,四星级7个、三星级7个)、全国醉美休闲农庄3个(金山区芳心园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浦东新区书院人家、金山区上海荷风嬉鱼实业有限公司)。

(二)不断加大休闲农业的品牌建设力度

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过多年的持续推动,以“精品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为重要载体,已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已有各级各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区(点)450个,其中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37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7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24个,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企业(园区)95个星级示范景点,形成了一批休闲农业观光园、采摘园、乡村民宿、休憩林地和农事节庆文化活动。全市目前已评出了17家五星、29家四星和24家三星共70家上海市星级乡村民宿点。有47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区(点)入选首批上海市民“休闲好去处”,还遴选出了10个“2019年上海十佳乡村旅游优选地”。本市休闲农业融合多种路径,通过镇域“一镇一业”主导产业(如宝山“母婴康养村”等),引进高端人才参与示范村整体创建(如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参与青浦区章堰村改建等),跨界配置和融合文化、旅游、教育、康养、服务等现代产业要素,注重保护和开发山水林田湖等农业农村资源并举,充分发掘资源潜在价值,让人们了解乡村民俗、参与农业生产、到乡村居住,享受田园生态和农耕意境。

1.提升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联合市文化和旅游局及市交通委于9月15日在沪成功举办“2020年上海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线路暨最美乡村路”的发布仪式,为市民游客精心设计并推出了涵盖9个涉农区的18条特色线路。组织崇明、金山、奉贤、青浦等四个区的6条线路申报工作并成功入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旅游行(秋季、冬季)精品线路”。

2.组织农事节庆的推介工作。年内重点推介了各涉农区与光明集团的多个农事节庆品牌活动,如浦东新区第十二届农博会、闵行区2020上海家庭园艺展、嘉定区第二十届上海马陆葡萄节、宝山区2020宝山月浦花艺展、奉贤区(第十三届)2020上海奉贤庄行伏羊节、青浦区第八届枇杷文化旅游节、光明第六届小木屋龙虾节、松江区2020上海新浜荷花节、金山区2020海渔文化节,青浦区2020上海练塘茭白节暨古镇旅游丰收购物节、崇明2020年上海柑桔节等,带动吃、住、游、玩、娱、购等全方位联动,满足游客多种需求。

(三)不断加大休闲农业的宣传推介力度

通过展示本市乡村振兴发展成果,为休闲农业企业及沪郊农民搭建舞台,唱响“创意为农、品牌兴农、宣传助农”的主旋律。

1.举办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庆丰收大展示系列活动。联合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光明集团、上实集团、上海市农科院、上海市花卉协会并组织浦东、崇明、松江等9个涉农区于9月22日至24日在上海农业展览馆举办了以“礼赞丰收,致敬农民,回馈市民”为主题的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庆丰收大展示系列活动。各家企业携丰富农产品、非遗文化、最新科技成果亮相现场,尽显“丰收盛景”。

同时,鼓励各区组织相关庆丰收系列活动。其中浦东新区结合开发开放30周年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充分展示浦东在新农业发展、新农村变化和新农民生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举办2020海派农家菜大擂台。联合市妇女联合会、会同市乡村产业行业协会于10月27日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展示中心成功举办以“传承经典·品味农家”为主题的2020海派农家菜大擂台。来自9个涉农区的28家单位报名赛事,超过200多道菜肴角逐“十大经典农家菜、十大创意农家菜、十大特色农家点心和巾帼女主厨、巾帼女厨”等奖项。

3. 编印《2020上海休闲农业概览》宣传画册。共收录了30个美丽休闲乡村、41个休闲农园(农庄)、18个乡村民宿、10条精品线路、14个农事节庆活动等内容,较为完整地展示了近年来上海休闲农业的发展成果,同时让更多市民了解乡村,走进乡村,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四)不断加大休闲农业的工作推进力度

在乡村振兴战略组织领导体系的框架下,加强休闲农业的组织领导、政策支撑、服务提质和人才培育,正确引导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序发展。

1.完善行业协会组织建设。顺应乡村振兴发展,把原市农业旅游经济协会提升为市乡村产业行业协会。协会更名后,从原单一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扩展至乡村产业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乡村特色产业与服务业等多领域的相关经济组织,有助于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成立长三角一体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联盟。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在沪、浙、苏、皖休闲农业相关部门指导下,长三角四省(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协会于9月8日在南京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一体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联盟。这对进一步推进长三角行业组织、企业一体化发展,实现长三角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五)不断推动休闲农业设施用地试点项目建设

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与乡村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用地政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保障。

1.乡村产业用地保障水平有所提升。通过实施《关于推进本市乡村振兴做好规划土地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引导市属国有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等,明确提出各涉农区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形成的用地指标,要向乡村地区倾斜。盘活利用农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和闲置用房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老、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创意办公、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2.乡村产业点状供地实现突破。通过实施《规范本市乡村地区“点状供地”实施的通知》等政策,对于城市开发边界以外不适合成片开发建设的地区,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和土地用途,结合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用途管制、市政公建配套和项目实际需求,按照“规划多少、建设多少、转用多少、批准多少”的原则实施差别化土地供应。围绕休闲农业设施用地和项目建设等问题,分别对青浦区联怡枇杷园、嘉定区沥江生态园、崇明区东禾九谷、松江区雪浪湖等项目进行调研,重点协调推进试点项目设施用地、项目建设规范等问题,推动青浦、嘉定、崇明等区对休闲农业项目实施点状供地。

3.乡村建设项目审批更加便利。通过实施《上海市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资源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细则(试行)》,针对乡村产业项目特点,合并办理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以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作为用途管制许可阶段的审批事项,合并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和建设用地许可、建设用地批准书,切实提高乡村建设项目审批效率。

2021年1月28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号),文件明确了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范围。规定利用农村本地资源开展农产品初加工、发展休闲观光旅游而必须的配套设施建设,可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不突破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等约束条件、不破坏生态环境和乡村风貌的前提下,在村庄建设边界外安排少量建设用地,实行比例和面积控制,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和供地手续。另外,文件明确要求大力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可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以乡镇或村为单位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腾挪空间用于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探索在农民集体依法妥善处理原有用地相关权利人的利益关系后,将符合规划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按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鼓励对依法登记的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复合利用,发展乡村民宿、农产品初加工、电子商务等农村产业。

二、下一步推进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结合郊区实际,我们将加快完善机制,聚焦重点政策、具体任务,推动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

一是进一步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开展本市农文旅融合发展规划的论证,注重农文旅超级IP的打造,培育农文旅支撑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和京津等省市及部分各涉农区开展规划调研,充分借鉴兄弟省市和各区乡村产业规划经验。

二是配合各委办局进一步做好已制定的各项乡村产业支持政策的评估工作,并针对存在的政策问题,协调各部门,突破瓶颈,聚焦发力,年内围绕乡村产业供地政策和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一批支持政策。

标签:

分享到:

字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