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反馈
-
咨询问题
生产韭黄一般在什么时候?是施足底肥,再培好土就行了吗?需要培土几次?怎么培土的?培土的位置?培土的厚度?温度高时晚上通风?全程不需要浇水吗?
专家解答
韭黄是韭菜在遮光条件下长出的嫩韭芽,色泽金黄,芳香脆嫩,纤维少,营养丰富,是受消费者欢迎的细菜。韭黄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1500千克,再加上割青韭(叶)等的收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品种选择:适宜韭黄生产的品种较多。选择抗逆性强、高产、叶宽、茎粗而长、不宜倒伏的品种为佳(韭黄一号、冬韭791、犀浦韭等),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地段栽培为宜。
一、春秋韭黄栽培技术
长江流域春播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秋播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高畦深沟。在畦面按行距70-80厘米,开2条13-15厘米深的播种沟。每667平方米施40-50千克复合肥于沟中,拌匀。并轻轻压平沟底,撒上一薄层沙,将种子均匀播在沟内,每667平方米播种量2千克。播种后覆盖1厘米厚细沙,再盖一层稻草或麦秸,用1000-1500倍的叶面肥少量浇泼在覆盖物上。种子发芽后揭草。
韭芽苗期要注意浇水,保持湿润,中耕除草。苗高6-10cm后,每隔10-15天追肥1次,并加少量尿素。随苗的长大增加施肥量。苗高50cm以上时,进行第一次培土,厚度约40cm;10天后割去上部青韭,进行第二次培土,培至韭叶分杈口。培土时用竹竿挑起韭叶,不要伤叶片。结合培土(复合肥施于两侧土面,拌匀后进行培土用)每畦施1.5kg复合肥。割青苗后长到15cm高时,气温在35°C以下,可在韭晆上用高密度遮阳网或地布(厚度以不透光为宜)搭成拱棚遮阴。天旱时每天喷水2次,使潮湿而不滴水,保持棚内湿度。
当韭黄长至60厘米,顶端开始现枯前收割。揭去覆盖物,把韭黄扶向一侧,扒开另一侧的土,直至现韭根,用刀平割。割完后韭根晾晒一两天,再施肥和培土。1年可割两次韭黄。
二、夏季韭黄栽培技术
选择2-5年生健壮的韭菜,春季收过1-2次青韭后,施足肥(氮磷钾复合肥),浇足水,搭拱棚,遮光处理。畦两头设通风口,需遮光。晴天要经常喷水至湿润,起降温作用。夏季覆盖10余天即可采收韭黄,离地面1.5cm收割,采收后韭根要晾晒1-2天。
三、冬季韭黄栽培技术
选2年生以上的状龄韭菜,不割青韭,培养肥壮韭根。立冬后,给韭菜施足肥水,过7-10天收割青韭。畦上覆盖20cm厚的保温材料(砻糠灰、蛭石等),其上再盖上一层薄膜,四周压牢,这样可保温保湿,适于韭芽生长。待韭芽将露出保温材料面上时收割。可连割4-5次。也可在割青韭后,畦上架设小拱棚,覆盖黑色塑料薄膜生产韭黄。畦两头留通风口,还可在棚两侧近地面处,每隔3米埋一瓦筒,加强通风,使棚内温度在24°C以下,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