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领头羊——记崇明县专业农民刘世范

产生日期:2011-11-23 01:35      来源: 上海市农委社会发展处

    崇明县中兴镇新西村8队养羊农户刘世范,在农民培训驱动下,萌发了扩大养殖规模,发展规模养殖的理念。在政策扶持及县、镇两级指导员的指导下,养羊规模从小到大,养殖技术日益精湛,组织成立了白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白山羊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0年,刘世范参加了专业农民养羊技术培训班,技术培训东风的带动下和科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刘世范努力汲取先进的白山羊养殖技术,将以往培训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养羊生产经验,提出了扩大养殖规模的想法,将养殖白山羊作为全部事业。在指导员的指导下,刘世范运用多年养羊积累的经验,加上银行贷款,在自有空闲土地上建造了3幢可饲养1500头白山羊的饲养棚舍,按照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搭建了标准的养羊高床和饲槽,向规模养殖迈出了第一步,成为我县规模养羊第一大户。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刘世范狠抓日常管理,他每天吃住都在养殖场里,不管是炎热夏天,还是北风呼啸寒冬,为的就是加强对羊群的观察,平时努力钻研养羊技术,不断提高养殖水平,碰到养殖过程中的难题随时向技术人员咨询,按照技术指导员的嘱咐及时做好日常的消毒和防疫工作。为了解决规模养殖过程中饲料来源不足的难题,刘示范想尽了一切办法,充分利用有限的自有空地以及河边等闲地开展黑麦草和苏丹草的种植,以满足部分饲草来源;同时针对中兴镇盛产花菜,花菜采摘后菜叶无出路的情况,刘示范想到了利用花菜叶养羊,在市县技术员的支持下,进行了花菜叶微贮试验,设计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经发酵后饲喂,试验获得了成功,解决了花菜叶的出路,经微贮处理后花菜叶在适口性、营养价值方面都较理想,为发展规模养殖开辟新的饲料来源,实现了种养产业有效结合,为发展养羊生产注入了新动力。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2010年刘示范共出栏白山羊1000多头,而且慕名前来订购的客户络绎不绝,特别是长江隧桥的开通,使白山羊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山东、安徽等周边省市的订购电话来了一个又一个,白山羊卖了一批又一批,小小的白山羊跨出了崇明岛。

    刘世范在当地已是小有名气。但老刘致富不忘周边人,周围的养羊户有时在养殖过程中碰上难题也会向他请教,而老刘总是不厌其烦地予以帮助,看到周边群众的养羊积极性如此高涨,在他的倡议下,组织周边的养羊户成立了星牧白山羊合作社,通过技术共享、资源共享共同为发展白山羊生产群策群力,而老刘也更忙了。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