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市畜牧兽医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重点
2010年,本市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农业部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确保世博会期间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安全事件”两大目标,认真落实畜牧业生产扶持政策,积极推进畜牧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和示范场创建,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牧投入品监管,取得了积极成效。
2010年上海市畜牧兽医工作总结
一、畜牧业生产保持基本稳定
按照市政府确定的主要畜产品最低地产保有量目标,积极采取多方面措施,维持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保障地产畜产品有效供给。据统计,2010年上海畜牧业生产稳中有升,生猪年末存栏171.87万头,比去年同期减少3.29万头,同比减少1.9%,累计出栏266万头,同比减少1.4%。奶牛存栏6.72万头,同比增长5%,鲜奶累计产量24.71万吨,同比增长16.27 %。家禽累计出栏4083万只,同比基本持平。鲜蛋累计产量6.28万吨,同比增长1.8%。
二、畜牧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
完成2010年度58个畜牧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的申报、评审和立项批复等工作。抓紧已建和在建畜牧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设、竣工和验收工作。研究出台《关于本市畜牧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现变更、调整和终止等若干问题的意见》,进一步规范项目建设管理和资金管理。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 13家畜禽养殖场获得国家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称号。配合市人大和市财政局做好畜牧标准化建设财政专项支出绩效考核的调研工作,制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绩效评价试点工作。
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显著
研究制订2010年度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召开春、秋季防控工作会议及“迎世博、保安全”实战动员会和阶段总结会,全面部署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4种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强化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力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加强94个动物产地检疫报检点和16个屠宰派驻检疫点建设,对700多名动物检疫员进行全覆盖的培训考核。强化奶牛“两病”检测力度,奶牛结核病和布病阳性率大幅下降,有效保护奶牛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克服设备老化、处理能力不足等困难,切实抓好病死畜禽统一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加强8个指定道口和5个指定铁路站(线)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严把畜产品进沪关。组织开展全覆盖、广渗透的动物防疫专项检查6次,迎接农业部组织的检查活动9次。上述工作的开展,确保了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得到了农业部肯定。
四、兽药饲料专项整治扎实开展
完成2010年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监测计划,开展饲料质量安全整治行动。以“迎世博,保饲料质量安全”为主题,强化源头管理和生产监控。制定《上海市世博会期间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保障畜牧投入品和畜产品安全。加强兽药生产企业GMP管理,严格落实兽药产品确认制度,健全兽药生产企业基本诚信档案、监管档案和质量档案。全面推进兽药GSP实施工作,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试点兽药GSP检查验收。开展供世博园区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基地和配送企业重点监管月活动。开展畜禽养殖环节餐厨废弃物使用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责任追究制和问责制,与所有兽药、饲料生产企业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加强兽药、饲料使用安全的宣传培训。加强生鲜乳生产、收购环节监管,严格执行生鲜乳准运证和交接单制度,加大生鲜第三方检验检测力度,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
五、重大工程项目继续实施
市动物疫病控制中心项目、崇明动物无害化处理站项目、市浦南畜禽处理站改建项目和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场沼气工程项目继续推进。市所兽药质量监察项目、国家级兽药安全评价实验室(上海)项目建设基本完成,迎接了农业部的项目检查。着力推进5个畜禽粪便处理中心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完善上海市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农业农村环境专项——畜禽粪便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实施计划。完成了2009年2个沼气项目的建设,2010年国家第一批2个沼气项目正在开工建设,协调推进了2009年崇明20个小沼气项目建设和规模化畜禽场以及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粪尿生态还田项目建设。
六、特色创新工作有所突破
配合市人大做好《上海市动物防疫条例》修订和《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的起草工作。做好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上海考区的考务工作,本市执业资格和助理执业资格的通过率均居全国第一。制定《上海市区(县)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兽医室考核工作。加强种畜禽管理和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成功举办首届上海地方优质猪肉风味品尝(推介)会,取得良好社会效果。配合农业部做好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遴选工作,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农业部确定的首批16家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之一。全面开展不规范养殖整治工作,探索“养殖规范、质量安全、防检可控、环境友好”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其中浦东新区将治理不规范畜禽养殖作为区府实事工程,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
七、支农惠农政策积极落实
落实2009年度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共计补贴能繁母猪17.457万头,市区两级财政补贴资金落实1745.7万元。做好2010年度现代农业生产资金发展项目申报工作,争取中央财政资金2500万元,整合各类财政资金5677.7万元,引导企业自筹资金4947.7万元,重点支持奶牛优势产业。配合市发改委落实2009年度“菜篮子”电价补贴。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生猪和牛奶价格的调控工作,保护养殖户利益。
2011年工作重点
一、认真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兽医医政工作
按照农业部和本市部署,认真落实免疫、检疫、疫情监测、检疫监督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力争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做好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上海考区各项工作,开展官方兽医师资培训,加强乡村兽医管理。配合市人大常委会等有关部门做好《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的制定工作,做好狂犬病强制免疫点建设和防疫队伍建设。
二、继续做好畜牧标准化建设和畜禽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
完成2011年20家畜牧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的立项和批复工作。完成2009年度畜牧标准化建设项目的市级抽查验收工作,加快推进2010年项目建设。制定畜牧标准化建设财政专项支出绩效评价办法,做好项目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根据农业部安排,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会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做好市级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42号)精神,加强原料奶生产、收购两大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原料奶价格调控工作,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第三方检验检测。研究出台《上海市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
四、继续加强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监管
开展兽药、饲料市场整治工作,加强对获证兽药、饲料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企业。全面开展兽药经营企业GSP认证和饲料经营企业备案制度,查封取缔生产经营“三无”产品的企业。加强养殖企业使用环节监管,严格按照兽药、饲料安全使用规范的要求,坚决打击使用违禁药物、三聚氰胺、工业盐以及其它非法添加物的行为,严查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行为。部署并组织完成兽药残留监测计划、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监测计划,确保兽药饲料质量安全。
五、加强种畜禽管理工作
出台《上海市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核发放办法》,组织开展畜牧法执法检查,对市级种畜禽场尝试开展年度审查工作。建设一个市级种猪供精站(生猪遗传改良中心),提升一个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构建2-3个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开发和生产技术体系。制定地方畜禽品种保种费管理办法,加强保种费使用监管,发挥财政资金效益。继续组织开展优良地方畜禽品种产品品尝(推介)活动,通过媒体宣传、市场推荐和连锁经营等形式,提高地方畜禽品种的社会影响力,提高保种场养殖积极性。
六、继续加快推进畜牧系统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一是市动物疫病控制中心项目。积极配合市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和兽研所认真做好项目重新申报工作,争取2011年项目开工建设。二是崇明动物无害化处理站项目。争取市发改委项目可研报告尽早审批,抓紧协调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2011年上半年项目开工建设。三是浦南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站项目。根据比选方案,抓紧落实迁建方案的选址、设备选型、环保、考察等工作,积极协调各方面对项目的支持,争取项目尽早开工。四是畜禽粪便沼气建设项目(共8个项目)。认真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已批复要求,积极推进项目实施,确保2011年内建成。
上海市畜牧兽医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