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1年上海市“虫口夺粮”保丰收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农业农村委、市有关单位: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再夺粮食丰收意义重大。按照农业农村部《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我委制定了《2021年上海市“虫口夺粮”保丰收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1年3月17日

2021年上海市“虫口夺粮”保丰收实施方案

为了有效控制粮食作物病虫草危害,保障我市粮食作物生产安全,最大限度降低病虫草造成的危害损失,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目标,按照农业农村部《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农办农〔2021〕4号)部署,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趋势分析

根据我市主要病虫近年发生持点,结合耕作制度、越冬虫源基数、天气趋势预报等综合分析,预计2021年本市草地贪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次;水稻病虫害总体发生趋势为偏重至大发生(4~5级),发生程度与2020年相当,发生总面积560万亩次左右。其中,稻纵卷叶螟偏重至大发生,预计发生面积350万亩次;稻飞虱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650万亩次,褐飞虱320万亩次,白背飞虱130万亩次,灰飞虱200万亩次;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为125万亩;稻瘟病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30万亩;恶苗病自然发生程度中等,发生面积100万亩;穗期病害自然发生程度为中等至偏重;稻田草害偏重至大发生(4~5级),呈加重趋势。

二、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及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以农业农村部《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为纲要,把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坚持分类指导、联防联控,加密监测预警,突出绿色防控,推进统防统治,组织应急防治,坚决遏制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暴发成灾,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和农药减量化有机统一。 

三、防控任务和策略

(一)防控任务

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抓住重点区域、关键时节,赢得粮食丰收主动权。重点做好草地贪夜蛾、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大螟、稻瘟病、纹枯病、恶苗病、稻曲病、穗腐病、稻田杂草等病虫草害的防控。

草地贪夜蛾防控处置率100%,压低过境虫源基数,减轻重点防范区域的防控压力,确保虫口密度达标区域应防尽防,发生区域不大面积连片成灾。水稻“两迁”害虫防控处置率100%,病虫害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40%以上,专业化防治覆盖率43%以上。

(二)防控策略

1. 总体策略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控害、减药增效。推进绿色防控技术专业化服务,促进重大病虫草害可持续治理,保障农业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

水稻病虫害防控以稻田生态系统和健康水稻为中心,以抗(耐)病虫品种、生态调控为基础,优先采用农艺措施、昆虫信息素和生物防治等非化学防控措施,增强稻田生态系统自然控害能力,降低发生基数。应用高效、生态友好型农药应急防治,控制危害。

2. 药剂防控策略

扑杀草地贪夜蛾迁入虫源,压低过境虫源基数。稻飞虱防控以褐飞虱为重点,实施“压三控四”防控策略、严防后期突发成灾。稻纵卷叶螟严格达标防治、重点保护功能叶(上三叶)。稻瘟病重点抓好破口抽穗期预防,软米类品种同时抓好叶瘟初发阶段的预防,严防大面积流行。纹枯病突出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防控,遏制扩展危害。化学除草以杂草芽前封闭防控为主,茎叶处理为辅,减少苗期用药。

四、重点工作

(一)做实监测和预报预警

做好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是科学防控和有效防控的前提与基础。按照农业农村部“早谋划、早预警”的要求,优化监测措施,加强监测力度。监测常发性病虫害要充分发挥全市9个区域站和37个监测点的作用,通过定点监测、系统调查和面上普查以及室内饲养观察等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趋势分析预警。对草地贪夜蛾等新发生病虫害,在上年监测网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监测手段,密织监测网点。从3月中旬开始,将草地贪夜蛾性诱监测布置到位,启动高空测报灯和常规测报灯等监测设施设备,开展全面监控,并继续执行今年首发现当日报、发生区周报制度。

(二)积极推进专业化防治服务

将专业防治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中的重点工作之一,狠抓落实,积极推进,切实推进我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提升我市植保社会化服务能力。一是加强对服务组织的规范和管理,为服务组织提供技术培训、指导和相应服务。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合力。二是挖掘典型,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完善我市农业发展的专业化组织与服务模式。采取示范展示、观摩培训、媒体报道、创先评优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典型服务模式的推广和宣传。三是培育专业化防治服务的消费及服务市场,提高对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的认知度与关注度。让参与农民和服务企业体验到病虫害防治专业化防治服务的实效,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企业投入专业化服务的信心。

(三)提升绿色防控覆盖率和质量

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力度,稳步提升绿色防控覆盖率和质量,助力全市化学农药的零增长。一是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分解指标,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市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的面积。二是加强技术指导,落实各项措施,实现化学农药施用次数和用量的减少。以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评价指标与统计方法(试行)》及我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基本要求》等为标准,加强绿色防控评价和考核,切实提升绿色防控质量和防控的效益。三是打造典型示范区,选择适合当地的技术方案进行核心示范,展示绿色防控技术和成果,扩大对周边农户的影响力。

(四)切实做好科学安全用药指导和培训

根据病虫害发生趋势和特点,优化病虫害防控药剂品种结构,加强科学安全用药指导。按照农业农村部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部署和要求,开展安全用药培训和宣传。围绕农药使用减量目标、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绿色食品认证要求,加强高效药剂的引进、试验筛选和示范。加强常用药剂药械的效果监测和安全性评估,加大对高效低风险农药的推广,提高施药效率和农药利用率,继续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逐级普查统计和抽样定点调查相结合,做好全市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认识重大病虫害威胁粮食生产安全的严重性和防控工作的艰巨性,按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规定和农业农村部的要求,明确各级各部门任务和职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早谋划、早预警、早准备、早防控。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确保防控专项工作经费和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根据防治的实际需要,提前与农药、药械供应企业衔接,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备足防控所需物资。

(二)加强指导服务

强化指导服务,及时做好病虫害发生动态趋势会商和信息发布,根据病虫实时动态科学制订防控指导意见,层层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在防控关键时期组派市、区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开展防治,确保防控技术落到实处。 

(三)加强宣传引导

利用好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传媒,创新宣传形式,做好防控技术和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的宣传,为工作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组织科技人员面对面指导农户适时开展防治,切实提高关键防治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有效控制重大病虫害危害,同时注意用药安全,避免恐慌而滥用药剂。

(四)加强跟踪督查

加强对防治工作的跟踪督查,真正将各项防治措施落到每块田和每家农户,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及时做好防治效果的回访调查和信息反馈。加强对农药、药械等病虫害防治物资的市场监管和执法检查,严防假劣农资产品坑害农民。

附件:1. 2021年上海市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2. 2021年上海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3. 2021年上海市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工作方案

附件1

2021年上海市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控害、减药增效要求,在落实非化学防治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病虫害实时发生动态监测情况和发生趋势预报,重点加强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大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穗腐病、恶苗病以及稻田杂草的防控。虫害防控实施达标防治,病害防控实施预防为主,化学除草以杂草芽前封闭防控为主,茎叶处理为辅,减少苗期用药。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技术要点如下:

一、稻纵卷叶螟

充分发挥水稻生长前期的自身补偿能力,重点防治水稻中后期主害代,在分蘖期百穴水稻束叶尖150个、孕穗后百穴水稻束叶尖60个时用药防治。生物农药的施药适期应相比化学药剂适当提前,为卵孵化始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药剂可选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苏云·稻纵颗、茚虫威、甲氧虫酰肼、氰虫·甲虫肼、氯虫苯甲酰胺、氯虫·噻虫嗪、四氯虫酰胺、甲维·茚虫威等,水稻生长前期避免使用甲维盐类广谱性杀虫剂。要注意轮换用药,避免连续、多次使用同一类药剂。

二、稻飞虱

重点防治褐飞虱,实施“压三控四”防控策略、严防后期突发成灾。药剂防治掌握在暴发前防治,根据不同时期和虫量合理搭配使用长效与速效药剂,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对孕穗期百穴虫量1000头、穗期百穴虫量1500头以上的稻田施药防治。要根据不同喷雾器械,用足水量,若采用常规背负式喷雾器、担架式喷雾器,在水稻前期防治应确保每亩喷施药液量达到30~40千克,后期应确保喷施药液量达到50~60千克。药剂可选用:三氟苯嘧啶、吡蚜酮、烯啶虫胺、吡蚜·噻虫胺等。选用药剂时,要控制吡蚜酮防治褐飞虱的使用次数,每季水稻控制在2次以内,以防止抗性持续上升;暂停使用噻嗪酮防治褐飞虱,限制使用噻嗪酮防治白背飞虱的次数,延缓其抗性继续发展。

三、螟虫

在田间虫量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采用药剂防治措施。防治适期掌握在螟虫卵孵高峰期至低龄幼虫阶段。药剂可选用:苏云金杆菌、甲氧虫酰肼、甲氧·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氯虫·噻虫嗪等。

四、稻瘟病

重点防控穗颈瘟,在破口初期施药预防,气候适宜病害流行7天后第2次施药。药剂可选用:春雷霉素、春雷•三环唑、吡唑醚菌酯微胶囊悬浮剂、三环唑、稻瘟灵、氟环•稻瘟灵、醚菌·氟环唑、稻瘟酰胺、稻瘟·醚菌酯、苯甲•嘧菌酯、枯草芽孢杆菌等。

五、纹枯病

重点在水稻分蘖末期发病株率达3%,或拔节到孕穗期发病株率达10%的田块用药防治。在发病初期,药剂选用井冈霉素A、井冈·蜡芽菌、井冈·嘧苷素、噻呋·嘧苷素、井冈·低聚糖、嘧菌酯,发生严重时选用苯甲•嘧菌酯、戊唑•嘧菌酯、丙环·嘧菌酯、肟菌·戊唑醇、醚菌·氟环唑、氟环唑、噻呋·戊唑醇、噻呋酰胺等。具体防治时间、用药品种、次数根据当时病情发展趋势、天气及苗情而定。

六、稻曲病、穗腐病

以稻曲病为重点防控对象的,在水稻破口前7~10天(10%水稻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齐平时)施药预防。以穗腐病为重点防控对象的,在水稻破口初期用药。如遇多雨天气,7天后第2次施药。药剂选用嘧菌酯、井冈霉素A、井冈·蜡芽菌、井冈·嘧苷素等。针对易感品种选用戊唑•嘧菌酯、肟菌·戊唑醇、噻呋·戊唑醇、氟环唑、苯甲•嘧菌酯、丙环·嘧菌酯等。

七、稻田杂草

化学除草采用“一封一杀一补”的防除措施,重点做好前期的“一封”,苗后根据除草效果和草相选择“杀”和“补除”。

“一封”即:机插秧在稻田划田平整后,杂草未出苗时,灌足水层(以不露高墩为准),用噁草酮,趁泥水浑浊时甩滴全田;或在插秧后5~7天,选用苄嘧·苯噻酰、氟酮磺草胺、苄嘧·丙草胺、五氟·丙草胺等毒土或毒肥撒施。直播稻在水稻催芽播种后1~3天,用苄嘧·丙草胺、五氟·丙草胺等均匀喷雾。

药剂防治过程中,严格执行农药使用操作规程,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稻米质量安全。提倡合理轮用与混配不同作用机理药剂,避免一季多次单一使用同一药剂。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禁用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农药,慎用有机磷类农药。稻虾、稻鱼、稻蟹等种养区和种桑养蚕区及其邻近区域,应慎重选用药剂,避免对养殖造成损害;水稻扬花期慎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减少对授粉昆虫的影响;破口抽穗期慎用三唑类杀菌剂,避免药害。选择生物农药应适当提前施用,确保药效。

附件2

2021年上海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为落实农业农村部《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做好我市2021年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工作,扎实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水稻病虫害发生和水稻种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监测,精准预报,精确指导,减少大田防治用药次数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技术路线主要是以保持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强化前期农业措施,降低田间病虫基数。优化农田生态环境,创造有利于水稻生长、天敌繁殖,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农田生态。选择性应用灯诱、性诱等物理措施辅助防治。关键时期,选用生物药剂或高效环保农药防治。

二、技术措施

(一)基础性预防技术

1. 选用抗(耐)性品种。选用抗(耐)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褐飞虱、白背飞虱的水稻品种,避免种植高(易)感品种。合理布局种植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选用未发生杂草稻的区域培育的稻种,播种前对稻种进行筛扬,淘汰掉稻种中杂质和杂草种子。

2. 轮作换茬和播前深翻。对上年杂草、特别是杂草稻发生严重的田块,改直播稻为移栽稻,或种植其它作物,压低杂草、杂草稻基数。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点,在越冬代螟虫化蛹期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没稻桩7~10天,降低虫源基数。播栽前灌水整田,捞去下风头稻田边和田角水面浪渣,烧毁或深埋,减少杂草、纹枯病病源等基数。

3. 健身栽培。适期播种,避开螟虫一代产卵盛期和灰飞虱集中迁移为害期。加强水肥管理,合理掌握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避免重施、偏施、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抗逆性。水的管理掌握湿润灌溉,适时晒田,控制田间湿度。稻纵卷叶螟发生重时,适当调节搁田时间,降低幼虫孵化期田间湿度,在化蛹高峰期灌深水2~3天,杀死虫蛹。

4. 物理阻隔育秧。若育秧期田间灰飞虱或螟虫基数大,在水稻秧苗期,采用20~4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阻隔稻飞虱,预防病毒病;阻隔螟虫产卵,减少螟虫基数。

(二)生态调控及生物防控技术

1. 生态调控。农田四周田埂不使用灭生性除草剂除草、不采用焚烧田坎等方式除草,保留禾本科杂草,杂草过旺时采用割草的方式除草,为天敌提供栖息地。田埂种植芝麻、大豆、波斯菊等显花植物,保护和提高蜘蛛、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等天敌的控害能力。路边沟边种植香根草等诱集植物,减少二化螟和大螟的种群基数。

2. 性信息素诱杀。根据螟虫冬后调查情况,在螟虫基数较高的区域,于越冬代二化螟、大螟始蛾期开始,集中连片使用性诱剂,通过群集诱杀或干扰交配来控制害虫基数。选用持效期2个月以上的诱芯和干式飞蛾诱捕器,按照外密、内疏的布局方法,平均每亩放置1.5个,放置高度以水稻分蘖期距地面50cm、穗期高于水稻顶端10cm为宜。

3. 稻螟赤眼蜂控害。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蛾始盛期释放稻螟赤眼蜂,每代放蜂2~3次,间隔3~5天,每次放蜂10000头/亩。每亩均匀放置5~8个点,放蜂高度以分蘖期蜂卡高于植株顶端5~20cm、穗期低于植株顶端5~10cm为适宜。

4. 种养结合。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稻田养鸭、养鱼、稻养虾、养蟹、养蛙等种养结合的种植模式,通过养殖的鸭、鱼、虾、蟹、蛙等取食活动,减轻纹枯病、稻飞虱和杂草等病虫草的发生为害。

5. 养草灭草和人工除草。往年杂草稻发生重的区域,提前耕翻、上水保湿,诱发杂草、杂草稻种子提早出苗,等杂草基本出苗后(约10-15天)再次耕翻,然后再播种水稻。常规田块在夏熟作物收获后,及时灌水和用拖拉机旋耕耕翻,打碎和淹埋夏熟残杆。对前期防除效果较差,田间发生杂草、特别是杂草稻发生的田块,在杂草稻灌浆前(约9月上中旬前)人工拔除或剪去稻穗,并及时销毁。

(三)科学用药技术

1. 用药思路

一是明确不同阶段的防控主要任务,根据病虫害发生程度和对象,确定大田防治时间和每次防治的对象。尽可能减少用药次数,水稻生长前期尽量少用药。二是对虫害实施达标防治,不打保险药。病害在发病初期用药,以预防为主。三是优先选择对天敌影响小的生物农药,在病虫害大发生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天敌安全的应急防治药剂。

2. 用药方案

(1)种子处理和带药移栽。按照每1公斤种子用17%杀螟·乙蒜素WP10克浸种催芽,参与绿色食品认证的选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按照每1公斤种子4~5克的量进行拌种,阴干后再浸种催芽。移栽稻,秧苗移栽前2~3天施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氧虫酰肼等,带药移栽,预防螟虫和稻蓟马、稻飞虱、叶蝉及其传播的病毒病。

(2)大田第一阶段用药。重点对象为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防控任务是降低基数,抑制本地病虫的发展,减轻后期防控压力。稻纵卷叶螟严格达标用药,不打保险药,防治时间尽可能后移。根据田间发生的轻重程度差异,选择对应药剂。稻纵卷叶螟选择苏云·稻纵颗、短稳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等生物药剂,或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氰虫·甲虫肼等对天敌相对安全的化学药剂。

(3)大田第二阶段用药。重点对象为纹枯病、稻纵卷叶螟、螟虫和稻飞虱,防控任务是控制危害。稻纵卷叶螟和螟虫选择防控适期相对较宽的高效药剂,纹枯病防治药剂根据第一次用药效果和发生程度选择井冈霉素类药剂或者氟环唑、噻呋酰胺类药剂。

(4)大田第三阶段用药。防控任务是穗期保护,根据穗期主攻对象组合用药,预防穗颈瘟、纹枯病、稻曲病、穗腐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稻纵卷叶螟和螟虫选择高效药剂,病害明确主攻种类,选择相应药剂组合。

三、工作要求

(一)明确任务目标,确保绿色防控的覆盖面

根据农业农村部及市农业农村委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分解指标,稳步提高水稻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的覆盖面积。确保全市水稻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0%以上。通过大力推广绿色防控,助力全市化学农药的减量。

(二)加强技术指导,提升绿色防控的质量和效益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加强指导,特别是对其中非化学防控技术的应用指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实现化学农药施用次数和用量的减少。对绿色防控覆盖区域,以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评价指标与统计方法(试行)》及我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基本要求》等为标准,加强绿色防控评价和考核,切实提升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质量和防控的效益。

(三)强化示范展示,扩大绿色防控的社会影响

结合各地自然环境特色和农田基础设施条件,选择适合的技术方案开展核心示范,打造典型示范区,展示绿色防控技术和成果,提升示范引导力。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传媒,通过线上线下的培训授课、技术讲座、专题报道以及田间指导和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绿色防控技术宣传,加强对配套重点推荐药剂品种及其它绿色防控品种的使用技术培训和宣传,加强安全使用农药的培训和科学安全用药的知识普及。

(四)做实配套服务,保障绿色防控工作科学有序推进

加强病虫监测预警,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和精度,科学指导防治。加强对2021年度重点农药推荐品种和非农药类绿色防控产品的应用技术的宣传、培训,加大推广应用和管理力度;利用现有相关政策,做好补贴引导,引导农民科学选用药剂。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通过专业化防治服务的优势提高绿色防控技术落实到位率,促进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附件3

2021年上海市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工作方案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部署,为切实做好上海市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高度重视,做好监测调查

2020年我国27个省份1426个县见虫,发生面积超过2000万亩,比2019年增加17.6%。全国农技中心预测,由于草地贪夜蛾冬前基数偏高、玉米种植制度和栽培措施有利于辗转为害以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季温度偏高对草地贪夜蛾冬繁有利等因素影响,2021年草地贪夜蛾发生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全国见虫面积将达4000万亩次,发生区域涉及我国黄淮海及以南玉米种植区,长江以南发生面积占比80%,在江南、长江中下游可达中等发生。预计该虫3月即可能迁入我市,威胁玉米等作物生产安全。各区要尽早做好监测和防控的人员安排和经费、物资准备,切实做好草地贪夜蛾迁飞过渡区监测和阻截防控的任务。

(一)做好成虫监测

从3月开始,开启高空测报灯和常规测报灯,并将性诱监测布置到位,对草地贪夜蛾开展全面监控。加密性诱和灯诱监测点。浦东、奉贤、金山、崇明区和光明集团的性诱监测点不少于6个;闵行、嘉定、宝山、松江、青浦区的性诱监测点不少于3个。性诱剂监测点无死角全覆盖玉米种植区域。各监测点自3月开始至11月开展监测调查,准确掌握草地贪夜蛾成虫迁入和发生消长动态。

(二)加强田间调查

自4月中旬或者监测到成虫迁入开始,以玉米为重点,定点定人定田,按照统一测报调查方法,加强系统观测和大田普查,掌握产卵数量、幼虫密度、被害株率,明确重点防控区域和关键防控时期,确保不因监测预报不到位贻误最佳防控时机。 

(三)及时报送信息

继续执行首发现当日报、发生区周报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每周三登录全国草地贪夜蛾发生防治信息调度平台(https://www.ccpmis.org.cn/)进行调度信息填报,并向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报规范调查数据。

二、科学用药,做好应急防控

对虫口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区域,抓住幼虫低龄期(1~3龄)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

(一)施药方法

施药时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要根据不同施药器械和玉米生育期,选择适合的喷液量,确保效果。采用16型喷雾器的,每亩喷施药液量30~45kg;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细雾均匀喷雾的,玉米苗期每亩施药液量10~15L,玉米中后期每亩施药液量不少于25L。

(二)药剂选择

早期发生优先选择生物药剂。虫口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区域,选择高效应急防治药剂。注重农药的交替使用、轮换使用、安全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控效果。根据农业农村部《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结合我市防控草地贪夜蛾试验示范和经验,推荐以下药剂作为我市2021年草地贪夜蛾防治药剂。

推荐用药使用量及使用方法

序号

药剂品种

亩用药量(gml

1

32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225-300

2

80亿孢子/毫升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

可分散油悬浮剂

60-90

3

30亿PIB/毫升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

30-50

4

60%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20-40

5

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

8-12

6

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

30-40

7

200/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0-15

8

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

4-6

(三)安全施用

在玉米抽雄后,不使用甲维盐等对蜜蜂等生物毒性大的药剂。注意轮换用药,采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轮换使用,每种农药在一季作物使用次数不超过2次,并注意安全间隔期。

三、安全高效,开展绿色防控 

各区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根据防控技术方案加强防控技术的指导,采取农业、物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积极推进绿色防控和科学安全用药,努力实现草地贪夜蛾防控和农药减量增效双赢。

(一)生态调控

有条件的地区可与非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形成生态阻截带。 利用农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为农田自然环境中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创造有利条件,发挥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控制优势。

(二)理化诱控

在成虫发生高峰期,集中连片使用高空灯诱、性诱、食诱和迷向等措施,诱杀迁入成虫、干扰交配繁殖、减少产卵数量,压低发生基数,控制迁出虫量。

(三)生物防治

采用苏云金杆菌、绿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制剂早期预防幼虫。保护利用夜蛾黑卵蜂、螟黄赤眼蜂、蠋蝽等天敌,在适当时期田间释放天敌,促进可持续治理。

标签:

分享到:

字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