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土壤普查办创新普查方法、赋能样点校核工作

产生日期:2023-04-07 16:06      来源: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近期,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样点校核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中,上海市共领取校核样点2687个。本次样点校核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专业性强,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土地使用具有密度大、种类多、变化快等特点。为更好地完成本次工作,上海市土壤普查办通过跨界融合,利用测绘地理信息、航测遥感、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使用集空间定位、数据融合、内业处理、外业核查于一体的新型普查技术方法,探索了“上海模式”,有效提高了样点校核工作的作业质量和效率,为土壤普查工作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多源数据跨界融合

样点校核需要结合多源数据进行综合比对分析研判,才能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上海市普查办借助相关技术力量,融合规划资源系统第三次国土空间调查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叠加本次土壤普查采样点数据,进行全面的校核分析,在覆盖面上体现了样点区域全覆盖、类型无遗漏,做到空间分布均匀、布局合理,在符合性上确保实现样点布设的位置准确性、空间可达性和操作可行性。

二、内外业一体化校核

采用内外业一体化方式开展样点校核工作。首先,对样点数据进行内业分析处理,重点开展样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校核,采用专业GIS分析软件,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样点所处的地类进行核实,基于最新的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对样点所在的土地现状做进一步的研判,对布设不合理的样点进行修改,确保每一个样点的有效性。其次,自主研发了“上海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样点校核APP”软件系统,应用于样点的外业校核工作,校核APP与内业处理数据实现互通,具备权限管理、空间定位、样点查询检索、样点位置导航、样点位置修改、现场拍照记录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外业人员的现场核查效率。同时,内外业校核的实施方式、操作平台充分考虑到数据的安全保密要求,样点内业校核使用专网环境,与互联网物理隔离,专人专机开展校核;在外业校核终端,样点数据进行了加密处理,在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实现了内外业数据的一致性和无缝对接。

三、空间一张图展示

基于空间展示平台加载样点校核数据,通过分区、分级、分类等多种方式,以符号化形式展示表层样点、剖面样点、修改样点、新增样点以及特色农产品样点的空间分布,实现采样点的空间一张图呈现,大大提高全市样点的可视化程度。一张图通过功能高度集成的形式,将样点校核全流程封装在小巧的软件系统中,校核工作人员经简单培训即可上手操作,并且操作不受限于硬件条件,使点位调整、信息更新和校核过程记录等环节更加高效便捷。

此次样点校核是土壤普查在全市面上铺开的开端,也是做好后续调查采样、测试化验和成果编制等工作的重要基础。上海市土壤普查办将充分总结样点校核中的经验,优化完善工作方法,探索构建普查技术体系,形成具有特色的上海方案,全面应用于土壤普查工作各个环节。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4月6日

图片7.png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