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栽培草莓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设施大棚草莓促成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夏季大棚土壤消毒技术、定植苗消毒处理技术、温湿度调控技术、大棚清洁技术、精准施药技术、抗性治理技术。
一、夏季大棚土壤消毒技术
通过夏季灌水高温闷棚(水面高于垄面数公分,持水1-2个月)或者氰氨化钙等消毒技术(每亩70-100千克氰氨化钙、600-1200千克碎稻草撒施于土壤表面、翻耕土壤、作畦、灌水(土壤充分湿润)、盖地膜----密闭大棚15天以上----开棚揭地膜),降低土壤中病菌数量,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如草莓枯萎病、炭疽病、地下害虫等的发生。
二、定植苗消毒处理技术
选择健康的草莓苗,降低定植后出现草莓的死苗率。草莓苗定植前,草莓苗药液处理,用于草莓炭疽病和枯萎病等种苗携带病害的防治。具体方法:先在周转箱等容器内配制浅层的药液,将草莓苗的根和根冠部分浸入药液内1-2分钟,注意药液避免没过草莓的心叶。选用的药剂包括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等。
三、温湿度调控技术
1、滴管控湿
采用水肥一体化的滴管技术,进行草莓肥水的精准管理,避免水肥过量使用或者使用不均匀。同时通过滴管设备根施木霉、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进行根部病害的预防。
2、稻草覆沟
大棚草莓沟中覆盖稻草,覆盖住裸露的土层,阻止土壤中病菌的扩散,部分调节大棚湿度的作用。
3、覆膜
种植垄上覆盖黑地膜,防治杂草的同时,可以防治土壤中病菌的飞散。
4、通风降湿
草莓大棚促生栽培的冬季和早春,白天温度上升后,在确保大棚保温的同时,适时打开内大棚,降低大棚内湿度,从而降低草莓灰霉病的发生。
四、大棚清洁技术
及时摘除老叶,改善植株的通风环境;及时摘除病果和病叶,特别要在病果灰霉层出现之前摘除病果,降低大棚中菌源的数量。
五、精准施药技术
1、病虫害预测预报
低温、连续阴雨的天气前需要对草莓灰霉病进行预防,凉爽天气来临前需要对草莓白粉病进行预防。
2、花期预防
草莓灰霉病主要侵染花朵和果实,因此灰霉病的防治需要重点防治花朵。草莓白粉病可以危害叶片、花朵、果实等草莓地上部的所有部位,需要全株性的防治。可选择50%凯泽水分散粒剂、50%翠贝水分散粒剂、4%朵麦可水乳剂、木霉制剂等。
3、协同防控
灰霉病、白粉病的协同防治,一般情况下灰霉病发生要早于白粉病。早期可选42.4%健达悬浮剂(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30%翠泽悬浮剂对二种病害的协同预防。
六、抗性治理技术
对灰霉病等病菌的抗性检测,监测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等常用杀菌剂的抗性程度。根据抗性程度,制定灰霉病化学防控药剂轮换的技术方案。避免因田间病原菌抗性的抗性,但是防效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