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进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意见

产生日期:2007-08-23 06:40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各区县农委,有关单位:

    近年来,本市在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嘉定马陆葡萄、南汇水蜜桃等一批区域特色农产品基地。为了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聚焦重点,促进各类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的重要意义

    推进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是本市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增加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有利于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构建区域主导产业,提升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拓展观光、旅游等服务农业功能;有利于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扩大农村就业,开拓农民增收渠道,形成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有利于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满足日益细分的市场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因地制宜,明确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重点

    近期,要把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的嘉定马陆葡萄、南汇西甜瓜、南汇水蜜桃、奉贤青村黄桃、金山吕巷蟠桃、松江仓桥水晶梨、青浦赵屯草莓、崇明柑橘、鲜花港特色花卉、青浦练塘茭白、南汇彭镇青扁豆、崇明花菜、崇明白山羊、崇明河蟹、奉贤南美白对虾等特色农产品作为发展重点。同时,各区县要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选择产品品质独特、功能特殊、有一定认知度、市场前景好的特色农产品加以培育和发展,明确其区域布局和发展目标。要注重突出区域特色,适当集中布局,做精做优做强。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在品种选择上突出品质特色、功能特色和季节特色,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优质化、动态化。要充分考虑资源和市场的特殊性,组织适度规模生产,以保持特色农产品的自然特性和经济价值。

    三、推进科技兴农,增强区域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要依靠科技,加强新品种培育和改良,新技术推广,保障特色农产品特有的品质,稳定和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品质优势。要围绕以质取胜组织科技攻关,扶持特色农产品专业研究机构发展,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大力推广特色种养生产适用技术。要结合农业科技入户,指导农户引进优良品种,掌握先进、适用技术。要围绕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分类型、有层次、多渠道、因地制宜地组织专业农民培训。

    四、推进产业化经营,构建区域特色农业生产产业链

    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鼓励其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引导其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继续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合作社带头人和种养能手的作用,提高特色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要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特色农产品转化增值。积极开拓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搞好产销衔接,支持发展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交易等流通方式。

    五、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培育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

    推进农业标准化,提高区域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增强竞争力的关键。要制定和完善有关标准,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立若干个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基地,深度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要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产品质量监控,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认证体系,实行农产品标识、原产地保护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要挖掘文化底蕴,培育和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鼓励特色农产品注册商标,树立品牌形象,发挥品牌效应,提高市场认知度。

    六、加强领导,加大对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要切实加强对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工作的领导,将其作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引导,精心组织。各区县要按照本意见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案,抓好项目的落实。一是建立区域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增加政府公益性和基础性投入,重点扶持特色农产品的良种繁育、技术创新、标准化基地设施、装备建设等关键环节,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二是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特色农产品产业。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保险机制和信贷担保机制,拓展融资渠道,防范和化解风险。三是加强营销、信息服务。要利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本市农产品大联展和其他专业展示展销会对区域特色农产品重点推介。结合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形成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和物流体系,建立公益性的特色农产品信息平台。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二OO七年八月二十三日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