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上海市2008年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意见》和《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优秀方、示范户评比方案》的通知

产生日期:2008-04-28 08:44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各区(县)农委,光明食品(集团):

    根据农业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工作方案》(农农发[2008]7号)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研究制定了《上海市2008年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意见》和《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优秀方、示范户评比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工作意见的要求,制定本地区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各项技术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附件:1、上海市2008年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意见
          2、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优秀方、示范户评比方案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二○○八年四月二十八日

 

附件1:

上海市2008年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意见

    水稻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约占全市粮食总产的80%。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水平,对于确保我市粮食生产稳定至关重要。为认真落实农业部关于开展"2008年全国粮食高产创建年活动"的号工作部署 ,现就我市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创建目标

    (一)面积目标。按照市郊水稻总面积10%左右的比例,组织全市层层开展高产样板方创建活动。2008年,全市计划建立不同规模水稻丰产带、示范片、高产方16万亩以上,辐射带动面积30万亩以上。其中,万亩连片丰产带4个,面积4万亩;千亩以上连片示范片20个,面积4万亩;百亩以上连片高产方300个,面积8万亩(具体各区县创建任务见附表)。鼓励水稻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参与水稻高产创建活动。

    (二)产量目标。水稻丰产带、示范片、高产方平均亩产650公斤以上,较当地(区县或乡镇)水稻平均单产增产10%以上;其中,超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力争达700公斤以上;辐射区水稻平均单产600公斤左右,较当地(区县或乡镇)平均单产增产7%左右。

    二、实施内容

    (一)示范推广优良品种。以本市水稻主推品种为主体,结合各实施点茬口特点和种植习惯与种植方式,合理品种搭配,积极示范推广"秀水128"、"秀水123"、"秀水09"、"秋优金丰"等优良品种。落实水稻种子补贴政策,全面实行免费统一供种,各实施点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二)集成应用高产技术。要以近年来市郊水稻高产栽培成熟技术为基础,重点集成应用直播稻群体质量调控技术、机插稻小苗机播育苗及其大田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全面实施良种良法配套栽培,在集成中求创新,不断完善和提高与各品种相匹配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形成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三)实施群体质量栽培。一是实施精量播栽。杂交组合基本苗控制在3~4万、常规品种6~8万;机插稻通过调节栽插株距,保证基本苗数,杂交组合每亩有效栽插穴数1.6万穴以上、基本苗3~4万,常规品种1.7万穴以上、基本苗7~8万。二是合理调控群体。直播稻通过超前搁田、精准施肥等技术措施,进一步降低群体高峰苗,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杂交组合高峰苗控制在26~28万,常规品种33~35万,成穗率要求达到70%以上。机插稻通过施足基肥和栽后及时加强肥水管理,增加前期分蘖肥用量,促进低叶位分蘖早生快发,增加高峰苗数。杂交组合高峰苗数调控至22~23万,常规品种25~28万,成穗率保持在80%左右。三是注重水浆管理。机插稻与直播稻均应根据高产品种后期灌浆特点,通过合理的穗肥调控和穗期水分管理,保证根系活力,增加后期积累,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穗重。

    (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以近三年来市郊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为基础,在各实施区域内全面开展土壤养分调查测定,构建养分管理平台,并利用已初步建成的水稻养分管理专家辅助决策系统,对各实施区进行最优化施肥方案的推介。重点推广近两年来研制形成的适合不同茬口类型和土壤肥力特点的四个水稻专用配方肥料,同时结合不同水稻品种各阶段需肥特点进行合理肥水运筹,实现养分平衡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在实施区域内全面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三项地力培肥技术。

    (五)加强病虫草害防控。坚持"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工作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实施区域内全面应用本市已形成的"上海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系统",加强水稻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并针对近年来市郊水稻病虫草害发生特点,提前制定好水稻重大病虫草害防控预案,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组装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技术措施,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统防统治队伍建设,切实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水稻生产生物灾害损失。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市农委建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处室和科技推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组建由市农技中心、市农科院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组成的专家指导组,切实加强对高产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日常工作由专家指导组负责。各区县政府、光明食品集团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从组织上保障创建活动的有序推进。同时,市农委将对高产创建活动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各区县和光明食品集团也要积极争取财政专项,增加对高产创建宣传培训、专家指导和物化补贴等扶持力度。

    (二)制定实施方案。各区县及农场系统要选择具备一定高产基础和田块相对集中连片的设施粮田区域建立高产样板实施点,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力争实现"六个"统一。即在一定实施区域内统一树立标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栽培方式、统一培管技术、统一肥水运筹、统一植保防治。同时逐方、 逐片配备人员,全程负责各实施点各项措施的落实工作。

    (三)开展技术培训。结合水稻科技入户和专业农民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规模场、种植大户、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坚持系统培训和阶段培训相结合,课堂培训和现场考察培训相结合,大班培训和小班化培训相结合。加强面对面技术指导,切实把高产技术传授到点,落实到田。

    (四)强化检查指导。要有计划、分阶段抓好阶段性工作检查和技术交流、指导等工作。前期准备阶段,重点抓好各高产创建点的选点、面积落实、人员组织、方案制定、技术培训等工作;水稻生长阶段,重点抓好各阶段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和技术指导工作;后期重点抓好各实施点产量验收及总结评比工作,对表现突出的创建点进行市及区县两级表彰和奖励。

    (五)建立田间档案。各区县及农场系统应根据各创建点种植的品种、方式和播期的早晚,并结合面上苗情考查工作,分别落实专人,逐方、逐片建立高产创建田块苗情考查点,定期做好苗情动态考查、分析工作,同时及时做好各创建点水稻生产全过程农事记录工作,建立田间档案。

    四、进度安排

    (一)1~2月份:按照农业部要求,择优推选本市万亩连片高产创建示范区的候选单位,上报农业部;制定2008年上海市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方案;成立上海市水稻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技术小组。

    (二)3~4月份:按照市高产创建目标任务要求,分区县落实好不同规模高产创建实施点,制定实施点实施方案;明确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抓好种源落实;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举办不同层次技术培训班。

    (三)5~6月份:重点做好水稻播栽阶段生产技术指导和播栽质量检查工作;开展种植基础调查,分类做好苗期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控技术的指导;建立苗情考查点,定期做好苗情考查、分析工作。

    (四)7~8月份:落实水稻中期田间管理,重点抓好水稻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以及搁田控苗技术指导工作;开展阶段性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组织中期检查;继续做好苗情考查及分析工作;做好穗肥使用技术指导。

    (五)9~10月份:落实水稻后期田间管理,重点做好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治,以及水稻后期水浆管理技术指导;组织后期检查,开展现场观摩和高产创建活动宣传;统一制定测产验收方法,在区县预测产基础上,每个区县及农场推荐若干个优秀方报市统一进行测产验收。

    (六)11~12月份: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做好年度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总结和各实施点生产技术总结;召开年度工作总结表彰会议;研讨下年度高产创建工作,形成创建工作思路。

2008年各区县及光明集团水稻高产创建目标分解表

区县

高产样板田建设

辐射面积(万亩)

万亩带(个)

千亩片(个)

百亩方(个)

合计面积
(万亩)

闵  行

/

5

0.2

0.4

嘉  定

/

1

10

0.5

1.0

宝  山

/

1

5

0.2

0.5

浦东新区

/

5

0.2

0.5

南  汇

/

1

25

1.0

2.0

奉  贤

1

30

2.0

4.0

松  江

/

3

30

1.5

4.0

金  山

1

2

60

2.8

6.0

青  浦

/

2

30

1.5

3.0

崇  明

/

3

70

3.0

6.0

光明集团

2

4

30

3.2

5.0

合计

4

20

300(个)

16.1

32.4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