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稻苗情【大暑】
【当前苗情】
我市今年6月10日“入梅”,7月11日“出梅”,梅雨期31天,较常年偏多8天,梅雨量少,雨量分布不均,总体呈现“非典型”的特征。“出梅”后,天气晴好,温度回升,光照充足,利于水稻生长。据“大暑”节气全市苗情汇总,本期苗情总体特点表现为:分蘖发生趋缓、生育进程较快,不同田块苗情差异大。
1、分蘖发生趋缓
本期亩总苗数29.9万株,较上期(7月15日)增1.3万株,日增苗0.19万,较上期日增0.48万减0.29万,增苗逐渐趋缓;总苗数比前三年平均减0.6万株。其中,人工直播稻亩总苗数36.0万株,较上期增3.4万株;机直(穴)播亩总苗数31.2万株,较上期增1.3万株;机插稻亩总苗数26.4万株,较上期增0.8万株。
2、生育进程较快
本期叶龄平均10.7叶,较上期增加1.4叶,比去年同期、前三年平均叶龄均多0.2张。本期苗高为58.1厘米,较上期增加8.3厘米,比去年同期矮3.0厘米,比前三年平均高0.1厘米。
3、不同田块苗情差异大
据典型田块苗情调查,人工直播稻田块苗数都在继续增加,6月5日前播种田块,比上期增加1.9万株,但增速趋缓,6月5-15日播种的田块,亩总苗数较上期增加2.2万株,早播与适期播种田块苗数相差3.3万;6月5日前播种的机穴(直)播田块苗数与上期相比已经减少,比上期减少1.3万株,6月5-15日播种的田块继续增加,比上期增加了4.0万株;6月5日前机插的田块苗数已经减少,比上期减少0.3万株,6月5-15日机插的田块继续增加,但增速趋缓。
【下阶段管理意见】
当前水稻生长已进入分蘖后期,部分田块进入圆杆拔节初期,管理重点应围绕“稳长、壮杆、保丰收”的目标,切实抓好下阶段肥水管理措施的落实,为夺取今年水稻稳产打下基础。
1、加强水浆管理
正常田块继续搁田,控制无效分蘖是当前主要任务。对于迟播的田块搁田可持续到7月底至8月初。对于搁田后苗数明显下降,叶色褪淡的田块应及时复水,采用间歇灌溉方法,结合病虫防治做好水浆管理。一般情况下,灌一次水,保持2-3天,自然落干,露田3-4天,再灌一次水层,如此反复,至剑叶抽出建立水层。对于早播“国庆稻”田块,建议在剑叶出叶期保持浅水层,抽穗前适当脱水轻搁田,以增加根系活力,促进抽穗整齐。
2、适时适量施好穗肥
增施穗肥是增加单位面积总颖花量,提高单产的重要措施,对于一般田块以施复合肥为主,提倡一次施用,以施“促化肥”为主,可在倒3叶露尖时亩施尿素5-7.5公斤(或含氮量相当的水稻专用配方肥)。对于优质稻米产业化生产田块,建议不适用或少施穗肥。
3、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切实抓好病虫草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