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为什么会发生脐腐病?如何防治?

产生日期:2003-11-07 01:46      来源: 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番茄脐腐病又称蒂腐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只发生在果实上,初在幼果脐部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变为暗褐色或黑色。湿度大时,产生黑色霉变或软腐烂,病果提早成熟,品质降低,失去商品价值。脐腐病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番茄生长期间水分供应失常,土壤忽干忽湿。尤其是干旱时水分供应失常;

2、番茄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钙素,致使脐部细胞产生紊乱,失去控制水分能力;

3、土壤偏施氮肥,造成茎叶徒长,易发病;

4、表土浅或砂质土壤或粘性过重,则土壤水分变动大,土壤碱性大,也影响根系吸水,易发病;

5、施入未腐熟有机肥或施肥过多,引起烧根,从而影响植株水分的正常吸收,也易发病。

防止脐腐病的方法:

1、采用地膜栽培,保持土壤水分的相对稳定;

2、适时浇水,防止土壤忽干忽湿;

3、初花期叶面喷施0.1%氯化钙或0.1%过磷酸钙,每隔7~10天1次,共喷2~3次。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