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二麦“春分”苗情

产生日期:2018-04-13 04:31      来源: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惊蛰”节以来,天气冷暖空气交替频繁,气温起伏大,无较低温度出现。据气象部门数据,“惊蛰”~“春分”节气日平均气温10.91℃,雨日8天,降水量23.40毫米,光照62.10小时;与上年同期比,日平均气温高0.54℃,雨日多4天,雨量少12.80毫米,日照少4.20小时。晴好天气有利于在田作物的生长,目前大麦已进入抽穗阶段,小麦开始降苗。

一、苗情特点

小麦、大麦总苗数分别为41.40万和42.06万,分别比上年同期增1.90万和减7.03万;叶龄分别为8.90和9.74叶,分别增0.25和减0.39叶;单株带蘖分别为2.56和2.23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0.41和减0.19个。大部分田块长势较好,尚有部分晚播田块长势较差,田间不平衡性较往年相比有所好转。生育进程与常年相仿。

二、下阶段管理

目前,小麦正处于拔节阶段、大麦进入孕穗阶段,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是二麦争粒数关键时期,田间管理上应做好清沟理沟、科学施肥等田间措施的落实,减少麦子小花退化,争粒、保根,力保麦子丰收。

1、看苗施好拔节孕穗肥

区别苗情,巧施穗肥。基础较好的田块,在第一次施拔节孕穗肥的基础上,7~10天后看苗施用穗肥,亩施尿素5~7.5公斤左右;对于前期施肥多,生长偏旺的田块,应适当推迟施肥时间,待叶色褪淡、叶片落黄后施穗肥;对于长势较弱、基本苗不足的田块应一次施足穗肥,争取分蘖成穗。

2、狠抓清沟理沟

下阶段田间管理应重点做好清沟理沟工作,提高沟系质量,降低田间地下水位,保根,防止后期出现早衰。

3、注意病虫动态,做好化学防治

根据植保部门意见,重点做好小麦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