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2005年度上海市科技兴农软课题招标项目的公告
经领导批准,现向社会公开发布2005年度上海市科技兴农软课题招标项目目录。投标注意事项如下:
1、2005年度上海市科技兴农软课题招标项目面向社会各界。
2、凡申请的课题,研究内容必须按本招标目录公布的题目中选择。
3、课题申请人(负责人)一般须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者博士学位。
4、申报课题的课题负责人,不能同时申请两个以上的课题。课题主要研究人员一般也不能同时参与承担两个以上课题。提倡课题研究人员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及团队协作的精神参与投标。
5、课题招标目录及申请书请登录上海农业网最新公告栏目(http://www.shac.gov.cn/)查阅和下载。
6、课题申请人须按照申请书的要求,认真如实地编写《上海市科技兴农软课题申请书》,在申请截止日期内提交课题申请。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申请书一式3份,经所在单位推荐并加盖红章。
本年度课题申报受理截止日期为2005年6月20日(邮寄申请书以投寄日的邮戳为准)。标书请送寄: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路2451号4楼,上海市农村经营管理站马向科收,邮政编码:200030,联系电话:54242635。
招标人:上海市科技兴农软课题管理工作小组
2005年度上海市科技兴农软课题招标项目
1、上海农业循环经济研究
本课题要求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研究分析如何合理配置上海农业资源,促进上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客观分析现状的基础上,要求提出今后一个时期上海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运作模式以及政策措施。课题研究的对策措施强调适应上海地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上海旅游休闲农业研究
本课题要求结合都市农业的功能定位,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研究分析上海发展旅游休闲农业的总体思路、基本模式、运作机制以及对策措施。课题研究的内容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可操作性。
3、运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上海农业研究
本课题要求结合上海都市农业的定位与功能开发,在对上海农业各类资源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跳出上海的行政区域范围,研究提出上海如何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服务全国农业与发展上海农业相结合,并提出运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运作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
4、入世过渡期后上海农业发展研究
本课题要求研究在入世三年过渡期结束之时,如何充分利用好上海口岸优势,提出促进上海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运行模式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保障措施。
5、上海水产资源和发展潜力问题研究
水产业已成为上海农业产值增长的生力军,本课题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循环经济原理为指导,在摸清上海水产资源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上海水产业发展的潜力,提出进一步促进上海水产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对策措施。
6、建立上海工业反哺农业机制研究
本课题要求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分析上海工业优势条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上海工业反哺农业的基本思路、重点内容、运作机制以及实施办法。
7、推进上海农业组织化过程中有关问题研究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研究
本课题在总结国际农业合作组织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剖析制约提高上海农业组织化的“瓶颈”和深层次原因,要求通过结合典型个案,着重研究提出处理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利益、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行业协会等相关问题的思路及对策,提出的对策措施要求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8、建立金融机构对上海农村社区服务的机制研究
本课题要求从进一步改善上海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研究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的主要内容,提出金融产业为上海农村服务的品种、范围、方式和职责,以缓解农村资金外流,拓宽农业信贷资金支农渠道。课题提出的对策措施要求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9、上海低收入农民阶层现状与增收问题研究
本课题要求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针,在对上海郊区低收入阶层的分布与收入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剖析制约低收入阶层农民增收的“瓶颈”因素,提出促进低收入农民增收的具体途径和办法,以及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10、关于建立和完善上海农民职业教育体系问题研究
本课题要求在摸清郊区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的基础上,分析上海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研究如何进一步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研究建立完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与有效提高郊区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的政策、体制和机制,制定的对策措施要求有针对性。
11、上海农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本课题要求在分析上海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研究提出保护好上海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以及对策措施。
12、关于盘活上海非农建设用地的研究
本课题要求在摸清上海非农建设用地的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研究提出盘活上海郊区存量非农建设用地的现实意义,并提出盘活非农建设用地的主要路径、具体目标、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课题研究特别强调提出对策措施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3、《上海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办法》立法调研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一个具体实践,对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保障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经营体制改革、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培育新型市场主体,解决大市场与分散的小生产之间的矛盾。该课题在立法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上海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办法(草案)》。
14、《上海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立法调研
近年来,本市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农民富裕、保持社会稳定、加快现代化进程,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郊区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乡村集体经济体制和集体资产管理方式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改革滞后,集体经济缺乏活力;一些部门、单位随意侵占乡村集体资产,侵害农民利益;一些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基础管理工作薄弱,集体资产流失比较严重。为了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保护集体资产所有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管理条例显得尤为重要。该课题在立法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上海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