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领梦”到“职业农民梦”——记奉贤区新型职业农民徐丹

产生日期:2016-03-21 06:32      来源: 奉贤区农民科技培训中心

1988年出生的徐丹,是一名充满青春活力的女孩,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这样的描述或许很难让人猜出她如今的职业——新型职业农民。

“抗议”无效,只得“子承父业”

徐丹的父母从事的是生猪饲养,记忆中,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围着猪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没有娱乐。徐丹的童年是单调的,但令小小的她感到窘迫的是,该如何在学校填写父母的职业?养猪会被小伙伴们用怎样的眼光看她?那时候的她,一心期盼着将来能考出去,远离生猪,成为一名在高楼大厦间有着高品质生活的小白领。

2010年,徐丹大学毕业。学习经济学的她,即将实现白领梦。然而她的父亲却在这时“阻止”了她,让她“子承父业”,认为既是为人子女,就必须回家接手养殖场。经过数次“反抗”和“据理力争”,但“抗议无效”后,徐丹只得带着些许抵触的情绪,接受了父母的安排。

起初,她只能每天眼看着父母在辛勤劳作,因为自己什么也不懂而帮不上什么忙。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学习。从仔猪出生开始的剪牙、断尾、防疫跟踪直到销售,每一道过程她都全程参与并努力学习。作为一个年轻女孩,其中的艰辛、委屈、辛酸是无法用言语来表白的,这一切只有自己知道。随着对这一工作的不断接触,她逐渐松开了心结,消除了抵触情绪,并开始觉得这是一项反馈最为直接、最容易检验一年的努力付出是否有收获的职业。也是在碰到问题寻求帮助的过程中,她发现国家对于畜牧业养殖和农业的扶持政策越来越完善,区镇政府也会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班,帮助她们结合实际来解决问题。培训的过程中,她发现我国的农业生产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已经迈开步伐。目前的农业模式,将不再局限于种植和养殖,而是结合农业和畜牧业生产,还要经营好,使其成为生产、经营、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使农户的利益最大化。奔着这个目标,她和父母成立了农业合作社,致力于将农业和畜牧业有效地结合。

种养结合,追求最大效益

2012年,依靠国家扶持政策,徐丹和父母将养殖场进行了标准化改建,并主要改造畜粪污水处理设施,有效地将畜粪污水进行分离、氧化、发酵,污水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后再回田灌溉,而已经分离出来的猪粪,则进行榨干、怄堆、发酵后成为有机肥料。利用有机肥料,提升了合作社绿色果蔬、粮食的品质。成功的“种养结合”模式,直接拉动周围农户与合作社结对,利用养殖场的有机肥,既节省了农户的化肥支出,又保障了果蔬的安全品质。在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徐丹发现大蒜对生猪既是美食也是良药,有杀菌止咳、止拉稀的功效。使用大蒜又能大大减低养殖场西药的使用,猪肉的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同时,种植的水稻和小麦在进行深加工的过程中所产出的米糠和小麦麸,也是生猪饲养中必不可少的粮食饲料,大大降低了生猪饲养的成本。通过这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他们真正做到了将农业和畜牧业养殖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循环利用。

5个年头过去了,昔日的农业“小白”已然蜕变为一名拥有各项职业技能证书的新型职业农民。徐丹也完成了自己第一个职业理想:有效地将畜牧业养殖与农业相结合。在这过程中,有辛酸,有快乐,但是更多的是成就感。看到自己的合作社销售出去的绿色健康食品广受欢迎,她由衷地感到满足和欣喜。曾经的白领梦已经远去,而成为一名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的梦则刚开始。相信她一定能继续在这广袤的农田里前行,为种绿色餐桌上的放心食品而努力!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