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09年上海市生猪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松江区、奉贤区、南汇区、金山区、崇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贯彻落实2009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深化本市生猪科技入户工程实施,现将《2009年上海市生猪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根据市级实施方案精神做好各区县生猪科技入户工程实施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2009年上海市生猪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方案
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九年四月九日
附件:
为贯彻落实2009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介发布2009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和上海市农委《上海市农业科技入户工程行动方案(2008-2009)》的要求,结合上海生猪生产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以保障猪肉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目标,深入、深化、创新性地开展生猪科技入户工程工作,持续提升工程实施质量。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理念,强化管理,严格考核,提高技术指导员的指导能力和服务意识;以培育示范户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为核心,围绕“扩大范围、拓展领域、提升质量”,加大对示范户的科技支撑力度;以生猪优势产区为重点,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进一步完善“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科技成果转化快捷通道。通过生猪科技入户工程的有效实施,推动本市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推进本市“三农”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目标任务
(一)2009年在南汇、金山、奉贤、松江、崇明5个区县实施生猪科技入户工程。其中,南汇区继续列为全国生猪科技入户工程示范区,金山区、奉贤区、松江区、崇明县为上海市生猪科技入户工程示范区。培育174个示范场,带动392个科技辐射户,在示范场中重点培育14个核心示范场,集成应用主推技术,探索中、小型猪场生态化、标准化建设的可行模式(见表1)。
表1 2009年示范场、辐射户明细
南汇区 |
金山区 |
奉贤区 |
松江区 |
崇明县 |
合计 |
|
核心示范场 | 5 | 2 | 2 | 2 | 3 | 14 |
科技示范场 | 55 | 32 | 32 | 6 | 35 | 160 |
辐射户 | 210 | 68 | 48 | 15 | 51 | 392 |
(二)科技示范场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100%,辐射户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比去年有所提高,生猪综合生产效率提高3—5%,节约成本1—3%。工程覆盖率占实施区县65%以上。
(三)预期技术指标为:每头生产母猪年提供商品肉猪数17.5头以上,商品肉猪平均日增重550克以上,全场料重比3.2:1(大料比)。
(四)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技术在示范场和辐射户的应用,有力配合本市畜牧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工作。
(五)强化猪场粪污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改善工程实施区域生态环境。
三、主要工作
(一)完善技术专家队伍
根据主推技术及其培训内容要求以及工程实施地区养猪生产实际技术需求,面向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市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推广、科研、教学机构选聘7名畜牧、兽医专业高级专家,组成市级生猪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各区县推荐1名技术精、经验足、组织能力强的畜牧兽医专家担任入户工程区县的首席专家。根据工作实绩和年度实际需要,由市、区县、镇三级畜牧兽医科研推广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员队伍,合计人数为74名,其中,市级4名、区县级22名、镇级48名(见表2)。技术指导员要求由业务娴熟、专业知识面广、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和组织、培训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担当。市级技术指导员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委派;各区县的技术指导员是从区县、镇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中遴选产生,区县级技术指导员中要求1人为半脱产,主要承担科技入户日常管理工作;镇级技术指导员原则上1个镇配备1名,实行技术指导全覆盖,实施户相对多的镇可适当配备2名。
表2 2009年技术指导员人员及区域分布
市疫控中心 |
畜牧所 |
南汇 |
金山 |
奉贤 |
松江 |
崇明 |
小计 |
|
市级 | 2 | 2 | 4 | |||||
区县级 | 7 | 4 | 4 | 3 | 4 | 22 | ||
乡镇级 | 15 | 10 | 10 | 3 | 10 | 48 |
(二)培育核心示范场
根据科技示范场特点及集成技术应用示范效果等对2008年14户核心示范场进行调整,并进一步对建设方案进行完善,继续培育核心示范场,使之成为工程主推技术集成应用的验证平台、展示平台,成为中、小型猪场探索标准化、生态化建设和提升养猪生产综合能力的样板。
核心示范场应积极筹措相关改建经费,配合技术指导员落实技术方案,完善场内布局、生产工艺和设施设备,认真做好经验总结、积累技术资料,真正成为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应用的表率。
(三)推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1、主导品种:推介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这些全国生猪主导品种和含有浦东白猪、枫泾猪、沙乌头猪、上海白猪等地方猪种血统的二元(二洋或一洋一土)或三元(二洋一土)杂交母猪,按不同的市场和消费群体生产三元或四元杂交商品肉猪。
2、主推技术:在总结前几年入户工程工作经验和调研养猪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在继续推介历年主推技术、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将今后产业发展必需的、当前生产迫切需要的生态环境控制技术、猪场疫病防控技术和饲养管理关键技术作为今年主推的重点技术。在生态环境控制技术中突出粪污减量化、资源化和猪舍内环境调控技术,推广减少粪污产出量的节水型饲养管理、自然养殖、饲料营养调控和微生物发酵饲喂技术,推广粪便规范堆放、堆肥还田、雨污分流、污水科学处理、种养结合等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夏季防暑降温、冬季保暖等猪舍内环境调控技术。在猪场疫病防控技术中突出猪场生物隔离技术和中小规模猪场传染病控制技术。在饲养管理关键技术中推广投入品规范使用和母猪高效繁殖技术。根据2009年养猪经济效益有可能整体下降的趋势,推广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的饲料营养调控、人工授精技术,帮助养猪户优化存栏母猪数量与质量,积极开拓市场,增加收入。并且根据核心示范场、科技示范场和辐射户的实际需求,制订出分户技术指导方案。
(四)确保工作到位
各级专家组成员不仅要对技术指导员、示范场技术人员实施技术培训,而且还应积极参与解决生猪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难题,不断充实、细化项目主推技术。每位专家组成员每年度完善一项主推技术、每季度实施一次技术培训。
市级技术指导员主要负责核心示范场的技术指导工作,依据实施方案对实施区县进行巡回指导。同时,市级技术指导员还协助承担工程督查检查工作,在巡回指导的同时对实施区县进行日常检查。
实施区县应根据示范场、辐射户的区域分布,将技术指导员划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进行入户指导。各级技术指导员要围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针对养猪户存在的实际问题,科学制定分户技术指导方案,认真开展日常技术指导,积极参与各类技术培训,仔细填写《技术指导员手册》,及时总结实施经验教训。工程实施期间,每位技术指导员每年累计入户时间不少于100天,每季度参与组织技术培训一次,每月编写典型经验介绍、技术简讯一篇,同时,做好示范场技术档案收集、汇总工作。
各类工程物化补贴要根据相关制度凭手续发放,重点投向以核心示范场为主的生态化设施设备改造,兼顾疫病防控和畜牧生产设备等方面。并且,在每个养猪户投入主要配套资金的同时,物化补贴上有封顶。
四、配套机制
(一)进一步完善专家组技术负责制
在“政府搭台、专家唱戏”的总体原则下,市、区县二级专家组依据各自的职责,在同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负责各级生猪科技入户工程的全面实施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技术指导员包户责任制
在“常下乡、下长乡”思想指导下,各级技术指导员依据自己的指导范围和工作职责,在专家组和技术指导单位的领导和指导下开展工作,市级指导员负责核心示范场,其他技术指导员负责指导5-10个科技示范场和辐射户。
(三)进一步完善科技示范场辐射带动机制
在“讲实际、看邻里、重效益”这一农技推广潜规则下,核心、科技示范场应主动承担起向周边养猪户传播生产经验、技术和信息的责任。核心示范场承担辐射带动2—3个科技示范场,每个科技示范场承担辐射带动2—5个周边养猪户的义务。
(四)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在“重实效、重长效”的实施宗旨下,采用实地抽样调查、电话问卷调查等方式,以养猪户满意度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以相关技术资料的收集、编写为辅助指标,对专家、技术指导员、示范场、实施区县进行绩效评价。设立指导券制度,强化入户考核。工程实施户每年每户核发100张指导券,技术指导员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工作后,由养猪户确认并反馈给技术指导员,每次一张。技术指导员年终凭借收到的指导券数量确定入户工作量。工程实施期间,每半年组织一次总结活动,每季度组织一次电话问卷调查,每二个月组织一次巡回指导,再结合工程日常管理情况等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对排位靠后的技术指导员、实施区县进行警示或调整,对排位前列的给予奖励。
(五)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机制
在“常规服务不松懈、特色服务有提升”的技术服务理念推动下,进一步实践形式多样的技术服务机制。一是成立实施指导小组,负责指导主推技术的示范、培训,开展区、镇间的巡回指导和进行阶段绩效评估。市级实施指导小组由市级专家和市级技术指导员组成,区县级实施指导小组由区县级专家和半脱产技术指导员组成。二是完善疾病诊疗快速服务组织,建立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以区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指导员为主的生猪疾病诊疗小组,在做好养猪户快速疾病诊疗服务的同时,重点对疑难杂症进行会诊和提供技术支持。三是组成技术宣传小分队,对工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进行辅导宣讲、技术示范和现身说法,技术宣传小分队由各级技术指导员骨干和猪场技术行家组成。四是设立专家信箱,在上海畜牧兽医网生猪科技入户栏目设立专家信箱,由市级专家直接解答养猪户生产中的困惑。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2009年2月底,确定专家组和技术指导员名单、遴选示范场;成立各类技术组织;完善推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完善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方案与技术方案。
(二)实施阶段
2009年3月到2009年10月底,开展技术指导与技术服务,推广应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编印技术资料、推荐指导用书,重点建设核心示范场,举行以示范场为重点的主体培训,兑现物化、技术补贴,开展巡回指导和实施情况督察,实施综合管理,组织现场交流和工作会议等。
(三)总结阶段
2009年11月初到2009年12月底,进行自下而上的逐级总结,开展绩效评价,形成实施总结报告,编印材料汇编,完成工程验收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级成立由市农委、市畜牧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负责同志参加的生猪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区县级分别成立由分管区长以及农委、财政、畜牧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的生猪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同时,两级领导小组下面分别成立多种形式的实施组织,如实施办公室、工作小组等。
(二)加大投入力度
各工程实施区县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切实保障专家开展工作所需的业务配套经费和技术指导员进村入户的工作配套经费。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把科技入户工程实施工作与畜牧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建设、科研推广项目、专业农民培训、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放大资金的使用效应。同时,探索建立市、区二级政府投入为主,养猪生产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强化监管力度
各工程实施区县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场之间要分别签订责任目标和技术服务合同,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业务。加强工程实施情况的督查,通过指导券反馈、电话抽查和实地检查等方式对技术服务内容和质量进行督查。加强各级工程资金使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防止滥用挪用,对物化补贴、技术指导员工作补贴等支出要完善相关手续,并接受有关部门监督。
(四)增强信息交流
充分利用上海畜牧兽医网、上海农业网以及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进行典型经验交流、实施人员风采展示、实施效果评价分析等宣传报导工作。同时,各工程实施区县编好技术简讯和工作简报,搭建技术推介与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实施区县之间的工作交流,加强与其他实施省市的经验交流,进一步促进生猪科技入户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