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工作动态 第60期

产生日期:2021-08-20 16:15      来源: 上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金山区推进文旅融合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乡韵

近年来,金山区着力开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展示,不断增强传统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走出了一条让乡村留住“形”、守住“魂”、吸引“人”的乡村文脉传承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活力。今年7月,“金山区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文脉传承”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名单,为乡村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主推六大项目,全方位发力,厚植乡村文化发展之基

金山区全面实施“弘扬乡风、塑造乡景、深耕乡史、留住乡味、传承乡音、品味乡韵”六大项目,积极探索传承乡村文脉的工作路径和方法。

1、弘扬文明乡风。大力弘扬金山好人文化,好人资源库增至226人;深入推进道德讲堂,延伸“市民修身点”到宅基;搭建百姓文化展示平台,建成206个村居综合文化活动室;举办乡村艺术节、田野音乐会等活动。

2、塑造美丽乡景。充分挖掘原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禀赋,打造与古树、古桥、古建筑和文物古迹相关联的历史文化地标,完成全区182处文物保护点保护标志树立和干氏宅等11处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建成古船坊、油车石磨、尚品书院、吕巷土布馆等30多处乡村人文景观。

3、深耕浓厚乡史。在全国率先开展覆盖全区的村史村志编纂工作,全区124个行政村村志全部完成编撰出版,建成20个村史馆;编撰出版《金山丛话》,创编展演南社主题话剧《南社》,举办金山船舫水下考古特展,开展纪念顾野王诞辰1500周年系列活动,与嘉兴市联合编纂出版《吴越韵痕——金山·嘉兴风土诗词精读》。

4、留住浓郁乡味。加强枫泾丁蹄、亭林月饼等金山传统美食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留住民间美食文化味道,申报堰菜、海鲜美味成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亭林炙豆”获评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烤制时间最长的毛豆小吃”,举办金山海鲜文化节等。

5、传承独特乡音。整理124个行政村优秀传统故事,编撰出版《故事里的金山乡村》;支持枫泾镇新义村创建“中国故事村”,培育村故事队讲方言故事;开展“梨园雅韵·大美金山”中华戏曲传承传播系列活动,促进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与农村戏曲团队“结对子、种文化”。

6、品味多彩乡韵。做强金山农民画品牌,建成金山农民画传习所,积极推动农民画长三角交流、走出国门办展;开展农民画、花灯、莲湘等“非遗进民宿”、“非遗进校园”项目;挖掘梳理金山乡土记忆,出版《印象金山》图册。

二、建立四大机制,多层次联动,打造乡村文化发展之翼

金山区注重整体布局,建立四大工作机制,为乡村文化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1、建立乡村文化资源挖掘和共享机制。聚焦百位乡村文化达人、百篇优秀民间故事、百处乡村景观、百种乡土记忆和百个百姓文化展示平台等“五个百”项目,对全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深入挖掘和梳理。要求每个镇都举办以“泥土的芬芳”为主题的“金山乡村艺术节”,集中展示“五个百”挖掘成果,让群众感知到、参与到文脉内容展示和体验活动中,真正实现乡村文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建立文教融合发展机制。以文教融合作为传承乡村文脉的重要平台,开展“梨园雅韵•大美金山——中华戏曲传承传播”系列活动和学校非遗传承体验基地建设。常规性开展金山农民画、金山故事、朱泾花灯等学校非遗传承体验,金山民俗文化项目在校园内得到普及和传承。

3、建立文旅融合发展机制。推出“金山如画”文旅品牌,聚焦美丽乡村示范村、集聚乡村民俗和自然资源,不断推进金山人文和田园的完美结合,深度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旅游服务的融合,使得金山优秀乡村文脉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有机融入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4、建立长三角联动发展机制。深度融入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积极与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和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等地在文化场馆共建、文化活动联办联演、优秀文化品牌共育等方面开展探索和实践。例如,通过开展金山农民画、吕巷小白龙、廊下莲湘等非遗项目的互动交流活动,联合举办“吴根越角·古韵流芳——金山嘉兴江南文化传承”立功竞赛活动,全力推进长三角地区优秀乡村文化的联动发展。

三、紧扣三大示范,高维度谋划,重塑乡村文化发展之魂

1、突出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性示范。金山区遵照“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的工作要求,在保护传承传统乡土文化的基础上,强调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充分发挥乡村文明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利用村志提供的史料打造各种形态的村史馆,全面记录金山乡村发展历程,让乡村既有历史的色彩,也有人情的温度,既有“面子”,也有“里子”,使之成为金山的乡村文明传承的主要阵地。

2、注重乡村文化振兴的导向性示范。金山区把乡村文脉传承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建造上海首个好人主题公园,宣传“好家风”“好家训”;开展金山农民画、金山故事、戏曲等主题展示展演,以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化“四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把乡村文脉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与旅游相结合,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和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实现金山乡村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3、发挥乡村文化振兴的带动性示范。金山区依托六大项目界定乡村文脉的范畴,涵盖了乡村优秀文化的各个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乡村文脉传承发展工作。“五个百”乡村文化资源挖掘机制以及文教融合、文旅融合发展机制为乡村文脉传承和展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各个乡村摸清家底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经验,既满足了游客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也促使地方政府和居民学会用游客的眼光来重新看待本土文化资源,极大地激活了乡村文脉传承和乡土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金山区  供稿)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