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甜瓜设施栽培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技术

产生日期:2018-11-14 05:05      来源: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土壤次生盐渍化危害西瓜、甜瓜的正常生长,降低产量与品质,同时对整个土壤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本技术通过综合应用作物轮作栽培、高温闷棚灌水洗盐及高碳有机物料生物转化等措施,降低设施内土壤盐分,有效缓解土壤次生盐渍化。其主要技术内容:

(一)轮作栽培技术

1、轮作栽培水稻。选择种植水稻可以达到减少土壤盐分累积、消耗多余肥料养分的作用。一般以种植直播水稻为主,品种应选择当地生育期相对短些的水稻品种,全生育期应减少肥料总量,不施基肥,视苗情长势及时施好分蘖肥和穗肥。通过“瓜-稻”水旱轮作,能有效降低土壤盐分,增加土壤通透性,缓解连作障碍的发生。

方法:西瓜、甜瓜夏季收获后,对土壤两次翻耕、耙平,四周筑好田埂,并对田埂覆膜包裹。同时,四周开深排水沟,以促使水从四周沟系渗流时带走多余盐分。以上操作就绪后即可按常规方法种植直播水稻。一般大棚内种植西瓜、甜瓜2~3年后轮作水稻一次,可有效缓解连作障碍发生。

2、种植耐盐作物。选择种植耐盐性强、吸肥力大的作物,如与玉米等进行轮作可修复盐化土壤。由于玉米具有植株生物量大、根系深、吸肥能力强的特点,在土壤盐分积累较高的大棚内种植可起到降低土壤盐分的作用。另外,玉米秸秆粉碎后适量还田,还可改善大棚内土壤理化性状,疏松土壤。

方法:按常规栽培方法种植玉米,待玉米收获后,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再进行耕翻、种植。注意:玉米秸秆一定要粉碎充分,并均匀撒施,以保证秸秆充分腐熟;鲜秸秆还田量应控制在每亩800千克为宜。

3、轮作绿肥还田。轮作绿肥并还田也可降低棚内盐分,较适合本市栽培的绿肥作物有燕麦草(麦草)、蚕豆等。利用燕麦草(麦草)或蚕豆轮作,主要是通过其秸秆还田腐熟过程中的微生物夺氮效应吸收利用土壤中过剩的肥料,有效降低可溶性盐含量(EC值),达到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目的,同时在下茬种植前直接还田后还能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数据表明,连作三年以上的大棚种植燕麦草(麦草)后,当季能降低土壤中EC值含量60%以上、全氮7%以上。但绿肥等作物轮作还田须特别注意下茬栽培的时间,一般要在种植西甜瓜1个月前进行绿肥深翻,保持土壤湿度,让其充分腐熟,提高土壤理化性质改良的效果。

方法:一般在秋季西甜瓜收获后,于11月份种植燕麦草(麦草)、蚕豆,全生育期不施肥料,待次年2月中旬作为绿肥还田。但应注意通常用作还田的燕麦草等每亩鲜草量应控制在2000千克左右为宜,否则还田量过多容易导致土壤中碳氮比过高,影响下茬作物的正常生长。

(二)高温闷棚灌水洗盐技术

利用太阳能消毒土壤防治土传病害是一项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在夏季进行高温灌水闷棚,既对高温消毒灭菌起到事半功倍效果,又能达到有效淋洗土壤盐分的目的。条件允许时,可加入氰氨化钙、玉米秸秆或有机肥,由于氰氨化钙中含有的氧化钙遇水产生大量的热,可快速增高土壤温度,促进秸秆腐熟。一般每亩施用量:氰氨化钙50千克、玉米秸秆800千克、有机肥500 千克。

方法:选择夏季7~8月份进行灌水高温闷棚。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将粉碎好的玉米秸秆、有机肥、氰氨化钙均匀撒施在畦面上,然后进行耕翻、灌水,以水面高出土表为宜,再覆盖地膜,并关棚密闭2周以上。闷棚期间应保持土表水层。

(三)高碳有机物料生物转化技术

高碳有机物料一般指碳氮比在60~80的有机植物残体,主要有砻糠、稻草、麦秆等。在设施土壤中施入高碳有机物料,可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硝态氮积聚、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

方法:作畦前30天,将干稻草切割成2厘米~3厘米长或砻糠均匀撒施土壤表面(施用量见表1),用拖拉机或人工翻耕,与土混匀后适当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有机物料分解和盐分转化。

高碳有机物料施用量建议表

土壤EC

mS·cm-1

土壤硝态氮含量

NO3-Nmg/kg

危害程度

稻草或砻糠施用量

kg/667m2

0.51.0

300500

较高

300

1.01.5

500700

500

>1.5

>700

极高

700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