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种桃效益高——记奉贤区黄桃种植户王翠贤

产生日期:2009-04-09 06:40      来源:

    解放村友谊七组王翠贤,今年53岁,是一位长期从事桃树栽培的农村妇女。她自83年开始种植桃树,至今已有25年历史,为进一步提高黄桃产量、品质,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今年她积极参加新型农民培训班,认真学习果树栽培技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黄桃生产取得很好收成。

    2008年,她种植桃树面积3.7亩,总收入达6万元,比去年提高1.4万元,增长30.4%,平均亩产值16200元,其中锦绣黄桃3亩,总产值5.4万元,亩均产值达18000元;白桃、早黄桃0.7亩,总产值6000元,亩均产值8570元。她高兴的说:"技术培训实在好,科学种桃效益高。"

    她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学习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是确保黄桃高产、优质、高效的必由之路。二十多年来,由于缺乏科学技术,种田老常规、管理老一套,导致黄桃质量变差,产量不稳,效益不高。新型农民技术培训班的举办,使她进一步树立信心,克服困难,积极参加学习。培训班期间,她认真学习果树栽培实用技术,通过听、问、议等方式,使她掌握了果树生长规律和栽培技术措施,在生产实践中,做到学用结合,联系实际。根据修剪的要求,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果实膨大需肥特点,抓好修剪、用药、施肥、抗旱等一系列措施,以科学技术指导生产,确保黄桃果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

    她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确保了黄桃高产。通过新型农民培训技术,她在原有栽培经验基础上不断总结,进一步探索黄桃生长规律,提高果园管理水平,落实各项栽培措施。一是重施有机肥:每棵果树散施猪粪200斤,并增施磷肥,对老果树加施碳铵翻土深埋。二是巧施膨大肥:7月中旬每棵施进口复合肥2.5-3斤,当果实进入第二次迅速生长期(即果实肥大期),于7月25日左右结合雨天或抗旱每棵施碳铵2.5斤左右。三是普施采后肥:为确保采后加快恢复树势,于9月中旬浇施氨水每亩80-100斤。四是适时抗旱:7月份高温干旱期间,沟灌抗旱1-2次。五是抓防病除虫:坚持10天喷一次药,采用小机喷雾,每机药量喷4-5棵,做到喷匀喷透,提高防治质量。六是科学修剪:原则上掌握5月中旬之前认真修,之后以勤修为主,保持稳中有长,长中不疯,通风透光。七是及时疏果,合理定果:5月中旬起疏果1-2次,做到果不碰果,每枝条留果量多于定果三分之一左右。套袋前抓定果,每棵留果量270只,共套果袋38000只,为黄桃优质高产奠定了基础。

    她以优取胜,抓好销售,增加了经济效益。从6月20日-9月18日近三个月期间,5000公斤左右黄桃一售而光。王翠贤销售桃子除了以果实个形大而匀称,色泽好,产品过得硬等特色吸引顾客外,还充分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市场营销知识,突出自身优点,吸引顾客选购。她的黄桃每公斤销售最低价在10元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2元,为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增收创造了条件。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