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培训工作总结

产生日期:2012-04-17 02:05      来源: 上海市农委社会发展处

    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认真贯彻落实《2011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农办财[2011]77号)的工作要求,在上海市农委领导的指导和各区县农委领导的大力配合下,坚持“严谨办学,服务社会”的培训宗旨,开展了上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培训工作。

    一、培训目的

    开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培训,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综合素质,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社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成为一名真正的农民致富带头人。

    二、培训内容

    为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我院抽调专人参加市农委组织的前期调研工作,走访各区县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动求教,设计切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实际需求的培训课程。培训内容精心准备,内容充实、针对性强,主要包括:上海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上海蔬菜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上海市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和规范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蔬菜新品种及优质栽培技术介绍、上海地区瓜果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考、瓜果新品种及优质栽培技术介绍、农产品安全生产及质量认证、农产品品牌建设及营销案例分析、农产品药物残留与食品安全等等。

    三、培训方法

    本次培训根据调研结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培训分为4个专业,我院负责蔬菜类和瓜果类2个班的培训工作,培训学员180名。采取专家讲座、集中培训、学员经验交流和参观考察等培训形式。授课方式以案例教学为主,增强了学员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了培训效果。

    四、培训成效

    通过培训,首先提高了合作社理事长们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建立一支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以点带面作用,鼓励他们牵头、参与指导其他农民专业合作,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真正使合作社的发展成为带动农村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次提高了培训作为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培训这一个平台使学员们有了相互认识和交流的机会,能真正调动起农民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尽快实现集体致富。                                                      

    五、工作设想

    (一)加强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

    要加强对培训的经验总结,开展理论研究工作。适时组织专家和教师,对培训中好的做法、好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要着重抓好培训前调研和培训后反馈两项工作,不断改进和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充分发挥农技培训基地的作用,完善基地建设和管理

    成立农技培训基地二年来的工作证明,只有充分依托基地开展培训工作,才能更有计划性地实施培训,才能有更多的人受益,才能更好地树立我们大学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并发挥积极作用。因此要进一步规范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既要保证基地的培训效果,又要保证基地参与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真正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和教材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和教材建设,是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培训基地的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学师资库,根据发展需要,不断扩大师资库规模,完善师资库学科门类,优化师资结构。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培训管理人员开展培训、进一步规范培训需求调研、培训方案设计、培训的组织实施和评估考核等方面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