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保障机制建设 助力农业企业实现全产业链深度融合

产生日期:2025-01-20 10:55      来源: 东方城乡报

  □记者 曹佳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和整合已经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动力。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保障食品安全,还能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过,市政协委员王雪莲注意到,本市部分农业企业在产业融合之路上遇到了一些瓶颈。

  打造多方参与的保障机制

  王雪莲调研发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三产融合的实体企业,面临信息不畅通、人才不达标等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全方位的支持。”

  目前,一二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模式主体是农业企业,这些企业得到的支持大部分来自农业管理部门。当企业走上产业融合之路,就要开拓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服务等业务。

  王雪莲建议,为了保障一二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生产企业得以健康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农、工、商多方参与的联动机制的保障平台,以形成一个立体的全产业链生产企业管理体系,并着力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培养与引进人才、推进企业标准化和信息平台的建设等方面。“企业有了政策,就有产业融合发展的信心和动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带动农民增收,并形成良好的政企互动格局,让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共赢。”

  珍惜每一次为农业发声的机会

  2010年,海外学成归来的王雪莲从创立上海松林食品集团(以下简称“松林集团”)的父亲王龙钦手中接过“接力棒”,在松江开始养猪和种粮之旅。

  今年是王雪莲作为政协委员履职的第三年,也是她经营管理松林集团的第十个年头。

  不论是接手松林集团,还是成为政协委员,都为她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在她的经营下,养猪这件事充满了更多可能。把猪养在现代化楼房里,智能化感温探头、风机、地暖、水帘等环控设备和全自动喂料、除粪设备一应俱全,实现全自动远程控制;养殖中产生的废弃物实现了百分百的资源化利用,沼液等被提纯制成液体有机肥,成为家庭园艺的新产品,固体经过好氧发酵后作为有机肥还田,沼气提纯成生物天然气,成为全国首例提纯生物天然气成功的案例……

  “在政协的会场,我代表的是上海的农业,我珍惜每一次发言的机会,通过这个平台为生产一线、行业发展的急难愁盼发声。”如今,王雪莲从一名对农业一窍不通的“海归”,成长为持续为农业发声的政协委员,更有使命感。她曾多次在政协提出农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农业设施用地上的建筑物无法融资,银行不承认,经过多次呼吁,今年很快就有新政策,对农业设施用地上的建筑物进行估值,为农业企业解决资金难题。”今年,她也与多位委员联名提交了多份提案,涉及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教育等多个领域。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