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访谈
时间:2019年2月17日上午10:00—11:00
主持人(李斌):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周末好,欢迎大家在调频93.4,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新闻广播收听我们正在为大家直播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李斌。今天来到我们节目的是上海市农业农村委的几位嘉宾,他们是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冯志勇、市农业农村委蔬菜办公室主任史明,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瑞明。今天的主题会围绕上海的蔬菜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一些情况跟大家作一些交流。听众朋友有一些什么样的意见建议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62780990参与到直播当中,同时欢迎大家在阿基米德找到“政风行风热线”的节目社区,和我们互动。
冯主任,今天看看天气还是很不错的,今天一下楼就发现太阳终于又出来了。上海连着阴雨这么长时间,所以今天您来我有一个问题特别想问问您,在过去这段时间当中连着阴雨这么久,上海蔬菜生产供应有没有受到阴雨天气的影响?如果有的话影响有多大?
冯志勇:总的情况来看上海市场的生产供应影响不是很大,价格方面有点影响,比去年同期略有上升,主要是连续阴雨天光照不足,蔬菜的生长量比计划要低。第二是因为露地栽培连续阴雨采摘难度比较大,特别在春节期间劳动力相对比较紧张,总的来说供应没有影响,但是市场价格有一些影响。
李斌:大家到菜市场有这样的体会,特别在春节期间体验特别明显。好像天气预报到下周会好一些,今天天晴是短暂的停歇。
冯志勇:生长速度变慢,生产量比较少,另外一方面按计划播种的种子发芽出苗都会有延迟,总体上会对市场有影响。
李斌:现在有什么应对的措施吗?
冯志勇:虽然下雨天相对光照不足有影响,但是目前全市蔬菜大量依靠保护地栽培,大棚设施相对来说影响比较少一点。市里前期大量投入资金,上海市菜地建设规模还是比较大,总量上做一些平衡,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李斌:就是供应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上海市20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我看到一个数据是说上海日均消费蔬菜有1.6万吨。我们农业农村委作为一个主管部门,怎么做好相应的蔬菜保供应的工作,您讲到应对阴雨天气有比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保护的区域,从总量上能够保证,具体方面给大家展开一下。
冯志勇:上海市农业农村委作为蔬菜产业的主管部门,始终把量足价稳、优质安全、便利惠民作为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上海市民特别喜欢吃绿叶菜,有着“三天不见青,两眼冒金星”的说法。市农业农村委在各方面的支持下通过绿叶菜考核奖励资金、蔬菜生产补贴等政策的落实和引导,稳定蔬菜的种植面积,克服雨雪冰冻、连续阴雨天不良天气的影响,基本保持绿叶菜生产供应的稳定。2018年全市本地播种面积有136万亩次,蔬菜总产量达到270多万吨,全年绿叶菜上市量有140多万吨,蔬菜自给率保持在45%左右,其中绿叶菜自给率更高,85%。去年全市蔬菜绿色食品认证率达到10%,从量和质方面都充分保证。
李斌:要达到这样的数据,您刚才讲到蔬菜的自给率是45%左右,其中绿叶菜达到了85%,这个比例是比较大的,尤其是绿叶菜自给率,所以在蔬菜生产方面保证到这么大的比重都有些什么样的做法?
冯志勇:围绕蔬菜高质量的发展,主要从六个方面推进我们的工作:第一方面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不断加大投入提高蔬菜设施装备水平,以往都是靠天吃饭,全靠天肯定不行。从2002年起全市启动建设设施菜田20多万亩,投入资金超过30亿,极大地提高了蔬菜生产的防灾减灾的能力。
李斌:您刚才提到蔬菜设施装备的水平,这个蔬菜装备是一般的大棚还是?
冯志勇:两个方面都有,一方面是保护地栽培,眼睛看到的大棚;另一方面就是没有大棚,但还是有设施,比如要配套一些道路、沟渠、初级加工、仓储等等都是需要设施,所以通常讲的设施菜田包括通常所见到的大棚以及其他辅助设施配套的露地栽培,还有一些经营主体自己做的小型设施也有。主要是前面说的两个方面。
李斌:这样的大棚包括设施配套,从面上来看有没有一些统一的标准,还是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冯志勇:这个有一个统一标准,有投资标准,温室大棚的标准,专门由行业协会监督、指导建设。
李斌:说到除了硬件上的标准之外,咱们扶持政策相信也是比较多的。
冯志勇:是的。上海的绿叶菜扶持政策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从2008年起就在全国率先开始蔬菜农资综合补贴,鼓励农民进行规模化种植,这样为机械化应用就提供了基础。2011年又增设绿叶菜的补贴,鼓励农民种植绿叶菜,满足上海市民最重要的绿叶菜需求,我们上海市民对绿叶菜的消费有偏好。同时又专门设立了绿叶菜的奖励资金,对完成绿叶菜种植任务的区进行奖励,主要是鼓励绿叶菜生产。
李斌:奖励资金是怎么奖?
冯志勇:主要奖励各个区,各个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蔬菜的生产补贴,比如说价格很低的时候通过一些保险机制进行补偿。比如提高一些蔬菜的产能,为了使蔬菜减少销售环节,进行产销对接,同时改善菜农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有安全监管方面,主要用于这几个方面。
李斌:我看下来,从蔬菜生产的几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咱们都照顾到了。我们现在大概有多少钱已经投入到补贴里面去?我对这个很感兴趣。
冯志勇:奖补资金从2011—2018年已经投入了7亿左右的资金。
李斌:说到您刚才讲绿叶菜是上海市民特别关注,在阿基米德平台上市民朋友也有在留言,比如市民小菜场买的青菜,他提一个建议,最好能有包装,而且有二维码,知道是哪里生产的,有一些追溯系统在里面。还有我自己感兴趣,您刚才一直说,我们绿叶菜上海是自给率达到85%,所有的蔬菜上海是45%,这些蔬菜的品类都有哪些?
冯志勇:蔬菜在大的方面有几大类,常见的叶菜类、甘蓝类、茄果类、瓜类、豆类、水生蔬菜等比较多,其中叶菜类有青菜、生菜、杭白菜、米苋、芹菜等等方面。
李斌:这是包括在85%的比例里面是吗?
冯志勇:对。
李斌:从绿色生产的奖励措施,包括硬件上、科技上,听众也比较关注。比如说二维码,从生产环节来讲,农业生产的科技怎么服务于要实现的蔬菜的绿色发展?
冯志勇:刚才那位听众朋友提出了非常好的问题,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前面说到蔬菜的产销对接,如何把追溯体系建立起来,这是一个过程管理。好的品质还是通过生产,源头上面来解决。我们的做法是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我们从科技支撑的角度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是建设蔬菜的绿色生产技术体系,第二是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蔬菜的绿色生产技术体系主要是开展绿色生产标准化生产与生态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建立设施蔬菜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及体系,通过化肥、农药减量使用,提高品质。另外生产过程中还对很多尾菜等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形成蔬菜生产的绿色体系,提高蔬菜生产的质量。
李斌:您可不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农药的减量化,包括您刚才讲到资源化再利用这两块。
冯志勇:比如说农药减量化推广利用的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大家到菜田里面会看菜田里挂了很多的黄板。黄板就是绿色防控的一种措施,是通过颜色吸引昆虫,上面有黏着剂,虫粘上去飞不了,达到这样灭虫的效果,从而减少农药的利用。另外还有性诱剂、光诱、食诱、防虫网等等,都是通过物理的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有的还利用生物农药来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
李斌:我知道上海还在做水肥一体化的推广,这一块现在目前已经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冯志勇:水肥一体化是现代蔬菜栽培技术很重要的方面,目前全市有2万亩蔬菜运用了水肥一体化的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从实践来看,可以节水30%左右,节肥也可以达到30%,同时灌溉过程也可以省工40%,亩产增效可以达到500元以上。
李斌:听众可能对水肥一体化的概念还不太清楚,您大概给我们介绍一下水肥一体化,节水30%,节肥30%,降本增效的功效还是非常明显的,大概是怎么样的做法。
冯志勇:种菜要施肥、灌溉,水肥一体化是把可溶性的固体肥料、液体肥料,和水一起灌溉时溶到水里面去,进行有针对性的点对点的灌溉,一方面肥料施用更精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第二灌溉的时候,作物需要的时候灌溉,不需要的时候不是大水漫灌式的全面灌溉,达到节本增效的目标。
李斌:还有资源化再利用,这有什么好的做法?我们知道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包括乡村振兴里面通通都讲到了,关于绿色发展这一块的内容,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在农业生产上,可能也是重中之重吧。
冯志勇:是的。对于蔬菜来说可食部分是蔬菜整个生物量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尾菜废菜留在田里,我们通过收集起来,加一定的菌肥,加一定的其他的辅助物质,堆制发酵,变成有机肥循环利用到田里面去。一方面是通过循环利用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另外一方面也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李斌:所以这样的一些做法从资金上、科技上、从相应的政策上都能够保证蔬菜生产的量上达到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需求,同时在质上面也在做一些相应的努力。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政风行风热线”。机构改革去年刚刚完成,所以农业农村委员会,机构职能、职责范围都做了相应的变化,原来的农委机构改革之后第一次上线“政风行风”热线。大家对于新组建的农业农村委的工作,尤其是在蔬菜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工作,您有些什么样的意见、建议,都特别欢迎您提出。相信冯主任也特别想知道大家有一些什么样的具体的想法,能够给我们相关的职能部门在接下来的工作开展过程中,针对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我们去做一些调研,我们去想一些办法,找一些解决的方案,出台一些相应的举措和政策,都特别的重要,所以欢迎大家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62780990或者在阿基米德平台找到我们的互动社区跟我们互动。
李斌:欢迎大家回来关注我们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前面讲到上海的蔬菜保障供应的一些相应政策、措施,其实大家除了量上面关注之外,对于质量的关注也是特别关心,我们在阿基米德平台说有很多朋友提出了相关的关注点。如何来保障上海的蔬菜生产在量上面85%的绿叶菜的自给率,在这些基础上这些蔬菜是不是都特别安全,在质量上是不是都特别好的,这个大家更加的关注,在这方面我们有什么好的做法?
冯志勇:是的,高质量的蔬菜一方面是种出来的,前面都是讲的种,另外一方面也是管出来的。从我们农业农村委来说,目前已经建立了市、区、镇、村四级监管队伍,将蔬菜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层层落实,通过风险评估、监督抽查、定性和定量的监测,建立一个监测体系,保证蔬菜的生产质量。此外,还建成了种植业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蔬菜在内,通过这个系统来跟踪了解规模化经营的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信息情况。目前这个生产信息系统已经覆盖了300多家蔬菜基地,有20多万亩次蔬菜种植面积都在这个监管平台里面,接下来要进一步扩大信息系统的使用范围,确保我们蔬菜从生产过程到餐桌各个环节的安全。
李斌:刚才市民朋友提出在菜场里面蔬菜有包装,包装上有二维码,可以追溯的做法,你觉得这种实施的可能性有多大?推广的可能性有多大?
冯志勇:目前从技术上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种植业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有这样的功能,把生产过程的一些关键信息通过赋码技术,形成二维码,提供给末端产品,在末端产品上只要一扫就可以扫到基本生产过程的信息,这也是2019年重点推广的一项工作。
李斌:是面向监管部门,包括农业合作社,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还是面向市民?
冯志勇:实际上这个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相关联的追溯系统有三个层次:一是面向市民,市民通过扫码技术可以了解基本的生产信息。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需要通过登陆网站了解详细的生产过程,可以判定产品的质量状况。二是面向管理者,政府管理人员、市场的监管人员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详细了解生产情况,这个平台同时还有一些核实督察机制,评估提供的信息是否准确。三是便利蔬菜生产者的使用,一些基本的信息输进去以后,对长期积累数据、科学种植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三方面都涉及到。
李斌:因为蔬菜生产的量大、生产的主体非常多、面非常广。您讲到二维码或者追溯系统覆盖到所有的生产的、还是现在有一部分,慢慢会推广,包括市民端可以看到、可以查出来,普通的菜场里面随便买一种蔬菜就可以追溯到相关的信息,还是只有认证过的绿色蔬菜等等,这个面上范围是怎么样?
冯志勇:如果要通过二维码的追溯了解过程,首先要有包装,把二维码印在包装上。第二是生产者能接入这个系统,形成二维码,信息可以附在二维码上。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好,目前推广量还不是很大,有16.5万亩次用了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占136万亩次播种量的12%左右,后面还要加大力度推广的。这跟农产品的标准化建设也是紧密关联,如果是散装的蔬菜,信息就会断掉。
李斌:这可能是大家更关注的一些问题,因为有了包装肯定是集约化生产,这个您刚才讲要加大推广下去的力度。
冯志勇:即使是散装的,我们也可以追溯到,但是消费者直接扫码很难扫出来。
李斌:对于管理来讲,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冯志勇:没有问题。
李斌:从推广范围来说还有更大的工作需要去做,确保农业生产或者蔬菜的高质量的生产,可能对于比较散的生产方式,或者以前经常说粗放式的等等,不太符合接下来绿色发展趋势的生产模式,所以在上海来讲,你刚才多次提到蔬菜生产保护地还是保护区?
冯志勇:蔬菜生产保护区。
李斌:包括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对上海整个农业的绿色发展来讲,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目前发展的态势怎么样?
冯志勇:现在是从两个方面考虑这个问题,一方面是您提到上海划定了50万亩左右的蔬菜生产保护区,这个保护区也是保证上海蔬菜供应,科学测算出来的面积,从量上保证。从质的方面,在保护区里面接下来会继续推行蔬菜标准园的创建,通过标准园的创建来保证质量,目前全市已经有177家标准园。大家知道蔬菜生产从原来的小农户一家一户生产方式,最后通过土地流转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园艺场,园艺场有了统一种植,但是有的通过合作社,很多家在这个园艺场里共同种植,所以我们提出了“六统一”,在这个园艺场里面,虽然分散种植,但是必须要统一品种,统一购买药物、统一标准、统一的检测、统一的标识、统一销售来保证质量,否则大家标准不一样,产品质量也很难有保证。
李斌:基础性的工作,对于上海蔬菜生产建立一个绿色生产体系打下了基础?
冯志勇:对,通过标准园的建设,从形态上、从内容方面把它进行规范,逐步提高我们的蔬菜生产品质。
李斌:刚才说有50万亩多一点的蔬菜生产保护区,它是分布在哪些地方?
冯志勇:九个涉农区都有,也是通过现场的调查,根据种植历史统一划定,目前这个工作已经基本结束。
李斌:50万亩已经基本划定,就是在这些地方,9个涉农区都有,方案、标准都是统一的。其实对于统一的标准来讲不论说生产的质量还是后续的监管,都会有一个比较便捷的抓手。
冯志勇:两个方面,一方面将来蔬菜的投入会更集中,规模也会更大,另一方面也便于标准化生产,同时也提高劳动生产率。
李斌:一直说绿色蔬菜高质量生产,大家脑子里会想绿色、有机认证生产这一块有些什么样的做法?之前有过认证是不是?标准是不是特别规范、特别的硬、刚性?您作为农业部门的负责人,在这一块今天谈的是蔬菜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咱们有些什么样的想法?
冯志勇:无论是有机认证还是绿色食品认证,这是国家统一的标准。在市场中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用不是绿色的农产品、不是有机农产品来顶替。目前从监管方面非常严格,特别是像有机认证,根据品种、面积、产量,提供一定数量的标签使用在产品包装上,每个标签都可以在网上查到;绿色也是国家统一标准认证。问题是在生产过程中的监管,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按照绿色标准来做,这是最关键的。从目前的检测水平来看,有机、绿色以及传统所说的无公害农产品,还不能从简单的事后检测来判断,必须了解生产过程,了解它使用的投入品是不是符合规范,通过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会强化这方面的监管。
李斌:50多万的蔬菜生产保护区里面,他们生产出来的蔬菜有机或者绿色认证的情况怎么样?
冯志勇:保护区划定以后真正要全部生产蔬菜的话,还有一个过程。现在有一部分蔬菜还不在保护区里面,通过生产布局的逐步调整,往保护区集中。绿色认证我们也提出一个目标,包括蔬菜在内的农产品到2022年绿色食品认证率要达到30%,这是全市的目标。这个目标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非常之高,目前全国的平均水平是2%左右。
李斌:如果要实现30%,就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
李斌:这个工作难吗?或者说困难在哪里?有没有一些难点?
冯志勇:还是非常难的。首先对种植的规模有要求,规模小的无法进行认证,比如说蔬菜15亩以上才能认证。二是对投入品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农药、化肥的使用,农药的使用有目录限制,只有绿色食品认证允许使用的农药才可以用,其他的不能用;在肥料使用方面,要求有机肥的使用量达到50%等等,这些方面要有一个过程,很难一下子做到。所以全国认证比例比较低,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
李斌:从全国范围来讲,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都不太一样,所以这个比例只有1%或者2%,也能够想象到。对于上海来说要到2022年,还有三年的时间,要实现这个30%的目标。还有70%怎么办?怎么监管?
冯志勇:现在是这样的,进入市场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原来我们说的无公害农产品,是我们进入市场最低标准,我们通过前面所说的风险评估体系,各种飞行检测,以及市场抽查来跟踪监管。
李斌:抽查是不是农药的残留等等?
冯志勇:包括生产过程的信息记录,现在农药使用过程都要有信息记录。
李斌:主要是可追溯。
冯志勇:对。
李斌:这些项目涵盖的还是比较具体。冯主任介绍上海蔬菜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咱们有一个目标:2022年绿色有机认证达到30%的比例,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去做的。相信到时候对于上海蔬菜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达到这样的比例之后,可能对于市民的获得感、市场蔬菜安全供应,都会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和质量。说到种、管,对于很多种菜的农民朋友来说,生产出来这么多蔬菜,85%的自给率。作为主管部门农业农村委,有些什么样的措施、政策,能够惠及到蔬菜生产的这些人?
冯志勇: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提到,蔬菜生产的目标是量足价稳,优质安全、便利惠民,如何便利、如何惠民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生产环节通过各种保险机制,鼓励或者支持农民种植蔬菜,如果蔬菜的量很大价格势必会下来,农民丰产不丰收的情况也会出现。所以通过蔬菜价格指数保险,价格低的时候会给他们一些补偿,鼓励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持续稳定地种植蔬菜。如果价格很低的时候不种,反过来供应不足的时候价格就会上来。这样通过保护农民的利益保护市场的价格稳定。
李斌:可能还有生产布局方面的规划,有没有?
冯志勇:生产布局也是非常重要的,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前面提到有保护地、有露地栽培,我们正在研究一个科学的比例关系,以稳定市场供应。另外一个布局是蔬菜生产本身,大家可能到园艺场也看到,最多的有一百多个品种,有的只有二三十个品种,有的园艺场只有一个品种,多样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的布局也是要考虑,通过这两个布局来平衡市场,提高生产效益。
李斌:这是对农民增收也有帮助。我们看一下阿基米德平台上网友问,农业的相关保险,农业保险推广也挺长时间了,覆盖面怎么样,农民能够接受现在的价格吗?接受度如何?
史明:感谢这位网友的提问,确实蔬菜的价格保险从上海来讲在全国率先开展。以前主要是针对绿叶菜的价格保险,分为夏淡和冬淡,6月15号到9月15号相对来说温度偏高,种菜不容易,农民也不愿意在高温季节种菜,相对来说供应量不足。冬淡的时候也会碰到雨雪冰冻天气,相对来讲产量也会下降。为了保证两个淡季期间的绿叶菜供应,我们就鼓励农民种菜。农民担心种多了卖不掉,怎么办?在这种背景下出台了绿叶菜的价格保险。前几年主要是21万亩次,去年开始做了一些调整,根据农民的需要,现在冬淡和夏淡,淡季供应还是比较平稳,但是往往在“三秋”季节,或者在去年过了春节以后价格也是持续偏低,这种情况下从2018年开始做全年价格保险。
从2019年开始这个政策方案马上就要出台,也是要覆盖全年的价格保险。从今年来看,总面积在23万亩次左右,原来是21万亩次。还是要聚焦到五个绿叶菜品种,青菜、生菜、杭白菜、鸡毛菜、米苋等五个绿叶菜品种。总体农民还是相当欢迎的。2013年、2014年冬季时绿叶菜价格偏低,保险赔了3000万,但只是减轻了农民的受损程度,不是农民拿了3000万就没有亏,还是亏,只是减轻了他的受损程度,所以这一项还是要持续推进下去。
李斌: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副主任张瑞明也在。特别想跟您再聊聊这个问题,刚才冯主任讲到很多蔬菜生产的科技技术的保障,从推广中心来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咱们在这一块面向普通基层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也好,农民朋友也好,大家的需求大不大?到现场去推广的力度如何?
张瑞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要是围绕政府蔬菜绿色发展的目标,推广一些先进适用的技术。现在主要是围绕推广体系的建设,有市、区、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一套很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和技术人员。另外围绕政府的绿色发展目标,主要把一些先进实用的技术在示范基地,特别是在标准园、规模化园艺场进行示范。通过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一些技术做一些样板、示范,带动全市的绿色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为保证蔬菜的量足价稳、质量安全提供一些技术保障。
李斌:大家欢迎你们到现场去吗?
张瑞明:还是非常欢迎的。因为农民对科技有需求,同时我们也联合一些科研部门,比如上海农科院、上海交通大学,产学研结合起来,把一些先进生产科学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基地上,通过指导,让他们快速提升。
李斌:现在大家最欢迎的是什么技术?你们最想推广的是什么样的技术?
张瑞明:主要是围绕保障生态安全的减肥减药,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来减少农药,这是生态目标,也是质量提升的一个目标。还有省工节本机械化生产技术,因为现在劳动力非常紧缺,特别是郊区农民普遍都在60岁以上,以前一直讲“三个菜农200岁”,劳动力非常紧缺。在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同时,把省工节本高效的技术推广上去,把一些机械化,特别是围绕专业化生产,把一些全程专业化技术推广,通过一些机械、农机农业的结合把生产效率水平提升上去,实现机器换人的目标。
李斌: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率等等,这几个技术都是大家很关注,也是我们主管部门、技术推广服务部门重点在推广的一些技术。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对于乡村振兴提到很多,其实乡村振兴当中我觉得产业振兴是第一条,一直都在讲。产业振兴里面,蔬菜高质量发展是不是也是产业振兴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冯志勇:是的,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委核心工作内容。乡村振兴第一个要求就是产业兴旺,农村的产业是方方面面的,农业尤其是都市绿色农业的发展是产业兴旺的重要内容。蔬菜对上海来说比重非常高,我们划了50万亩的蔬菜生产保护区,对于蔬菜来说这个量也是非常大。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也是产业兴旺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刚才史明主任和瑞明主任都提到保险政策、新科技的利用,核心的目标就是把这个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对蔬菜高质量发展,我补充几个方面,主要通过农业投入品减肥减药,通过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的改善,通过生产过程的管控,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最后达到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同时为了使环境友好,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再利用,构建循环农业的新模式。我们也提出这样的目标,蔬菜生产基地不但要生产出蔬菜产品,还要营造出良好的环境,为整个乡村振兴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李斌:刚刚冯主任做了简要的总结,我们从蔬菜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有多项措施和努力实现产业兴旺,从而能够通过这样有效的抓手推动上海农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今天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冯主任、史明主任、张主任来到我们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