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三普进行时 || 上海土壤三普工作推进进展
松江区土壤三普外业调查采样工作正式开展
2023年7月31日,随着全市土壤普查工作(简称“三普”)的全面推进,松江区第三次土壤外业调查采样工作正式开始。市质控实验室李双喜副研究员、白娜玲副研究员和王庆峰博士参与了采样点的全程质控工作,松江区农技中心的区级质控人员计虎彪、邱荷婷等全程参与了采样工作。
本次外业采样的水浇地、林地、草地分别位于松江区泖港镇黄桥村、范家村和徐厍村。市质控实验室的质控工作人员对外业土壤调查采样位置、采样方法和采样记录等环节进行了全程督查指导,填写外业调查采样表层样点现场检查记录表、资料检查记录表,并在终端系统中确认签字。对于在调查采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探讨和沟通,分析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正值夏季高温,外业调查采样队员克服了酷暑、蚊虫、杂草横生等困难,认真扎实完成三个样点的调查取样;技术质控人员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每一个技术操作环节进行监督指导;区“三普”办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及时反馈问题。此外,科技人员于7月19日,特赴上海市环境监测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开展针对性培训及疑难解答,前期的培训与演练,助力了现场采样工作的顺利开展。
本次采样工作,各环节通力合作、严格按照调查采样技术规范进行调查采样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优化方案,为松江区土壤普查外业采样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打下了扎实基础。
浦东新区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阶段总结暨专家培训会
浦东新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正顺利推进,为保质保量地完成普查工作,确保每个环节精益求精,浦东新区三普办于8月1日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阶段总结暨专家培训会。会议邀请了上海三普办技术组、市三普办质控实验室相关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区镇三普工作技术人员参与了讨论和学习。
会上,区三普办技术组负责人对土壤普查预填表作了填表说明,并对第一阶段土壤普查工作进行梳理汇报。前期,在区镇两级工作人员以及第三方采样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完成59个水浇地和林草地的样点土壤采集工作,普查进度13%,采样流程基本磨合顺畅,但也有许多细节,需要市级专家进一步指导明确。
随后,外业承担单位实朴检测公司技术总领队对前期采样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汇报。从样点及混样点定位、立地调查和其他问题三个角度提出一系列问题,专家经过讨论对所有问题一一作出解答。市三普办专家指出夏天高温作业一定要保证人员安全,采样人员要尽量固定,减少误差。样品保存需注重工具清洁及剖面挖掘事项。
会后,市三普办质控实验室专家在合庆镇前哨村水浇地样点开展了外业调查采样的现场质量控制,专家指出细节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此次会议梳理了浦东新区三普工作开展情况,解决了前期遇到的问题,为下一阶段普查工作高效地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青浦区召开三普外业调查与采样工作协调会
为疏通外业调查与采样的关键堵点,8月7号下午,区三普办组织召开青浦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外业调查与采样工作协调会。青浦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朱雪生,区农技中心主任金燕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农技中心、市质控实验室、区农业农村委农田科、区农技中心、各街镇三普负责人和第三方采样机构相关负责人共20余人参加会议。
区农技中心就前期采样进度、存在问题及困难作了通报,就采样规范、人员分工、采用工具、高温期间采样防暑工作等需要完善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市农技中心对青浦区前期外业采样工作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采样执行率全市靠前,同时强调要积极与市级土壤普查办沟通,保证遇到问题及早解决。市级质控实验室表示青浦样点数量较多,应尽可能缩短送样时间,并要求采样、制样与样品流转各个环节均做到有记录可查询。第三方检测机构上海市岩土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就下阶段采样工作的安排做了汇报。
区农技中心主任金燕强调,第三方采样机构应保持采样队伍人员稳定,规范采样流程,以保证采样质量和效率。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朱雪生强调,一是针对目前白鹤草莓地正在覆膜闷棚,种植户掀膜整地时间不统一可能造成无法采样的问题,需发挥基层农技力量,由街镇三普负责人与种植户沟通,确保种植户掀膜整地前完成采样。二是第三方采样机构应在水田采样前将预备的两组采样队与现有两组采样队共同采样,保证水田采样时能独立承担采样任务。三是要根据采样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优化细化采样工作。四是要做好后勤保障。应做好高温作业的防暑降温工作,采样人员和市区级质控人员应时刻关注自身情况,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采样工作。
通过本次三普外业调查与采样工作协调会,为后续采样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方向,为扎实推进青浦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上海市土壤普查办对本市样品制备实验室开展工作检查
目前,上海市土壤普查采样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紧随其后的就是样品的制备、流转和保存,为进一步保障本市土壤普查工作流程每个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8月15日,上海市土壤普查办秉着工作“向前一步”的态度,对本市承担样品制备的五家实验室开展工作检查。
检查组现场检查了第三方制样实验室的监控设备、环境条件、制样工具、样品标签等环节;审阅了制样实施方案、人员培训、交接记录和制备记录等台账。检查过程中,通过对制备实验室人员“现场提问-讨论-答疑”的方式,及时解决了制备实验室在样品制备、保存和流转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当场反馈了合理化建议,督促制样实验室加快整改和完善。
上海市土壤普查工作严格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作、分级负责、各方参与”的组织方式开展,科学、规范、高效推进土壤普查各环节工作有效衔接。检查正值全国首个生态日,本次检查以实际行动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切实做好土壤普查摸清家底,全力支撑本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崇明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壤是农业基础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托。2022年2月16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重点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约110亿亩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土壤开展一次“全面体检”,利用四年时间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家底。
日前,崇明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启动仪式顺利举行。市农业农村委农田建设管理处副处长汪湖北、市农技中心副主任朱恩、市农科院生态所所长吕卫光、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黄卫峰出席活动。市、区三普办代表,区农技中心土壤普查专班人员,各乡镇农技中心、质控实验室、外业及内业采样委托单位、崇明现代农业园区、光明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地产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等50余人参加。
启动仪式上,汪湖北对崇明区“土壤三普”前期各项准备工作表示肯定。他强调,外业调查是土壤普查最基础的环节,是决定普查成果科学性、准确性、典型性的核心,要严格把握时间节点,如期、高质、高效完成外业调查与采样工作。
黄卫峰就崇明区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工作提出要求:一要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土壤普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要态度严谨、规范操作,认真研读各项技术规程和操作要点,落实统一口径,保证田间采样及信息填写科学准确;三要压实责任、凝聚合力,全区土壤普查样点数在全市任务量中位列第一,点数多、任务重,各单位要密切联动配合,加强沟通协作,严格把握时间节点,推动土壤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四要注意安全、加强防护,牢记安全作业准则,落实土壤质量关和普查安全关“两手抓”,有效确保土壤普查的安全性;五要强化宣传、正向引导,切实加强土壤普查工作科普宣传,认真做好舆情引导,为实施土壤普查营造良好的氛围。
外业采样与内业检测单位、质控实验室代表分别作表态发言。
据统计,此次普查共布设总样点数800个,其中表层样789个、剖面样11个,能够全面查明查清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现状,真实准确掌握土壤质量、性状和利用状况,为守住耕地红线、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将形成崇明区土壤数据成果、数字化图件、文字成果,建立集土壤性状、土壤退化与障碍和土壤利用于一体的专题数据库。
今年年初,崇明区制定了《崇明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标志崇明区“土壤三普”工作正式启动。目前,全区遵循全面性、科学性、专业性原则,已完成组织机构建设、基础材料收集、实施方案编制、样点校核优化、技术培训等工作。
下阶段,崇明区将根据市级下发的基础样点数据,按照前期工作部署,采用“网格法”适当合理布设土壤外业调查采样点和剖面样点,统筹协调各部门锚定目标、齐心协力,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多措并举推动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
来源:上海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