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郊寻春记

产生日期:2025-02-14 12:58      来源: 东方城乡报

  跨越冬日萧瑟,在沪郊,蛇年第一波花卉已然上线,为早春的魔都添上一抹色彩与生机。

  上海古猗园内,茶梅傲霜挺立,梅花芳华初绽,共同编织着一场春日绮梦;花开海上生态园里的3万余株梅花也已就位,不同品种的梅花或含苞待放,或绚烂盛开,正是探梅寻踪的好时节;辰山植物园的反季牡丹、高山杜鹃竞相盛放,跻身早春绚烂行列,为春日画卷增添斑斓色彩;而在莘庄公园中,一抹抹鲜黄的迎春花以明媚的姿态,预示着春天的脚步已悄然而至。

  春日萌动,让我们一同走进上海的各大公园、街头巷尾,去邂逅这些春天的信使,开启赏春之旅。

  茶梅、梅花竞绽,暗香浮动邀客探春

  春寒料峭,上海古猗园内茶梅傲霜、梅花蕴秀,一场跨越冬春的“花事”正静候游人。园中茶梅正值盛花期,火红的花蕊缀满枝头;梅花初绽,含苞待放间尽显清雅。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的古猗园以“茶梅报春 梅开五福”的景致,成为市民早春赏花的好去处。

  “古猗园的茶梅从去年深秋陆续开放,如今进入最佳观赏期,花期可持续至3月中旬。”古猗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茶梅的花期悠长,从深秋一直持续到现在。作为山茶科山茶属的一员,茶梅是一种常绿灌木,它偏爱阴湿的环境,叶片革质青翠,四季如春。它的花色丰富多彩,深粉色如云霞浸染,浅红色似胭脂轻点,奶白色若凝脂含露,淡黄色则如琥珀初成,美不胜收。其花形更是兼具茶花的雍容华贵与梅花的清新脱俗,因此得名茶梅。

  茶梅不争春色,却以超然姿态诠释生命的静美。寒风掠过,花叶轻颤,暗香与茶香交织,为早春时节平添一抹生机。

  与茶梅的盛放不同,古猗园的梅花尚处于初放阶段。暗香园内,梅花虬枝盘曲,花瓣轻展,花蕊微露,等待着春风的轻抚。盆景园的梅花盆景已抢先“报春”。市民王女士驻足拍摄时感叹:“含苞待放的梅花更有韵味。”园方工作人员表示,不久之后,古猗园的厅前堂后、亭周窗边,还是墙隅水畔,都将迎来红梅、绿萼、宫粉、玉蝶、朱砂等十余个品种的梅花轮番绽放。本月中下旬会迎来盛花期,花期可以持续到3月份。

  “香”约寻梅去,邂逅乙巳蛇年的第一场花事

  金山的2月,被梅花的暗香包裹。点点胭脂、团团红霞、粉雕玉琢、色泽喜庆,连成一片早春美景。

  元宵刚过,位于金山区的花开海上生态园里“梅”景正当时。据悉,花开海上第八届梅花节已于1月28日拉开序幕,邀请市民游客感受寻梅——探梅——赏梅的不同意境。

  花开海上生态园现有梅花30000余株,涵盖宫粉、朱砂、绿萼、美人梅、江梅等60多个品种,主要分布在梅溪香岭、梅影曲径、梅宫探梅等地。园内的梅景预计将在2月中下旬达到鼎盛。届时登临梅花亭,举目四顾,临水种植的株株梅树下,花逐水流,水漾花影,构成“池水倒窥疏影动”的动人景观。

  所谓寻梅,就是每棵梅树刚开了两三朵,寻找梅花的踪迹,享受的是寻找过程的期待与找到之后的惊喜与快乐。

  至于探梅,是指梅花开了百分之二三十,今年花讯稍迟,元宵节后恰好是探梅最佳时间。沿着梅影曲径步行走近细看,体验曲水探梅的乐趣;也可以登上园内十余处登高观梅台,俯瞰那一片云蒸霞蔚。

  当数万株梅花同时绽放,空气里满溢的香气令人沉醉,便是赏梅的最佳时机。此时登上“梅王”所在的凝香台远望,粉的、白的、红的各色梅花自成一片香雪海。浮空灿若云霞、水中倒影如绘,视觉和嗅觉的盛宴在此时达到了巅峰。

  因为梅花品种繁多,美人梅可以一直观赏到3月中下旬,除了与家人来闲适放松之外,晴好的天气也适合呼朋唤友一起来露营野餐、踏青赏梅。

  除了有“梅”景可赏,园方还为游客准备了精彩纷呈的活动和福利:梅花节期间,凡名字中带有“梅”字的游客,可凭身份证兑换免票入园福利。2025年全年,凡生肖属蛇的游客可优惠购票。游客还可以认领园内的梅花树,让梅开五福的美好寓意专属于自己和家人。

  牡丹、杜鹃早春亮相,共赴芳华胜景

  天虽尚寒,春已缓缓归。近日,上海辰山植物园2025年迎春花展正在进行中,以牡丹与高山杜鹃为主打,为市民编织了一幅独具风情的早春花海画卷。

  在位于温室共享空间的“满亭春芳”展区正在集中展出九大花色60多种催花牡丹。走进展馆,“国色芳华”尽展眼前。粉墙黛瓦、飞檐连廊、透景花窗的江南园林景观,与繁花锦簇的牡丹花艺作品相映成趣,移步换景间,仿若置身古典庭院中。步入深处,只见轻纱飘动下,各种颜色、各种品种的牡丹若隐若现,灯影与花影交织,构成牡丹亭下牡丹花开的春日盛景。

  本次花展于1月27日开幕,因为运用了催花技术,这些本应在4月份开花的牡丹,在春节期间提前与游客见面。据园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对牡丹催花,温度是主要需要控制的环境因子,首先要将牡丹整株放入0℃的冷库低温保存30天左右,模拟牡丹在秋冬进行休眠的特性,随后将其移入温室进行控温栽培,逐步分阶段达到牡丹开花的有效积温,其间还需要结合补光、保湿、涂抹激素等技术手段,一般需要五六十天的培养期。

  走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海,来到展览温室热带花果馆的“画屏点春”展区,以高山杜鹃为主要载体,一幅东方美学画卷在眼前缓缓铺展开来。展区共展出60余种、500余株高山杜鹃,融合了唐代盛行的卷轴、魏晋时期盛行的屏风、宋代盛行的优雅扇面画等元素,设置了“花凝光韵”“花影穿屏”“花映卷轴”“墨花韵扇”等四大展区。

  一丛丛、一簇簇五彩斑斓的杜鹃花点缀在装置间,枝枝缀锦、朵朵流霞,展现历史长河中杜鹃花所承载的文化记忆和审美演变,让游客欣赏一场穿越古今的视觉盛宴,感受到历史文化底蕴。

  采访当天正逢元宵佳节,温室热带花果馆内悬挂有100个灯谜,游客们穿梭于花丛间,时而驻足细赏,时而抬头轻摘灯谜,春意盎然的气息弥漫,令人忘却早春寒意。游客胡女士带着一家人在赏花猜灯谜,“展馆外还是一片绿黄,走进这里已是一片鲜花盛开,让人感觉到满满的春意,这样逛园让人心情愉悦。”陈先生正手持相机捕捉春色,“这个季节能看到盛开的牡丹、杜鹃,十分难得,特地过来取景。”

  本次迎春花展将持续至2月16日,同时园内朵朵梅花也已接力绽放枝头,吸引市民共赴芳华胜景。

  迎春怒放,春天的脚步临近

  这几日,在闵行区的莘庄公园内,一朵朵黄白相间的小花悄然怒放于枝头。“懂经”的市民一眼认出,这是预示着春天将要来临的迎春花。

  迎春花是木犀科素馨属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对于老百姓而言,还有一层特殊寓意。“小时候家里老人常说,迎春花因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市民张女士趁着休息独自来公园,这一朵朵迎春花勾起了她的童年回忆。

  漫步于公园的小径,不经意间,一抹抹鲜黄跃入眼帘。在阳光的映衬下,成片盛开的迎春花不与群芳争艳,却以最质朴的色彩温暖了冬日的余寒,也预示着春天要来了。

  而在以“赏梅”好去处闻名的莘庄公园,除了迎春花,梅花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春节后,市民陆续复工,莘庄公园的梅花也“上岗”了。冬日阳光下,一朵朵粉红色的梅花在枝头傲然绽放,与含苞待放的花骨朵相映成趣,莘庄公园园长郑良介绍说,春节期间的一波升温天气,催动了梅花的开放,其中“心急”的宫粉在春节后第一周已经开了三分之一,与寒冬里的蜡梅完成了接力。紧接着的寒潮又延迟了开花期,因而这几日会迎来盛花期。接下来,公园的江梅、绿萼梅也会陆陆续续地绽放。

  记者 张孜怡 赵一苇 曹佳慧 贺梦娇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