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季度上海主要农产品价格分析

产生日期:2017-02-13 06:16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信息中心

一、蔬 菜

据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数据显示,四季度,随着蔬菜秋冬季模式转换,及后期气温逐渐变好,月均价总体呈现倒“V”走势。与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及全国地区相比,本市绿叶菜价格处于全国较高或上中水平。在没有极端气候的前提下,随着春节、元宵等节日临近及低温天气的持续,预计2017年1月份大部分蔬菜价格将出现稳中有涨。

一、运行情况分析及成因分析

1、蔬菜月均价(田头价、批发价、零售价)呈现倒“V”走势,同比、环比涨多跌少。据全市20个蔬菜生产基地监测数据显示,四季度,本市蔬菜田头均价每公斤2.33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6%,环比也上涨3.56%。10月蔬菜供应进入秋冬季转换模式,中间未能完全衔接,加上雨日异常偏多,供应出现弱势断茬,田头月均价有所上涨,每公斤为2.45元,同比、环比分别上涨29.63%与31.02%。11月,又下了近半个月的雨,影响了蔬菜生长,同时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申城于11月23日跑步入冬,较常年提前了10天,导致郊菜供应偏紧,价格大幅上涨,每公斤为2.79元,环比、同比分别上涨13.88%、47.62%。12月,天气逐渐变好,适宜蔬菜生长,蔬菜供应量逐步上升,价格有所回落,每公斤1.75元,同比、环比呈现下跌(见图1、表1)。总体而言,田头月均价呈现出倒“V”走势,同比、环比也呈“两涨一降”,即10、11月蔬菜价格同比上涨、环比上涨;12月同比下降、环比也下降。

根据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数据,四季度,蔬菜批发均价为4.17元/公斤,同比上涨8.5%,环比上涨7.76%;批发月均价总体走势与其田头月均价呈现出类似变化特点。

据上海市价格监测和成本调查网站数据显示,四季度,蔬菜零售均价为8.19元/公斤,比三季度上涨16.95%;零售月均价总体走势也与田头月均价趋同。

图1 2016年四季度本市蔬菜月平均价格

表1 2016年四季度本市蔬菜价格同比与环比

                                                单位:%

 

田头价同比

田头价环比

批发价同比

批发价环比

零售价环比

10

31.02

29.63

21.32

-5.83

4.49

11

47.62

13.88

32.13

8.91

8.84

12

-43.91

-37.28

-16.63

-7.73

-6.96

资料来源: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

2、青菜田头价、批发价、零售价都呈现出两涨一跌的变动走势,同比、环比涨多跌少。四季度,随着秋冬季节转换,青菜田头月均价总体变动趋势与蔬菜田头月均价完全趋同。青菜田头季均价为每公斤2.35元,环比上涨8.81%,同比上涨16.14%;10-12月的田头月均价每公斤分别为2.14元、2.66元、2.24元,呈现出倒“V”走势,同比分别为41.72%、75%、-63.16%,环比为33.75%、24.3%、-57.89%(见图2、表2)。

四季度,青菜批发季均价为3.02元/公斤,环比上涨11.59%,同比下跌19.34%;批发月均价总体走势与其田头月均价呈现出类似变化特点,同比涨幅分别为28.21%、51.95%、-56.72%,环比涨幅分别为47.06%、17%、-49.57%。

四季度,青菜零售季均价为5.8元/公斤,环比下跌0.57%;零售价逐月总体走势与其田头价趋同,环比涨幅分别为11.48%、15.61%、-36.49%。

图2 2016年四季度本市青菜月平均价格

表2 2016年四季度本市青菜价格同比与环比

                                                   单位:%

 

田头价同比

田头价环比

批发价同比

批发价环比

零售价环比

10

41.72

33.75

28.21

47.06

11.48

11

75

24.3

51.95

17

15.61

12

-63.16

-57.89

-56.72

-49.57

-36.49

资料来源: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

3、本市绿叶菜价格(田头价、月均价)整体处于全国中上水平。根据农业部对上海青浦、浦东和崇明九个点的田头监测,四季度,本市绿叶菜季均田头价每公斤3元;月均田头价分别为3.1元/公斤、3.54元/公斤、2.35元/公斤,除12月外,本市田头价总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范围内处于上中水平。季均批发价每公斤4.97元,月均批发价分别为5.41元/公斤、5.35元/公斤、4.16元/公斤,总体均高于浙江、江苏、山东、江西及全国水平(12月除浙江外),属于全国绿叶菜价格水平较高的区域(见表3)。

表3 2016年四季度各省市绿叶菜月均价格

                             单位:元/公斤

 

10

11

12

10-12

上海绿叶菜月均田头价

3.1

3.54

2.35

3.00

在全国28省中的排序(降序)

11

10

24

14

全国平均水平

2.96

3.09

3.08

2.91

浙江绿叶菜月均田头价

4.98

3.36

2.45

3.60

江苏绿叶菜月均田头价

3.22

3.89

3.29

3.47

山东绿叶菜月均田头价

2.24

2.24

2.46

2.32

江西绿叶菜月均田头价

3.52

3.58

3.46

3.52

 

10

11

12

10-12

上海绿叶菜月均批发价

5.41

5.35

4.16

4.97

在全国28省中的排序(降序)

4

7

13

7

全国平均水平

3.94

4.28

4.11

4.11

浙江绿叶菜月均批发价

5.32

5.18

4.17

4.89

江苏绿叶菜月均批发价

4.24

4.51

3.81

4.19

山东绿叶菜月均批发价

2.42

2.66

2.94

2.68

江西绿叶菜月均批发价

4.11

4.21

3.77

4.03

资料来源:农业部数据库。

二、趋势预判与工作建议

在无极端灾害天气条件下,预计多数地产蔬菜价格总体将稳中有涨。受持续严寒天气的影响,后期本市地产蔬菜供应减少,加上春节、元宵等节日临近,居民蔬菜需求量大幅增加,将会出现供不应求局面,跨区域、长距离调运必不可少,价格稳中有涨是必然趋势。

1、后期要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大涨大落”的苗头。随着严寒模式持续及春节等节日临近,菜价势必会有所回升。若再有极端寒冷天气的预报,易出现菜价看涨预测的舆论导向与心理预期,促使人们疯狂“囤”菜,从而短期内菜价便会大涨,所以应主动积极加强监测预警,通过日报、农业网及气象台等媒介报道,时刻关注影响菜价波动因素的变化,正确引导舆论导向,消除市民过虑的心理预期,一旦发现“大涨大落”的苗头,及早预警,及时启动储存菜的应对措施,以期稳定菜价。

2、积极加强与基地交流沟通。每年四季度末与一季度将是节日较多的季节,除要求各批发市场充分准备,做好预案外,还应加强与基地交流沟通,全力以赴做好节日供应工作,努力做好一季度蔬菜批发供应,确保上海蔬菜供应平稳有序。

二、猪 肉

据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数据显示,今年四季度批发价每公斤21.75元,环比跌7.49%,同比高4.82%。月均价呈现先下调后上涨,波动同比缩小的特点。猪粮比先降后升,并维持在8.6:1以上。养殖效益环比下跌。从全国范围看,生猪货源供应充足,随着元旦和春节的到来,市民做腊肉等需求的增长,预计本市后期猪肉价格会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并持续到春节后开始回落。

一、运行情况分析

1、猪肉价格呈先下调后上涨走势。根据本市7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监测数据,四季度猪肉批发价21.75元,环比跌7.49%,同比高4.82%。10月至11月猪肉价格呈现缓慢下跌走势,分别为每公斤21.71元和21.50元,12月猪肉价格止跌反弹至每公斤22.05元。根据市畜牧办统计数据,12月初活猪、仔猪价格保持在17.54元/公斤、34.64元/公斤,同比增长4%、17.2%。

表4 2016年四季度猪肉批发价

 

10

11

12

四季度均价

猪肉

21.71

21.50

22.05

21.75

环比增幅

-6.42

-0.97

2.56

-7.49

同比增幅

2.60

5.39

6.57

4.82

 

 

 

 

 

图3 2013-2016年四季度猪肉月均批发价(单位:元/公斤)

资料来源: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

2、猪肉月均批发价波动幅度同比缩小。四季度,猪肉最高月均批发价每公斤22.05元(12月),最低价每公斤21.50元(11月),价格波动幅度为每公斤0.55元,比2015年(0.76元)缩小27.63%,比前三年均值(0.71元)缩小22.54%(见表5)。

表5 2013-2016年猪肉月均批发价 

 

月均批发价

2016

2015

2014

2013

10

21.71

21.16

18.80

19.64

11

21.50

20.40

18.13

19.52

12

22.05

20.69

17.56

19.64

最高最低价格差

0.55

0.76

1.24

0.12

资料来源: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

3、猪粮比先降后升,12月一路升至9.4:1,养殖效益环比下跌。根据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数据,10月生猪平均出场监测价格每公斤16.83元,猪粮比价8.56,11月生猪平均出场监测价格涨至每公斤17.21元,猪粮比价升至8.75,12月生猪平均价格涨至每公斤17.67元,猪粮比价升至8.96(见图4)。据定点监测统计,四季度,养猪效益较上季度下降68%左右,肉猪头均盈利回落至280元左右。

图4 四季度猪粮比价走势图

资料来源:上海市发改委

二、主要原因探析

今年四季度,猪肉批发价格继续回落,猪粮比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市场供需关系主导了生猪行情变化。由于上半年,养猪户大量补栏,近期生猪存栏恢复性增长,整体生猪出栏有所增加,市场货源供应充足,导致下半年猪肉价格持续下跌。

2、猪肉进口量大幅增长。目前,国内猪肉价格虽有所回落,但远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由于国内外生猪价格差距悬殊,刺激猪肉进口量大幅增长,生猪产品进口量仍保持高位,猪肉供需总体呈现平衡状态,猪肉批发价持续下跌。

3、玉米饲料价格波动较大,猪粮比基本维持在8.6:1以上。本季度玉米价格波动较大,从10月初每公斤2.00元跌至10月末1.93元,11月上半月稳定在1.95元以上,下半月开始价格有所上涨,12月上半月基本维持在2.00元以上,下半月玉米价格又迅速跌至1.91元。猪肉价格相对波动较小,由于饲料价格处于低位,所以猪粮比价维持在较高水平。

三、未来趋势预判

预计后期猪肉价格有小幅上涨的空间。据农业部发布的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信息,10月、11月,全国生猪存栏持平略降,能繁母猪存栏呈现下降趋势,生猪存栏与能繁母猪存栏比去年同期均有所减少,存栏依然维持在低位。由于即将迎来元旦与春节,预计后期全国生猪价格将会小幅上涨。

表6 2016年10月-12月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信息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四、工作建议

1、加强生猪疫病防控,加强畜禽疫病监测与预警,加强猪肉质量安全监管。明年一季度是寒潮、霜冻等极端气候多发的时期,极端气候的出现极易诱发猪病,一定要加强生猪疫病防控等工作,警惕极端气候对猪病疫情的影响,避免发生重大疫情。

2、加强生猪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动态监测管理。进一步扩大监测数据样本,推进监管精细化,加强生猪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动态监测管理,及时发布市场预警信息,引导合理生产。

三、水 产 品

据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数据显示,今年四季度,天气转凉,水产品市场行情正常运行,总体呈现淡水鱼类价格持平略跌,本地养殖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产品价格小幅上涨,冰鲜类海产品总体价格平稳,大规格梭子蟹价格涨幅较大的特点。预计后期,受“元旦”与“春节”的影响,本市水产品消费会继续增加,价格有小幅上涨空间。

一、运行情况分析

1、水产品交易量、交易额均同比上涨。据东方国际水产中心统计,今年四季度各类水产品总交易量为9.22万吨(见图5),比上年(9.01万吨)同比增加2.33%,各类水产品总交易额23.96亿元,比上年(22.47亿元)同比增加6.63%。

 

图5 四季度水产品交易量

2、淡水产品价格上涨,部分产品涨幅较大。根据五大水产品批发市场数据,四季度淡水产品批发均价为每公斤46.04元,环比涨12.35%,同比涨9.65%。市场淡水鱼供应受天气影响,上市量波动频繁,带动价格出现波动。随着气温的下降,雨水天气较多,市场虾类呈量少价高走势。基围虾、罗氏沼虾已经开始进入收尾阶段,11月罗氏沼虾月均批发价达到每公斤54.11元。由于冬令进补,甲鱼价格看涨,甲鱼月均批发价达到每公斤80.78元。大闸蟹价格总体高于去年,尤其是母蟹及大规格蟹,同比上涨两成以上。10月大闸蟹月均批发价达到163.00元,同比涨幅高达64.59%。牛蛙价格从今年9月开始连续3月下跌盘整,四季度价格维持在每公斤10.50元左右,同比跌幅达到55%以上。

图6 2015-2016年淡水产品、海产品月均批发价(单位:元/公斤)

3、海产品批发价相对稳定。根据五大水产品批发市场数据,四季度海产品批发均价为每公斤54.79元,环比下跌4.65%,同比上涨5.37%。四季度,市场上的海鲜供应日渐丰富,新增品种量上升,价格平稳,总体呈供需两旺的局面。常规海产品量价升降互现,市场上新鲜海水鱼、虾、蟹等水产品销售稳定。

二、主要原因探析

四季度淡水产品价格上涨,海产品价格企稳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供求关系是影响水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四季度,天气转凉,冬令进补市场转旺,因此各类甲鱼交易量变大,价格看涨。虾类产品价格小幅上涨,主要由于本地养殖的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进入清塘阶段,本地货源减少,客地虾类重返市场。中高档贝壳类属于市场新增品种,市场人气较旺,价格看涨。墨鱼、鱿鱼等海产品价格高于去年25%左右,主要因为国内捕捞量减少,国际价格上涨,促使国内市场价格上行。

2、异常气候导致部分水产品价格走高。秋冬季节,北方冷空气南下,渔船进港,给南北方渔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是海产品销售总体情况比较平稳,变化不是最大,仅三疣梭子蟹的价格走高。10月份以来,长江流域雨水总量偏多,受天气影响,淡水鱼类价格小幅波动。大闸蟹也因为产地洪水和连续高温的双重影响,生长期延缓,大面积减产,价格上扬,本季度150克以上的大闸蟹卖到每公斤163元,较去年上涨60%以上。

3、节日效应对部分水产品价格拉动明显。10月“国庆”黄金周期间,河蟹交易行情如火如荼的展开,价格前高后低明显,销量也是前强后弱。水产品受国庆、元旦节假日拉动,多数价格出现小涨,节后恢复以往。

三、未来趋势预判

一季度是水产品销售旺季,淡水产品和海产品量价平稳,预计后期,随着春节的到来,总体行情看涨,特别是中高档的水产品价格会小幅上涨,并一直持续到春节后。

四、工作建议

一是加强水产品监测预警与调控。加强水产品市场价格动态监测管理,及时掌握生产形势的变化,及时发布市场预警信息,引导生产。二是加强渔业互助保险工作。扩大淡水养殖保险覆盖面,减少渔民生命财产损失,提高渔业风险保障能力。

标签:

分享到: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