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4年度秋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农委,市有关单位:
秋播工作涉及到明年全年种植业生产的格局,搞好今年的秋播工作,抓紧落实各项农业生产措施,对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现将《2014年度秋播工作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2014年10月8日
2014年度秋播工作指导意见
秋播工作关系到全年种植业生产格局,搞好今年的秋播工作,制定各项农业生产措施,对调结构、稳粮食和保供给,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做好今年的秋播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今年秋季农业面临的形势
(一)外部环境不断优化。去年全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十连增,今年中央又连续第11年出台关于农业的1号文件,突出强调: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要严守耕地红线,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这充分表明国家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同时,国家继续提高主产区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格,达到每斤1.18元和1.55元,分别比上年增加0.06元和0.05元;国家继续实施小麦“一喷三防”等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本市及各区县也结合实际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并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外部环境的不断优化,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能力建设不断推进。围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力推进。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整合各方资源,继续推进本市高标准农田、高水平粮田和设施菜田等建设,全面提升农业抗灾能力;按照市有关文件要求,有序推进乡镇农业“三支队伍”建设,农机、病虫防治、农资连锁直供等专业化服务体系正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服务面不断提升和扩大;秸秆还田、节水、测土配方、粮食高产集成等技术推广面积继续扩大,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能力的不断提升,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农业生产形势较好。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本市农业总产值119.8亿元,同比增加3.2%。其中,种植业产值60.3亿元,同比增加2.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80元,同比增加10.7 %。本市夏粮生产又获丰收,通过落实各项增产措施,抓好病虫害防控,今年夏粮单产持续提高,达到279.27公斤/亩,比上年增加6.3%,总产稳中有进,达到24.02万吨,比上年增加3.3%。目前,郊区在田水稻长势均衡,苗数充足,群体合理,高产创建田块平衡性好,丰产架子已形成。在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以及广大菜农的共同努力下,蔬菜生产也保持稳定,特别是绿叶菜生产供应基本稳定。这为搞好今年秋播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但是,当前农业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稳定粮田面积,特别是稳定水稻种植面积难度越来越大,据统计,今年本市水稻种植面积为147.7万亩,首次跌破150万亩最低保有量面积。二是农业规模经营发展仍不平衡。粮食、蔬菜、经济作物之间和区县之间规模经营发展程度差异较大。三是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趋势较重,而年轻人劳动力务农的积极性不高;四是目前本市农技、农机等服务能力发展并不平衡,特别是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仍不能满足基层农户的需求,这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也不相适应。五是自然风险和病虫危害的风险仍然是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较大威胁。
二、今年秋播工作的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继续加大农业投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稳定粮食、蔬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确保绿叶菜等地产农产品均衡供应;优化布局结构,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继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种植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主要目标。一是确保水稻种植最低保有量任务,完成20亿斤粮食生产总量,粮食5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比重达到75%以上;二是稳定5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和“夏淡”期间21万亩绿叶菜年种植面积,确保地产蔬菜的市场供应,强化质量监管,确保质量安全;三是确保茬口布局处在合理水平,稳定麦子面积,并适当扩大大麦比例,稳定冬作绿肥面积,有序推进冬季深耕晒垡,使早中茬口比例不低于50%;四是稳定瓜果等经济作物生产,提高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的比重,促进产品品质的提升和效益的提高,并引导合作社提升产销对接服务水平。
(三)主要任务
1. 优化茬口布局。一是有计划种植绿肥,确保连片种植,提升种植质量,并加快推广冬季深耕晒垡,推进用养结合,保护土壤资源;二是注重早中晚茬口的合理搭配,积极引导产销对接,适度扩大早熟优质水稻品种和大麦种植比重,因地制宜发展粮经型茬口,提高种粮农民收入;三是合理布局,推行以村为单位,按照泵站灌水的实际情况,实行同一作物品种集中连片种植模式,切实解决“水包旱、旱包水”现象,达到早茬早耕早栽目标。
2. 稳定粮食生产。一是确保水稻最低保有量任务,力争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在50万亩以上,完成全年20亿斤粮食生产任务;二是继续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全年创建面积在50万亩次以上,并继续推进水稻超800公斤技术攻关,着力提升粮食单产水平。三是以专业化统防统治为抓手,切实抓好稻麦重大病虫草害防控工作,有效减轻危害损失。
3. 提升经作产业。继续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着力提升蔬菜、水果产业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品质和效益;继续推进区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并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改善园艺作物生产条件,提高抗自然风险能力;充分发挥特色农业产业优势,依托农业旅游,进一步拓展农业产业功能。
4. 发展生态农业。继续推广稻麦油作物秸秆深翻还田,加快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开发,严禁秸秆焚烧;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土壤质量;做好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推广,缓释肥料试验等工作,引导科学使用肥料,有效减轻面源污染;积极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引导推广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后直接返田,促进农业内部生态循环;大力推广机械精量播种、精确施肥、节水灌溉技术,促进农业节能降耗,提高水利用率;大力推广防虫网、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技术,加快推进高毒农药替代,确保农产品食用安全和生态安全。
5. 加强安全监管。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大地产农产品抽检力度,增加抽检频次,扩大抽检范围;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推进档案农业建设,做到有据可查,加快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继续加强农药、肥料、种子等农资市场监管,加大对高毒禁用农药的查处力度,确保本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6. 推进设施化建设。按照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继续推进粮田和菜田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高水平粮田设施建设4万亩,并对已建设完成设施菜田进一步完善。全面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和新建粮田、菜田、果园的农田水利设施配套,进一步改善农田灌排条件,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7. 提高组织化程度。要利用秋播的有利时机,落实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着力发展以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为主的家庭农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合作组织,着力提升合作社服务水平。要加大对专业农民的培训,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搞好秋播规划的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落实责任,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因地制宜,制定本地秋播规划的指导性意见。在此基础上,根据明年的总体目标,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
(二)加强政策落实。根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审计和评价结果,结合本市生产实际,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要加强农户、面积等基础数据的核实,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要充分利用支农资金监管平台,加强资金监管;要做好政策的宣传,引导农民发展生产。
(三)搞好各项服务。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加强调研,掌握实情,切实解决生产、销售等环节中的实际问题,提升行政服务能力。各级农业技术部门要组织科技人员,结合科技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加强宣传指导,搞好农技推广服务,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提高技术到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