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农村经营管理业务培训情况总结

产生日期:2012-04-17 02:04      来源: 上海市农村经营管理站

    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本市“三农”的重点工作,为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全面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在市农委社发处的支持下,市农经站制定培训计划,积极组织对区县、乡镇、村相关人员的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农经职能部门的业务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明确培训对象

    区县层面,主要包括区县农经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区县农委集资科科长和工作人员、区县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和仲裁员及中心城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乡镇层面,主要是乡镇农经部门负责人、土地承包管理部门负责人和调解员、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村级层面,主要是村两委干部、调解员和信息员等。截至12月底,市、区县、乡镇三级共组织培训41期,合计2700人次,其中:市级组织培训16期,合计1200多人次。

    二、丰富培训内容

    (一)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培训的主要内容:一是政策法规培训。重点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规则》和《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示范章程》,以及市政府2009年34号等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专题培训。二是业务能力培训。重点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相关制度、法律文书制作、典型案例分析等实务知识的培训;同时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的工作要求、目标任务、工作流程及登记申请书和登记簿等进行专题培训。三是系统管理培训。重点对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的功能作用进行培训,着重讲解流转信息发布、政策法规咨询、价格评估指导、矛盾纠纷调解四项工作职能的内容及要求;注重对本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信息管理系统的推广运用进行专题培训,重点讲解系统的承包管理、流转管理、调解仲裁和政策法规四大模块的功能、内容、录入、审核等相关信息计算机操作进行详细说明。

    (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培训的主要内容:一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专题培训。主要是对农业部和本市有关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政策文件进行学习传达,结合上海实际,重点培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发展的目的意义、改革的主要程序、改革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等内容。二是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专题培训。重点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建设的目标、服务器配备、软件安装、清产核资等基础工作进行了培训;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数据录入等业务操作进行了现场演示。三是农龄统计专题培训。重点对农龄统计对象、起止时间、户口性质、统计方法和要求等内容进行了培训。四是涉农财会人员师资培训。重点对农业政策法规、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管理、“三资”管理、“三资”监管平台、村级财务规范化建设等专题进行了教材的编写,以及给学员们进行授课等。

    三、创新培训方法

    (一)委托培训。委托农业部有关专家开展对本市区县仲裁办公室工作人员、仲裁员及土地承包管理工作人员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业务培训;委托财政局开展对区县、乡镇业务部门和人员进行涉农财会人员培训;同时组织区县、乡镇参加农业部在宁波举办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专题培训。

    (二)邀请培训。通过邀请市农委领导、“三农”专家、市农业信息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及区县农经专家等,分别采取专家授课、集中培训、现场操作和实例研讨等培训形式进行培训。同时,还专门邀请苏州市委农办副主任、市、区两级农经部门负责人分别对苏州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专题讲座,并实地进行观摩。

    (三)下乡培训。根据基层需要,选派业务骨干分别到金山、浦东、奉贤、崇明等区县及部分乡镇作专题辅导,同时选派业务骨干到区县指导其对乡镇、村的现场培训相关培训。

    四、取得培训实效

    本年度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系列专题培训,区县、乡镇等有关部门和参训人员普遍反映较好,本市农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均有明显提升。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方面,市农经站、浦东新区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荣获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工作先进单位,74家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建成并规范运行,本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与运行情况得到了农业部经管总站站长、农经司副司长陶怀颖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定华的高度评价。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基本建成并得到了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董君舒的高度评价,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得到了中纪委和农业部的充分肯定。总体来看,全年的业务培训工作取得了预期成效。

    (一)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通过培训,有力地宣传了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各级农经部门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各项工作重要性和坚定性的认识,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和自觉性,为农村土地承包相关政策法规的有效贯彻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进一步增强了依法行政办事能力。通过培训,进一步加深了各级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对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法规和加强农村集体“三资”工作的理解,深刻领会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基本精神,系统掌握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条文规定,争取在法律框架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做到合情合理解决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和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切实提高了政策法规知识水平,全面提升了依法依规办事能力和水平。截至12月底,全市共受理纠纷案件958件,累计调处943件,调处率达98.4%。

    (三)进一步确保了农经工作有序推进。通过宣传培训,各区县、乡镇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内容,确保各项农经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进展较快。截至12月底,稳定和完善工作合同签订率达到99.68%,权证发放率达到99.44%;全市签订的690281份承包合同,已录入信息系统647551份,录入率93.8%;已录入信息系统的流转合同10645份,涉及流转面积78.7万亩,占已流转总面积的66.1%,基本实现了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为今后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长效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稳步推进。截至12月底,全市已完成了19个村级、1个镇级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村级集体“三资”数据录入平台完成95%,镇级集体“三资”数据录入平台完成60%,约有1900多亿元的资产已纳入了“三资”监管平台。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