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单季稻苗情【立秋】

产生日期:2024-08-08 09:37      来源: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当前苗情】

  “大暑”节气以来,以持续高温、强日照天气为主,总体对水稻生长较为有利。据“立秋”节气全市苗情汇总,本期苗情总体特点表现为:无效分蘖平稳消亡,群体总苗数略少于往年,生育进程比往年略晚,株高偏矮,不同播期类型苗情差异明显。

  1、无效分蘖平稳消亡,群体总苗数略少于往年

  本期亩总苗数26.5万株,较上期(7月30日)减1.0万株,日降苗0.13万株,总苗数较前三年平均少0.3万株。其中,机插秧亩总苗数24.6万株,较上期减1.1万株;机直(穴)播亩总苗数27.1万株,较上期减0.8万株;无人机飞播或人工直播亩总苗数33.5万株,较上期减2.0万株。

  2、生育进程比往年略晚,株高偏矮

  本期叶龄平均13.0叶,较上期增加1.3叶,比去年同期和前三年平均分别减少0.2叶和0.1叶。本期苗高为68.1厘米,较上期增加5.1厘米,比去年同期矮4.0厘米,比前三年平均矮3.0厘米。

  3、不同播期类型长势不平衡,差异明显

  据典型田块苗情调查,6月5日前机插的田块目前亩总苗数23.2万株、叶龄14.9张,比6月15日后机插的田块苗数少1.9万、叶龄多2.3张;机直(穴)播6月5日之前早播的田块亩总苗数为26.7万株,叶龄为13.5张,比6月15日晚播的田块总苗数少0.4万、叶龄多3.8张;6月5日前无人机飞播的田块亩总苗数34.5万株,叶龄12.7张,比6月5日-15日播种的田块苗数少0.5万、叶龄多0.7张。

  【下阶段管理意见】

  1、科学施肥,提高后期肥料利用效率

  当前,市郊单季晚稻大部分品种已进入幼穗分化期,是争壮秆、孕大穗的关键阶段。适当增施穗肥有助于增加单位面积总颖花量、提高单产和整精米率。应根据种植品种特点、生育进程、群体质量和主攻目标,“巧”字当头,因苗追肥。对于“卖稻谷”田块,建议在近期施好促花肥基础上,至倒2叶露尖时,抓紧增施保花肥,亩施尿素5-6公斤;对于近期未施穗肥的田块,建议促保兼顾一次施用,在倒3叶露尖时,亩施水稻专用配方肥15-20公斤;穗肥施用时间,最迟不宜超过8月12日。对于“卖大米”田块,提倡不施或少施穗肥;对于部分未施长粗肥,或目前长势明显偏弱、叶色偏黄的田块,可适当施穗肥,要求在叶龄余数3叶,即倒3叶露尖时,采用促保兼顾办法一次施用,亩施水稻专用配方肥8公斤左右。

  2、加强水浆管理,提高肥水管理协同效应

  水稻拔节长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的时期,是稻田耗水量最大的时期,由于近期持续的高温天气,应坚持干湿交替灌溉,适当增加灌水深度和次数,确保水稻长穗期对水分的需求。即灌一次水层,保持2~3天,自然落干后及时复水,防止田间过干,影响幼穗分化,直至剑叶抽出后灌深水调节田间小气候。至9月中旬以浅水层和湿润灌溉方式为主;灌浆结实期采取间歇灌溉,做到浅水潮潮清;成熟后期严防断水过早,应在收割前7~10天断水,确保水稻青秆活熟。对于部分迟播的田块,目前生育进程仍处于分蘖期的,应做到日灌夜排,加速水循环调节温度,促进秧苗生长,至分蘖末期脱水露田,切忌重搁田,促小分蘖成穗。对于国庆稻品种,目前生育进程处于灌浆结实期的田块,应坚持2~3天灌水1次,水层保持2~4cm,干湿交替灌溉;对于抽穗扬花阶段的田块,应灌8~10cm深水,降低冠层和叶片温度,减轻高温对灌浆结实和米质的影响,防御高温热害现象的发生。

  3、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据气象部门预报,我市未来一周气温仍将维持在35℃以上,局部气温将超过38℃,可能会影响穗分化和灌浆造成热害。水稻中后期也是病虫害高发时期,根据品种特点和栽培方式,切实加强病虫预测预报,结合高温热害防控,合理选择防治适期,综合施策,针对性采取相应防治策略,有效控制病害、虫害、热害发生,积极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除质量和效果。具体各阶段防治措施和方法,按植保部门绿色防控防治意见执行。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