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记浦东新区畜禽专业学员姚银兴
在“专业农民”生猪养殖培训班里有一位年近六旬、慈眉善目的老学员,他就是航头镇生猪养殖户姚银兴。
讲起老姚的养猪经历还要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养猪为农业生产服务有一句口号:“猪多、肥多,肥多、粮多”,在当时的背景下,老姚家和许多农民家庭一样开始养猪圈肥。养猪几十年一直困扰在老姚心中的是疫病防控问题,第一天看起来挺正常的猪,到第二天早上不知道为什么就倒下了,特别是从外面采购的猪,发病来势特别凶猛,甚至于连自家繁殖的肉猪也会被波及感染发病,经济收入造成很大损失,一度还让老姚萌生退意。
2007年,就在老姚彷徨无助犹豫不决的时候,区里举办专业农民培训班,听说有生猪养殖专业班,老姚抱着听听看看的心理报名参加了培训班。在学习过程中老姚心中的疑惑终于被彻底揭开,明白到什么叫外源致病、交叉感染、混合感染,理解了自繁自养的重要性,以及自我防护对于疫病防控的重要意义。老师们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条知识都好像是自己亲身经历过,就是不知道怎么去解决。照着老师们讲的方法去做果然十分有效,从那时起让他彻底明白了科学知识的重要,就像一盏灯照亮了眼前。
2010年在镇里兽医技术人员帮助指导下投资建造了12个保胎栏和5个产床、棚舍紧张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老姚养猪的回报率慢慢开始增长,从事养猪的信心也越来越大,尝到了科技甜头的老姚食髓知味,对于科技学习的热情愈加迫切高涨。2011年他又一次参加了专业农民培训,每次培训从不拉下,每堂课都用心听认真记,课后围着老师问这问那,直到彻底明白为止。
今年7月,老姚在区里老师和镇技术指导员的鼓动和指导下,在村里办起了“老姚农民讲堂”,把周边十几户养殖户组织起来,定期进行交流养猪经验和体会,大家就关心的生产问题一起讨论,自己提出解决办法,还从市里、区里请来专家专门来解答他们的疑惑和技术难题。用他的话说:我一个人尝到了科学知识的甜头还不够,我要让周边的乡亲们养猪户和我一样都来学习,只有大家都把猪养好了、都富起来了,我们才会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发展,那就是生产效益提高了,周边环境变好了,和村民关系和谐了,我们的养猪才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