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国际水产中心2016年上半年交易情况分析
据对东方国际水产中心2016年上半年各类水产品交易量、交易额情况统计,总交易量达到16.88万吨,交易额达到 43.20 亿元。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2016年上半年各类水产品交易量、交易额完成情况
2016年上半年市场各类水产品总交易量为16.88万吨(上年同比为16.63万吨),与上年同比增加了1.50%,各类水产品总交易额为43.2亿元(上年同比为43亿元),与上年同比增加0.46%。
其中:
1、冻品类交易量6.74万吨(上年同比为6.43万吨),同比增加4.82%;冻品类交易额14.6亿元(上年同比为13.68亿元),同比增加6.72%。冻品平均每天交易量374吨/天,平均交易额10.83元/500克。
2、冰鲜类交易量5.65万吨(上年同比为 5.76万吨),同比减少1.90%;冰鲜类交易额12.76亿元(上年同比为13亿元),同比减少1.84%。冰鲜平均每天交易量313吨/天,平均交易额11.29元/500克。
3、活鲜类交易量,活鲜类交易额4.4万吨【(含贝壳类、海蜇和精深加工品等)(上年同比为4.34万吨)】,同比增加1.38%;活鲜类交易额15.71亿元(上年同比为16.16亿元),同比减少2.78%。活鲜平均每天交易量244吨/天,平均交易额17.84元/500克。
二、2016年上半年市场水产品交易特点
从2016年上半年水产品价格走势情况来分析看:淡水鱼类、淡水甲壳类、海水贝类、海水头足类、海水鱼类、海水甲壳类水产品的总体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呈涨跌互现走势。
1、2016年上半年,从海水冰鲜水产品的销售情况看,总体价格呈小幅上涨走势。今年1月下旬,尤其是1月23日、24日双休日供应高峰期间,申城迎来“本世纪最冷一天”,35年一遇的寒潮、低温、雨雪灾害性极端天气出现后,前来市场拿货的小贩少了,因本地货源少,南海带鱼则价格涨的较多,好的带鱼普遍要上涨5元/500克。临近“春节”适宜节日供应的产品成交价格总体呈小幅攀升走势。从总体上看,今年刀鱼的总体价格要高于去年同期,其中2两以上的要上涨150元左右/500克。按照大刀、陈刀、海刀、江刀和新刀、毛刀的不同、经销商会给出不同的价格,市场上今年刀鱼的总体上价格为,规格在50-60克左右的刀鱼卖到130元/500克,规格在60-75克的刀鱼卖到150元/500克,规格在75-100克的刀鱼卖到320元/500克,规格在105-110克刀鱼卖到650元/500克。
2、今年上半年以来,从总体上看,主要经济鱼类如黄鱼、带鱼、鲳鱼、墨鱼、力鱼等品种在市场已经很难觅到踪迹了,以上品种虽然还有“卖”,但货源大都已经是南海或者进口居多了。国家虽然对渔业资源采取保护措施,实行“禁捕”,但终究还是资源有限,今后,随着东黄海水产资源的严重衰退,想吃到“正宗”的东海黄鱼、带鱼、鲳鱼,恐怕是难上加难。由于冰鲜品种普遍偏少,福建宁德产的黄鱼价格上涨趋势明显,至5月份规格为500克左右的黄鱼已经卖到30-31元左右了,与前段相比要上涨20%。
3、上半年以来,头足类水产品由于受到边境贸易的影响,进口的墨鱼价格与去年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像规格为200-300克的巴林产墨鱼卖到18元/500克、规格为300-500克的巴林产墨鱼卖到20元/500克;像规格为200-300克的印尼产墨鱼卖到14元/500克、规格为300-500克的印尼产墨鱼卖到16.5-17元/500克;像规格为150-300克的巴基斯坦墨鱼卖到16元/500克、规格为300-500克的巴基斯坦产墨鱼卖到17.5元/500克。
3、2016年上半年,从冷冻水产品销售情况这一块看,今年以来,由于国产货源偏少,进口货源也由于捕捞量,进口边检等因素,鱼货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尤其是禁捕以后,冷冻水产品的价格要比平时上涨5%-10%不等。从价格来说,规格为200-250克的国产带鱼卖到8.63元/500克、规格为250-300克的国产带鱼卖到14.37元/500克、规格为300-350克的国产带鱼卖到17.33元/500克、规格为350-450克的国产带鱼卖到21.33元/500克;规格为100-200克的进口带鱼卖到6.5元/500克、规格为200-300克的进口带鱼卖到11元/500克、规格为300-500克的进口带鱼卖到12.5元/500克;规格为80-100克的进口鲳鱼卖到9元/500克、规格为100-150克的进口鲳鱼卖到10.5元/500克、规格为150-200克的进口鲳鱼卖到11元/500克、规格为200-300克的进口鲳鱼卖到11.5元/500克;规格为50-100克的进口龙利鱼卖到5元/500克、规格为100-200克的进口龙利鱼7.5元/500克、规格为200-300克的进口龙利鱼卖到10元/500克、规格为400以上-150克的进口龙利鱼卖到20元/500克、规格为500以上的进口龙利鱼卖到25元/500克。
4、2016年上半年,从活鲜交易情况分析来看:上半年,由于受猪肉、蔬菜价格居高不下的影响,很多消费者将“肉荤”消费转移到淡水鱼上,导致其身价直线上涨。淡水鱼成为老百姓日常餐桌的家常菜品,四大家鱼走量迅速,价格受需求带动,以涨为主。造成淡水鱼市场价格全线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四月份以来各大鱼塘陆续进入清塘期,南方降水明显,造成淡水鱼出塘量减少,货源供应偏紧,市场缺口大;二是上半年由于季节的因素淡水鱼都进入繁养期,五月更是规律性的缺货期,为保护淡水鱼的繁殖与生长,上市量有所减少;三是受市场需求持续攀升,拉大了供需缺口。河鳗价格继续探底,最低时卖到了33元左右,与去年同比下降了31.38%左右。特种水产牛蛙较受人们欢迎,一月中旬至二月底,由于天气寒冷,货源因素今年价格有较大涨幅,每公斤的批发价在20元左右,与去年同比涨幅增加了一倍左右。其后几个月,价格回落,至六月份,由于货源因素,价格又进入一波涨幅期,最高时买到了每公斤29元。近年来,大菱鲆从年平均价格逐渐由40元/500克左右,下跌至目前的15-20元/500克。2013-2014年,大鳞鲆总体上平均鱼价基本维持在18-25元之间,连续两年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2013年开始国家出台新的规定,高档消费市场急剧萎缩;二是2012年高鱼价刺激,导致2013年养殖量猛增30%左右。其他活鲜水产成涨跌互现走势。
5、上半年,由于受宏观因素影响,大礼包销售受限,大礼包销售基本呈现了团购少、个人多的特点,在结构上更体现了市民化、个体化、老板化的特点。从价格来看,也更呈现亲民化的趋势,低的一套280元,高的1580元,老板普遍反映,大礼包销售不如去年。
6、由于受宏观经济形势和严格控制公款消费的影响,海蜇类水产生意确实不好做,由于生意不好,大多数经销商都不敢多进货,今年进货价格均要比去年同期有所上涨。
三、影响交易量和价格的主要因素
一是生产成本和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根本原因。渔业资源的衰退则直接导致了捕捞量的减少,渔获物越来越趋向小型化、低值化,商品规格尤其是稍大规格的传统捕捞产品供应量减少是推动价格持续上涨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国外对渔业资源实行配额,比如说实行专属经济区,鱼捞量实行限额,限额以上要多收取费用。国家对捕捞渔船的补贴与捕捞量相挂钩等等,都是影响交易量和价格的主要因素。
二是宏观经济因素影响。2016年上半年,总体给人的感觉的是,老百姓的购买意愿不强,笔者在对市场客户的了解中得到信息。如往年,在春节期间,市场活鲜,贝类水产品的经营户,再到过年,他也会留在市场多少做一些生意,今年不同,春节时,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经营户选择回老家过年,他们不在乎春节及提升你的生意。还有一个是,往年过了正月十五,市场上的活鲜经营户就会不约而同得到市场摆摊做生意,但今年直到正月过完才基本恢复到往日的水平。从总的交易情况来看,普遍反映,客流减少,总体给人的感觉的是,老百姓的购买意愿不强。这可能和总体的宏观经济形势有一定关系。
俞培富
二0一六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