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842号提案的答复

产生日期:2021-06-11 15:55      来源: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农业机器人,为上海智慧农业发展提供支撑的建议》收悉,办理答复情况如下。

本市高度重视农业智能化发展,《上海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沪府〔2020〕84号)中提出,到2025年本市要建设农业智能化生产基地,打造10万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2万亩高标准蔬菜绿色生产基地,打造一批智能化菜(果)园。大力发展食用菌、蔬菜种苗、花卉园艺等工厂化生产,全面提升都市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根据《方案》要求,将聚焦粮食生产无人农场、智能化菜园和智慧果园三大应用场景,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产学研创新网络建设,引导农业机器人和智慧农业有序发展。

一、推进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建设

十四五期间,本市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科创中心”建设的目标任务,一是以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经过调研、协调和论证,拟以万亩水稻无人农场为范本,开展试点示范,形成一套有规模、可复制、能推广的“上海模式”,试点示范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推进,逐年扩大试验示范面积,基本按照500亩示范,到2000亩推广,再到10000亩全覆盖推进实施。二是逐步攻关和集成各类无人化技术。首先攻克拖拉机和收割机无人化作业技术,实现水稻生产从耕整地、插秧(穴播)、植保、收获的全程无人化农机作业,逐步拓展到多机协同作业、农业物联网数据收集和计算分析、农事全程自动调度管理等集成技术。打造高标准智慧农田架构,完善基础通讯设施建设,铺设地下、地表、作物、气候等智能传感器网络,开展高精度田块测绘和数据解析。集成配置各环节高性能无人作业农机,部署农机作业精细定位装置,形成耕、种、管、收全流程无人农机作业能力。三是全面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筹建和培育专业程度高、人员素质好的农机服务组织。按照生产计划采取订单式、托管式、委托式、预约式等方式,提供无人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农机作业服务。建设“全程智能化+综合农事”无人化农场云管控中心,支持农业生产管理、农机调度运维、农资应用管理、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应用业务。

二、推进智能化菜园建设

围绕苗菜类、青菜类和生菜类等主要绿叶菜品种,深入剖析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重点聚焦科技型涉农企业,一是大力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在蔬菜机械化生产中的应用,对主要作业机具加装北斗定位设备,强化生产调度,充分发挥农机作业效率。二是积极探索植物工厂、无人化生产、农业机器人等新模式新技术,重点攻关能耗成本、信息识别、智能决策、硬件控制、信号稳定性等瓶颈技术,适时研究制定建设、制造、生产、商品、运营模式等认证标准,力争走出一条蔬菜集约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新路径。三是加强良种、良法、良地、良机集成配套,以点带面、分环节突破,整体性推进,重点建设高效能智能化温室大棚,集成一体化区域气候预报、温室微气候感知与土壤信息感知等遥感系统,匹配相应作物的生长模型,实现温室环境光温湿风及水肥管理的精准智能控制。遴选配套设施绿叶菜生产装备,围绕育苗、耕翻、起垄、播种、移栽、收割、初加工、分拣包装、冷链物流等环节实现全流程机械化生产。

三、推进智慧果园建设

围绕桃、梨、柑橘、葡萄等林果品种,聚焦品种选育、栽植模式、田间管理、采收储运、分级加工等生产环节,研究制定技术路线,遴选确定示范点,试验选型作业机械,逐步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一是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开展果园标准化建造或改造,实施种植品种、栽培方式、基础设施等宜机化建设,优选和培育适宜机械化作业的作物品种;在新建果园或老果园改造中,改变原有“矮密”栽植方式,探索“垂直”生长的省力化树形,因地制宜开展限域栽植;适时对现有果园的道路、沟渠、仓库、场地等进行合理化改造,确保农机能通行、能作业。二是推动体系化发展。重点围绕开沟除草、植保授粉、疏花疏果、套袋剪枝、采收物流、果品分级、保鲜冷藏等关键环节,研究制定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形成机械应用、操作标准,配置田间管理机械装备,试验选型并配置轻简化果园作业机械装备,为自动化作业提供装备支撑,提升林果生产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产品水平。

标签:

分享到:

字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