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0581号提案的答复

产生日期:2023-06-05 09:09      来源: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龚继明等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上海市智慧农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收到提案后,市农业农村委会同市财政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教委、市科委就有关内容进行了研究,认为提案中针对本市智慧农业发展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切合实际,提出的“智慧农业发展缺乏人才基础”等建议对本市更好地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近年来,本市持续加大智慧农业核心技术研发支持力度,注重人才队伍培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积极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引领作用。

一、将发展智慧农业作为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提出,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加快农业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农业等领域深层次数字化转型,推动发展方式整体转变,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上海经济数字化转型 赋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实施农业新体验专项行动,推动农业生产智慧精准,聚焦生产流通全过程、产地环境全天候、作物属性全要素,建设综合赋能平台,打造智慧示范农场,为地产优质农产品赋予数字化品质内涵。

二、加强农业科技和智能装备研发支持力度。制定《上海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上海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将科技装备提升行动列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五大行动,着力打造崇明高端设施农业产业片区和嘉定数字化无人农场产业片区两个绿色田园先行片区,示范引领全市智慧农业发展。支持实施重点攻关项目,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实现“机器换人”为目标,开展与打造无人农场、智能化菜(果)园相关的关键设备及生态循环农业智能装备研发,为本市现代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引领和支撑。支持以“智慧农业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为专题的科技兴农项目,研发示范农业生产智能装备与技术,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提升农业智能化生产、精准化管理水平。推进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围绕主导农产品,从种苗选育、种养殖、技术推广、产业化、加工消费等完整生产环节进行技术研究。

三、注重智慧农业人才队伍培养。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高层次经营人才培训,举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通过专业课程、案例剖析,使经营人才掌握农业智慧化发展的理念和方法论。多次组织院士、教授等相关专家开展智慧农业方面的专题培训,并积极推进专家服务基层,主动对接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开展适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等相关指导培训,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推广。深入推进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专技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支持农业从业人员接受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支持大专院校毕业生等参加农用无人机操作培训,回乡服务农业,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市教委在高校中设立“智慧农业”专业,支持相关高校优化涉农学科专业布局,加强涉农学科与物联网、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为智慧农业的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支持智慧农业发展,支持人工智能、元宇宙、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农业领域的赋能,布局绿色农业核心技术攻关、智能设施设备研发推广等,开创“以赛代研”的“产学研用”赛马模式;培育智慧农业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推进无人农场建设,打造示范应用场景;支持双千兆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布局和应用。为满足智慧农业发展需求,加快构建智慧农业人才支持体系,综合采取柔性引进、智力引进、“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等方式,加大智慧农业领域等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力度;注重从产研合作中发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依托东方英才等人才计划,注重遴选支持智慧农业科技领域高层次人才;科学设置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以产业价值提升、应用技术创新、基础研究突破为重点,积极发挥用人单位评价主体作用,向长期扎根基层生产一线从事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的科研人员倾斜;完善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办赛模式、提升办赛效能,加大首席技师和技能大师培养选拔力度。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3年5月5日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