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稻种消毒 控制种传病害

产生日期:2023-04-23 16:13      来源: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病虫情报总第十期(粮食作物 第5期)

种子处理是防治各类种传病害的最有效途径,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是我市水稻两种重要的种传病害,均以种子带菌为初侵染源。近年来我市水稻恶苗病发病普遍,为确保全市水稻生产安全,现提出以下水稻种子处理技术意见,望各区切实做好水稻种子消毒处理指导工作。

一、种子带菌情况

3月份以来,市农技中心收集我市水稻主栽品种的62批次样本进行了恶苗病带菌率和其他杂菌抽样检测。结果显示,本市62个水稻种子样本恶苗病菌平均带菌率为3.16%,幅度为0~18%,其他杂菌平均带菌率30.24%,恶苗病带菌率低于上年,但杂菌带菌率较高。

二、种子处理意见

(一)农业措施

1、精选种子。准备播种前,对稻种进行筛扬,淘汰掉稻种中的瘪谷、病谷,以及杂草种子、秸秆等其他杂质。

2、晒种。浸种前,选择晴天晒种1~2天,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二)化学措施

1、种子处理

常规种植稻:每1公斤稻种用17%杀螟·乙蒜素(菌虫清)可湿性粉剂10克防治水稻恶苗病。易感干尖线虫病的杂交稻稻种,建议另增加6%杀螟丹水剂(盾清)1.5~2.0毫升。

绿色认证稻:选用32%戊唑醇·乙蒜素微乳剂稀释500~1000倍浸种2~3天,浸种后的种子催芽播种;或用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稀释拌种,阴干后再浸种催芽。

2、带药下田 

秧苗移栽前2~3天喷施甲氧虫酰肼、吡虫啉等带药移栽,预防螟虫和稻蓟马、稻飞虱、叶蝉及其传播的病毒病。

(三)处理方法

1、浸种

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先用少量水将所需药剂调成浆糊状,然后加种子量1.3~1.4倍的清水,搅拌均匀。将晒、选过的稻种,浸入配制成的混合药液中,上下翻动数次,加盖放于阴凉避光处,浸足时间后捞起直接催芽。

2、32%戊唑醇·乙蒜素微乳剂:根据种子量提前称取药剂二次稀释成500倍~1000倍液,搅拌均匀。后将晒、选过的稻种,浸入配制成的混合药液中,上下翻动数次,加盖放于阴凉避光处,浸足时间后可捞起直接催芽。

3、拌种:先将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按照1:5的比例加水调成拌种药液,然后将药液与精选过的稻种充分搅拌,直到药液均匀分布到种子表面,晾干后用种子量1.3~1.4倍的清水进行浸种。

三、注意事项

1、浸足时间,保证药效。在日平均气温18~20℃时,浸种60小时(三夜二天),23~25℃时浸种48小时。5月底以前浸种的,要求浸足60小时,6月初开始播种的单季晚稻,需浸足48小时,7月份播种的也要浸足36小时。

2、浸种时,容器需加盖,并置于阴凉避光处。

3、分批浸种时,为确保浸种效果,每批次浸种都应重新配置浸种液,浸种液不可重复使用。

4、药剂对皮肤眼睛有刺激性,浸种、拌种时时应避免皮肤、眼睛接触药液。在配药和施药时,务必做好防护措施,穿着长衣、长裤、鞋袜和防护服,并佩戴帽子、防毒面罩和长袖手套,作业结束后及时淋浴、更衣。

标签:

分享到:

字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