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技术服务 打造品牌效应——记上海赵屯桥草莓合作社董事长朱洪弟

产生日期:2007-07-19 07:25      来源:

    我自1983年起从事农业科技工作,2004年4月从镇农业服务中心调到上海青浦赵屯草莓研究所工作,担任所长。我们赵屯桥草莓合作社位于享誉“中国草莓之乡”的青浦区白鹤镇赵屯地区,2004年9月经青浦区工商管理分局登记组建,注册资金50万元,入股社员达148户,其中有2家法人社员,146家农户,2004年被推荐为中央财政部、农业部的示范性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种植草莓面积716亩,占全镇种植面积的8%,年销售草莓800吨、年产值700万元左右,在本市同行业中市场占有率居第三。

    为了进一步打造打响“赵屯桥”牌草莓品牌,提高“赵屯桥”草莓市场占有率,促进社员增产增收,推动白鹤镇草莓生产健康持续发展。我们立足本社,重点围绕技术服务、品牌建设、拓展市场,以辐射带动全镇草莓生产。

    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抓手。我们紧紧依托草莓研究所的技术优势,制订并全面实施了《安全卫生优质草莓技术操作规程》、《无公害草莓技术操作规程》等6个企业标准,使社员在合作社有效的行业组织管理下有统一的技术规范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树立依标管理,依标生产的意识。

    我们每年组织社员举办形式多样的各类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如2006年举办了高温闷棚技术和新品种推介现场会、赵屯第三期适用技术培训班、草莓大棚栽培技术培训班等集中培训6次,参加培训的社员达1000人次,同时现场发送《草莓技术操作规程》、《高产栽培技术》、《草莓病虫害防治意见》技术资料,共计800份。合作社技术员在草莓生产关键时期深入社员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和咨询,技术员每年下乡指导不少于30次。通过上述举措,社员的草莓标准化栽培技术普遍得到提高,能自觉把标准化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树立典型,辐射带动全镇草莓标准化生产。

    积极为社员引进优良草莓新品种,加快草莓品种更新换代。我们利用草莓研究所引进的23个国内外草莓新品种中,通过系统选育的方法,筛选出优良草莓新品种“新屯一号”。06年在合作社内示范推广优质种苗30万株,种植 “新屯一号” 新品种面积652亩,占合作社社员种植草莓总面积的91%,向非社户推广“新屯一号”草莓新品种1300亩。合作社技术人员帮助社员对新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服务。同时积极推介草莓专用优质肥和防治草莓各种病虫害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辐射和带动了全镇农户草莓栽培水平,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我们实行从“田头—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每年合作社分别与农药经销店、社员签订一份协议,建立一份田间档案,06年共计发放签定148份协议和148份田间档案记载表。合作社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在为社员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检查社员的田间档案和标准化技术规程的实施程度,督促社员依章依标生产。06年通过ISO90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理认证,使合作社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我们通过优化营销策略来拓展市场。社员所生产的产品在上市前需经合作社抽检并取得检测部门合格证书,我们对社员产品实行统一收购,统一标准质量,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营销策略,以优质的有机草莓,安全卫生优质草莓和社员的无公害草莓走进宾馆、水果商店、家乐福超市等消费场所。另外我们还通过网上信息发布、展示会、网上销售方式以及组织人员在赵屯草莓批发市场、上海山华、十六铺等果品批发市场建立草莓批发供应点,帮助社员进行草莓直供直售,减少销售中间环节,提高经济效益,逐步扩大和提升“赵屯桥”商标品牌草莓的知名度和诚信度。2006年1月“赵屯桥”商标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近年来,我们严格按照标准化技术规程组织生产,积极开展产品认证,保持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草莓产业持续发展。目前合作社产品拥有有机草莓生产面积80亩、安全卫生优质草莓生产面积80亩、无公害草莓生产面积556亩的生产基地。同时合作社以“赵屯桥”牌草莓实施品牌战略,统一组织营销,拓展市场,提升了“赵屯桥”品牌草莓的竞争力和知名度,使合作社社员平均每亩增收1200元,为当地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出了一条新路子。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