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农民喜欢的老师

产生日期:2016-03-21 06:36      来源: 上海市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

薛振林,男,51岁,中共党员,松江区农机管理所推广科科长,高级工程师,松江区第四届拔尖人才。从事农机管理工作30多年,近20年来主要开展农机科技推广、科研与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围绕服务好家庭农场,结合农机科技推广工作实践等,认真做好职业农民的农机培训工作,为提升松江职业农民的技能、为松江家庭农场农机科技的普及应用、农民的丰产、节本增效做出了贡献。

一、认真钻研农机新科技,在实践中充实农机专业知识

2011年,为有效解决松江家庭农场的水稻机械种植问题,带领科技人员开始试验研究水稻穴直播机械化技术。每年都坚持深入田间示范、指导、观察、总结、改进和提高这项技术。于2014年编写的《水稻精量机械化穴直播技术》被评为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优秀教材。此外,为有效解决稻田平整埋茬、田埂修筑的机械化作业问题,2014~2015年,带领科技人员在上级的支持下,研发出了先进适用的稻田平整埋茬复式作业机和田埂修筑机,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在研发、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等环节,同时研究编写适合农民需要的机具使用维护技术资料,最终形成技术读本。通过长期深入一线的工作研究,不仅丰富了农机专业知识,而且成为了农民的知心朋友,明白了农民最需要什么样的农机具、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农机知识、怎样教才能使农民真正能自己开机、开好机等问题。

二、认真钻研农机教学方式方法,上好每一堂农机课

职业农民来参加培训,回去后是要按我们老师教的方法去做的。他们能否安全地驾驶操作农机,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能否正确地驾驶操作农机,去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农机作业?能否进行必要的保养维护,延长机具的使用周期和减少不必要的农机修理?这几个问题解决了,老师的课也就上好了,培训的目的也达到了。

针对农机理论和操作培训,农民的特点,为了提高职业农民参加培训的效果,薛振林逐渐摸索并形成了“教室教理论+田间教操作+作业时巡回指导”培训教学方式,并依据巡回指导时发现的普遍性、特殊性问题,必要时进行复训。水稻穴直播机械化技术培训是实践这种培训方式的示范,通过这种方式培训的200多名操作手,均能安全、优质、高效地开展机械穴直播作业,松江用2年的时间快速普及了该项技术。

薛振林为了上好每一堂课,上课前都会做好各种准备。首先是精心备课,做好课件。他做的课件如水稻穴直播机械化技术、水田平整埋茬复式作业机的操作使用技术等,均来自于农机技术推广、农机科研、实践工作,具有科、推、教相结合的特点,是农民需要的知识;二是做好教室和场地田间两个课堂的教学衔接准备工作;三是在教室认真讲解,在场地田间课堂认真指导和答疑;四是给农民留下联系电话,以备在工作实践中共同探讨研究。

三、积极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和技术交流

2015年共参加职业农民、农机驾驶操作人员、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培训班的教学工作。一是培训机手296人次、培训职业农民50名;

二是结合新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做好新技术培训,提高农机化水平。培训直播机操作手、平整埋茬复式作业机操作手200多人次,为松江水稻机械化穴直播技术推广、稻田的优质、高效、低耗耕整技术的推广等作出了贡献;三是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应浙江嘉兴、本市青浦、奉贤等地方的邀请,年内开展农机技术交流、培训指导活动5次,培训农机技术人员、操作手等约180多人次,为农机新技术的辐射推广作出了成绩。

在长期的农机教学、农机推广工作中,薛振林热情服务农民,桃李遍布松江农村大地,农民朋友们亲切地叫他“薛老师、薛工”。

 

标签: 老师 喜欢 农民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