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活用的新农机手——记宝山区农机操作工周炳
2008年,周炳同志作为宝山区四方农机合作社的一名员工,参加了由区农机中心组织的农机操作工的培训,在久保田PRO488联合收割机和洋马高速水稻插秧机的学习和实践中,该同志认真刻苦,活学活用,在操作实践中表现出色。
周炳同志非常珍惜这次学习,他认识学习并了解当今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操作技术。在农机手培训班上课的时候,他风雨无阻,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上课时认真作好笔记,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总是在第一时间对厂家的技术培训人员提出,在拆装机械的时候总是认真地看、仔细地听,经常自告奋勇地和技术培训人员一同操作,使自己对农机的拆装保养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每天晚上回家后总是不忘把当天学到的内容再认真的翻看一遍,以便能让自己更快地掌握新技术和新装备。
在到苏州久保田公司参观学习期间,他更是如鱼得水。在机械组装区、检测区、维修区、产品停放区前他流连忘返,仔细观看了农机的内部组成,对自己即将使用的农机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在公司培训室的学习,使他对农机的一些实用操作技术和常见故障检测排除的技术有了质的提升。
在农机操作阶段,他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每次上机器操作时总是"赖"在机器上面不肯下来。通过无数次的练习,周炳同志在农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考核时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取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
农机操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如果光学不问,或是光学不练都不可能学好。这不单单是学的过程,而是边学边练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他认真结合用户手册,做好每次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和使用后的清洁保养工作,并每500工作小时做好农机的定期保养和维护检测工作,发现问题或故障及时联系厂家工作人员,发扬"小故障不过夜,大故障连续干"的精神,始终让自己掌管的机器保持在最佳状态。
在2008年的小麦收割、水稻插秧、水稻收割的农机操作中,他活学活用,工作努力刻苦,抓住了季节,确保农机具的正常使用,确保了合作社周边地区农机操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通过今年秋天农忙的实际操作,周炳同志已经能够娴熟的操作久保田PRO488联合收割机和东洋高速水稻插秧机了,在操作中他还总结出了以下农机使用要领:1)使用规定牌号的燃油,使用前一定要充分沉淀与过滤,加油器要保持清洁;2)润滑油要保持清洁,加进数量要足够,并定期更换,使用牌号要与规定的相符;3)空气滤清器要经常保养;4)要注意添加冷却水,特别是不要使发动机处在缺水的状态下工作;5)要经常检查,紧固有关螺栓、螺母,特别是连杆螺栓、转动轴上的螺栓、飞轮上的锁紧螺母、车轮的紧固螺母等,并经常检查易损件,发现问题及时更换;6)新农机到后,不要马上负荷作业,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磨合,磨合结束后,要清洗机油滤网及机油中的残留杂质,必要时要对机油进行更换,并清洗油底壳;7)不要随意对新农机进行改装和任意调高发动机的转速,不能为了使机器跑得更快,随意调高压油泵的供油量和供油压力,有些还把调速弹簧用铁丝扎起来,这样就更加错误了;8)要适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时刻保持机器处于最佳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9)在大田实际操作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时,最好有人能够提前检查被收割和被插秧的田块,提前发现如棍棒、铁丝、布片等对机器有损害的物品。并在套田块时保持慢速,必要时人为引导通过。
引进新的农机能够极大提升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但优秀的农机手更不能缺,周炳同志就是这样的一个优秀的农机手,是一个活学活用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