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农委政风行风热线访谈

产生日期:2011-08-21 05:19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主题:“政风行风热线”活动
    时间:2011年08月21日10:00-11:00
    地点: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演播室
    主持人:张海虹
    嘉宾:孙  雷(市委农办、市农委主任)
           陈德明(市农委蔬菜办主任)、李建颖(市农委畜牧兽医办主任)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上午好!这里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欢迎您收听每个星期六和星期天上午10点到11点为您播出的政风行风热线,我是主持人张海虹,今天来政风行风热线的上线单位是上海市农委,这也是跟我们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政府职能部门。市农委工作范畴有哪些?我们对上海市农委的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欢迎您通过我们的热线电话62780990进行投诉和建议,同时我们政风行风热线也在看看新闻网上进行视频直播,网民朋友们可以在网上的聊天室跟我们进行互动。今天来直播室的嘉宾有上海市委农办、市农委主任孙雷,上海市农委蔬菜办主任陈德明和上海市农委畜牧兽医办主任李建颖。孙主任您好!

    孙  雷:您好!

    主持人:先请孙主任介绍一下市农委的主要工作职能。

    孙  雷:听众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与大家交流上海的“三农”工作。上海市农委是市政府的组成部分,主要工作有三大任务,第一项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地产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上海是一个特大型城市,有2300多万的常住人口,解决上海的主副食品,主要是靠大市场。但是上海不能没有农业,一是上海要生产20亿斤的粮食不能少,二是“菜篮子”工程跟我们老百姓密切相关,特别是绿叶菜的生产不能少。所以上海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大城市的地产农产品的最低保有量制度,并把这个制度落实到各个区县,以此来确保城市的应急供应和地产农产品的自给率。第二项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平时我们说上海是大城市小郊区,实际上从区域面积来讲,我们郊区并不小,目前就纯农村地区来讲,占地一半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就是3400多平方公里。

    主持人:纯农村?

    孙  雷:不包括新城等城镇化的地区,单单基本农田上海还有328万亩。相比较城镇化地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社会事业相对滞后,公共服务不足。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的发展,切实加大郊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城市优质的文化、教育卫生的资源逐步向郊区倾斜,同时,市政府连续三年把村庄改造确定为实事项目,我们还开展了万河整治、改善农村环境来推进一体化的发展。第三项任务就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目前上海郊区农业户籍人口不多,还有153万,我们将农民增收始终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通过加强新型农民的培养、发展农业旅游、加快建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不断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收入。我们还不断提高农民保障水平,增加农民保障性收入。总的来讲,这几年我们农村的收入逐年增长,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了13746元。今年上半年9369元,同比增长12%,扣掉CPI的因素,实际增长6.7%左右。我们农委的工作概括起来讲就是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从农民的角度来讲就是怎样促进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和农民增收,从市民的角度讲就是怎样保持城市菜篮子的供应。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农委的职责一方面是保障农村居民的安居乐业,另一方面是保障城市居民菜篮子的供应,所以是连着两头的,我们也知道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三农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视,每年都有一个三农工作会议,农民朋友也是非常关心强农惠农政策,下面先请孙主任介绍一下强农惠农政策具体有哪些?

    孙  雷: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上海的“三农”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跟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重视“三农”工作分不开。今年上海市在扶持农业发展方面就有十七项普惠制的政策,市级财政安排补贴资金7.39亿元。其中,今年由于天气不利因素,二麦长得较慢,所以市政府就安排了二麦拔节孕穗施肥补助1200万,追加水稻农药补贴1656万。为了支持“夏淡”蔬菜生产,追加绿叶菜生产补贴1750万。目前市级财政已经下拨补贴资金6.93亿元,占整个资金总量的93%。
    这几年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开展了设施粮田、设施菜田、标准化畜牧养殖场、水产养殖场这方面的建设,同时还推进了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基地建设。
    我们还非常关注这些强农惠农政策是否真正落到实处,补贴能不能真正落到农民的手里,为此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是加强政策宣传,让农民都了解现在有多少条政策是可以享受。我们向行政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门赠送了东方城乡报,这个报纸经常不定期的刊登一些强农惠农的政策,同时,我们每年还把农民最关心的补贴政策用公开信的形式发给农民,我们还印发了三农工作“百问百答”小册子帮助农民理解政策;
    第二个是完善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政策配套性制度的研究,使涉农补贴类、涉农建设类在标准、对象、操作、管理、监督等方面都有明确的制度规范;
    第三个是推进“制度加科技”涉农补贴资金监管平台建设,从去年开始在1391个涉农行政村推广涉农补贴资金监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农民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就可以查到应享受的强农惠农政策和补贴金额,包括别人得多少,自己得多少,同时公布了20个投诉和咨询的电话农民供咨询和投诉;
    第四是加强了财政补贴的绩效评估工作,对这些政策逐年进行评估,去年评了五项,今年准备评六项,通过评估有针对性改进政策上的不足;
    第五是加强检查督促,发现违反规定情况及时监督检查;
    第六个是鼓励群众举报,我们有公布了举报电话,发现执行政策中间有违法违纪的,我们有一件查一件,而且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主持人:刚才我们孙主任介绍那么多的政策举措,跟我们郊区农民的期待是不是符合?他们是否有更多的期待?

    孙  雷:从农民群众来讲,更关心是收入的增加,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拉大,虽然刚才讲的今年我们农民收入上半年增长12%,但是扣除CPI增长因素后,实际增长不是很多。

    主持人:6.7%。

    孙   雷:对,所以我们还要在增加农民收入上多下功夫,特别是财产性收入这部分,考虑如何更好发展集体经济,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寻找集体经济更有效的分配形式,不久将有重要措施出台。

    主持人:我们也期待着,现已经有听众打进电话,你好,曹先生!

    曹先生:你好,据我了解浦东新区今年1月份后实施“务农补贴”,凡是18到60周岁的本区务农农民都有这方面的补贴,为什么不把这个政策推广到所有郊区,让本市所有务农农民都能够享受这一政策呢?

    孙  雷: 曹先生你好,您刚才讲到这个事情我们也非常重视,浦东新区作为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间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和力气,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提出了到“十二五”末,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实现农民收入倍增,就是要翻一番。围绕这个目标,区委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您刚才讲的是其中一条。这项政策对农民是非常好的,是一项有利举措,但这个政策是否上升到市级层面还要进一步研究,因为各个区县经济实力不一样。我们也会吸收浦东新区其他好到做法,因地制宜出台新的强农惠农政策,谢谢曹先生。

    主持人:下面我们说一下市民比较关注的菜篮子问题。网友朋友们是非常关心市场的菜价,有一位网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说蔬菜的价格在田间的时候还是价格比较低的,为什到集贸市场上价格就翻一番,而且有的价格翻得非常高。这个我们先记着,下面我们听一下汤先生的问题。

    汤先生:主持人好,孙主任好,我认为不要怪天怪地,从管理上找人为因素,不要把地空着,要大的市场流通。

    主持人:刚才网友说到的菜价田头价低,到了集贸市场就高了。您的建议是成立大公司?

    汤先生:对。

    主持人:谢谢汤先生,汤先生认为农委的责任很重大,确实是这样,市民的菜篮子价格的稳定一直是市民非常期待的,比如说夏天,天气一热,绿叶菜价格就涨上去了,还有上一次台“梅花”给咱们开了一个玩笑,市民早早就把蔬菜买了,说是台风一过蔬菜价格肯定会涨,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天气对菜价的影响更小一点呢?有什么样的举措?

    孙  雷:菜价问题确实是很重要的问题,这个事情一直是我们高度关注的,市委市政府领导也非常关注,从书记、市长到基层的干部群众都非常关注。上海蔬菜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情况,全年需求量非常大,要超过530万吨,绿叶菜又占了很大的比重,绿叶菜90%比重是地产的。最近几年在“菜篮子”方面强化了几项措施,首先建立了区县长的负责制,市长负责制还要落实到区县长负责制,区县长负责什么呢?一是菜田种植面积保有量,全市是51万亩到52万亩。第二个绿叶菜种植面积保有量,通常要求不少于三分之一,夏淡冬淡两季,要求不少于三分之二。第三保障绿叶菜上市的数量,第四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第二, 加大了对绿叶菜的补贴力度。因为绿叶菜生产劳动力需要量比较大,而且风险比较大,所以我们对绿叶菜特别实施一些补贴政策。
    第三, 实行蔬菜生产淡季价格保险。针对现在绿叶菜风险比较大。多的时候价格非常便宜,便宜了以后农民就亏本了,不赚钱了,接下去农民就不愿意种了,所以为了保持农民种菜积极性,我们是首创了绿叶菜冬淡夏淡价格保险。

    主持人:什么概念呢?

    孙  雷:就是对纳入保淡的绿叶菜,在保淡的期间,如果价格达不到前三年的平均水平,保险公司就要按差价赔付给农民,保证农民不亏本生产。保费主要是政府补贴为主,菜农出少量部分。这个办法实施了以后,对稳定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大热天天气,过去我们一般都不种绿叶菜的,普通绿叶菜超过35度就不生长了,超过38度就会死掉。现在虽然有耐热的品种,但是不能解决天气连续高温的问题。还有碰到阵雨性的天气,蔬菜刚刚种下去,大雨一冲就冲坏了。这两天绿叶菜价格涨一点了,主要是前段时间雷雨的问题,总的供应量减少价格自然就会上涨。

    主持人: 您刚才说了都是保田头的这块,让生产有一定的保障。但我们前面一个网友提到,农产品价格本身不贵,为什么到了集贸市场上价格就高,有人做了比较,在田间的菜价收上海到批发市场翻了一倍,再到我们身边菜市场的价格翻了两倍,甚至两倍还不止,像我们中等收入的人,身边有很多朋友,索性到批发市场买一个星期的菜囤起来。为什么会这样,这个当中高企的运输成本是不是可以降下来呢?

    孙   雷: 这虽是一个具体经济的问题,但我们也是努力设法改善的。经济的问题是有一定的客观原因,比如说从田头到市场,涉及流通成本的问题,包括劳动力、运输的成本。还有进入了市场以后还有一个交易成本,一般蔬菜到了一级批以后,还要向二级批 流通的过程,到了二级批以后直接面对的就是集贸市场零售商了,绿叶菜跟其他的商品还不一样,就是每一次的流通环节都会增加损耗,有人做了统计,目前从我们田头产出的绿叶菜,到最终零售,一般要损耗30%,这是我讲的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怎么样进一步理顺流通环节的问题。我们正在探索最大限度地减少流通环节,促进产销直接对接。一是大家比较接受的农超对接,田头包装以后就直接进入超市。二是生产企业与食堂对接,比如说一些大的企业与学校食堂直接对接。三是探索农民合作社跟标准化菜市场怎么对接。我们开始的时候也走了一些弯路,合作社直接进农贸市场销售蔬菜,这种方式问题在于销售不是农民合作社强项,另外从郊区向市区派驻人员需要房租和工资成本。后来合作社零售不做了,把零售商需要的菜直接从田头运输到集贸市场,这种方式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主持人: 现有多少个标准化菜场已经达到了?

    孙  雷:这个我们现在试点,总量不是很多,这是第三种。 四是在探索农社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跟社区协调好,定时定点在社区销售,比如说七点到七点半在小区里面,将事先包装好的蔬菜马上卖给市民,再到下一个点,比如在七点半到八点间零售,这种形式也是比较欢迎的。五是在市区设立蔬菜专卖店,一些实力比较强企业如青浦弘阳在静安区设立一些蔬菜专卖店,直接卖绿叶菜,全市已经开了十多家了,这个也是市民非常欢迎的。总之我们在努力推进这种直销模式。到目前为止,我们地产绿叶菜基本上一半是通过直销,还有1/4在当地销售的,比如说就近的一些新城等城镇化地区。还有1/4进入到批发市场,比较多的是江杨、江桥,再到集贸市场。

    主持人:我们看到农委在努力做探索直销模式,也希望市民朋友提出更多好的建议。接来我们再说说猪肉的价格,看看新闻网事先做了一个网络调查,如果下半年投放市场的生猪增加了,您认为猪肉价格能否有大幅度的下降?34%选择能,供应增加了必然价格下降,36.8%的人选择不能,价格上涨是因为通货膨胀,供应并不短缺,还有20%左右的人认为是无法确定。 猪肉的价格涨到现在,这个问题市民朋友十分关心,毕竟猪肉是中国人日常肉制品当中消耗量最大的一块了,在保持猪肉价格稳定方面有些什么举措?

    孙  雷:我跟大家一样,也是非常关心猪肉的价格问题,我也是三天两头自己买菜,我还知道今天猪肉大排的销售价是18元/斤左右,品牌大排是25、26元/斤,这段时间猪肉价格是涨的比较快,主要原因我看还是供求关系,为什么造成供给不足呢?实际上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去年养猪不赚钱,很多养猪户就不养了,这样就造成了饲养总量的减少。第二是今年年初天气原因,温度太低。这样仔猪的存活率降低了,降低供应总量。第三是成本上涨,饲料涨价了,特别是玉米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2%左右,劳动力的生产成本上涨,这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了整个生猪供应量下降。
    上海地产生猪也不是很多,一年生产260万头,大概只占整个市场25%左右。上海一年销售的生猪加上猪肉制品合起来要超过一千万头,也就是说75%左右是需要依靠兄弟省市来支援的。全国猪肉价格上涨也带动了本市猪肉价格的上涨。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猪肉价格问题,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是发展规模场稳定生产,通过标准化畜牧场的建设提高生产能力。我们发现今年散户生产减少比较多,主要的原因是去年不赚钱。规模场没有减少, 所以我们还是要着重发展规模养殖稳定生产。
    第二个就是加强生猪的防控,提高仔猪的存活率,提高生猪的存活率。
    第三,我们研究上海要有一定量猪肉储备。刚才我讲了猪肉价格上涨主要还是供求关系,生猪的供应量增加了,价格自然会下来。我们本地地产可以保证,今年整个生猪生产不会减少,能够保持去年的水平,或者是略有增加。全国生猪供应量也在增加,能繁母猪个数也在增加,长远看猪肉价格上涨能够得到控制的。

    主持人:我们首先要把价格先平稳下来,这是非常关键的。我们来接一位潘先生的电话。

    潘先生:孙主任你好!我在奉贤区养了一百来个母猪,生猪大概是一千五百头左右,我怎么会没纳入规模场范围呢?

    主持人:那还是把你当作散户了?

    潘先生:对,其实我也没怎么注意,就是现在口蹄疫疫苗发放以后,就直接发给规模场,我没有拿到那个口蹄疫疫苗。我09年被评为上海市核心示范场,奉贤区就两家,我是其中的一家,其实我是个盲人,眼睛看不见的,我想猪场搞标准化改造,安装风机、水帘什么的,提高养殖水平。是否能纳入规模场建设补贴范围。

    主持人:你觉得很多政策没有享受到?

    潘先生:不能说一点没有享受,09年的时候被评为核心示范场以后,09年在区领导和市领导的关心下改造了一下,我们搞了污水处理,稍微改造了一下。

    主持人:好的,时间关系我们先了解到这里,您的电话留给我们的电话编辑了。我们请李主任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李建颖:好的。在市财政的支持下,我们实施了一项“畜牧生态化的基地建设”计划,市农委与市财政在相关文件里明确规定纳入标准化场建设的生猪规模一定要达到三千头以上,现在随着国务院关于生猪的政策出台,上海在研究贯彻意见的时候,下一步可能要把这个规模的量会放到一千头左右。

    主持人:目前的政策是这样,您的情况我们也记录下来了,会跟当地也进行一个沟通。

    潘先生: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再见。这是养猪农民户,很多市民可能觉得这个数量已经挺大了,但从相关规定来讲目前三千头才能达到规模化的经营。我们接一下沈先生的电话。

    沈先生:我想提两点,一是要求农委对农户正确引导和监督使用农药的问题,我想至少要建立一个台账,二是咨询一下怎么样正确的清洗蔬菜 ,是浸泡还是用洗洁精清洗?

    主持人:谢谢,这个建议倒是蛮好的,是不是有一些记录和台账制度?请陈主任解答一下。

    陈德明:沈先生你好,感谢你对我们蔬菜上面安全用药的关心和提的建议,首先我回答你一个关于科学使用农药的问题。我们从这几个方面逐步抓好这方面工作,首先是那些农药可以使用,尽可能推荐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从源头上就把握住。第二,我们通过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培训来帮助农民科学合理的用药,我们对菜农经常性的进行培训、上课,发培训资料,比如像去年我们印了30多万份的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手册,让农民在科学用药方面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指导。第三,建立田间档案,农户种地就要建立档案,特别是使用农药方面的情况要做好记录。今年我们印发了20多万份的田间档案统一的小册子发到农户,使得在种植二亩以上的菜农每户都有一本。规模化园艺场还要将田间档案相应上网,进入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平台接收监管。

    主持人:也就是说有一定的台账制度的?

    陈德明: 对,这是一个台账制度,能够得到更有效的监督。洗菜,现在用的药都是安全的,所以用不到洗洁精,到水里面多洗泡几次,冲洗干净就行了。

    主持人:其实冲洗流水的洗要比浸泡更好一点对把?

    陈德明:对。

    主持人:好的,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和上海市农委的对话也就只能到这了,非常感谢我们的孙雷主任,还有我们畜牧办的李主任以及蔬菜办的陈主任,谢谢你们来到我们节目当中,今天的节目就到这,感谢听众朋友们的收听,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