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季度上海蔬菜价格分析

产生日期:2016-05-04 02:59      来源: 上海市农委信息中心

据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由于寒流天气、节假日效应、生产成本上升、供需平衡等因素,本市蔬菜价格接二连三地上涨,并逐步演变为菜价大范围地持续性上涨,总体涨幅创历史新高,3月卷心菜田头价及批发价均创历史新高。本市主要绿叶菜一季度月均田头价、月均批发价总体都呈现出“先升后降”或“持续升高”的变化趋势,且与山东、江苏、浙江及全国地区相比,本市属于月均价相对较高区域。随着气温的回升,预计二季度在没有极端气候的前提下,随着上市量的增加,价格会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客菜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还将持续。

一、运行情况分析

1、绿叶菜田头价总体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与批发价走势趋同。一季度,本市绿叶菜田头均价每公斤2.97元,同比高64.09%,环比涨29.51%,而且田头价总体处于全国较高水平,总体高于山东与浙江,低于江苏。以青菜、卷心菜、鸡毛菜为主的绿叶菜月均田头价与月均批发价同期内呈现出相似的变化特点,即青菜月均田头价、鸡毛菜月均田头价都呈“倒V”型的变化特点(图1)。除江苏绿叶菜的月均田头价外,山东、江苏、浙江叶菜的月均田头价也都表现出“倒V”的变化趋势(见图2)。

资料来源:农业部数据库。

2、蔬菜批发价涨幅创历史新高,客菜涨幅明显大于郊菜。一季度,本市蔬菜批发价总体上涨,批发均价每公斤5.9元,同比高30.07%,环比涨50.81%,月均价涨幅创历史新高。以蔬菜月均批发价为例(见图3),2月的价格不仅是一季度最高价,而且是近4年同期最高价。3月蔬菜月均批发价同比涨45%,达历史最高。3月本市卷心菜月均批发价创历史新高,批发月均价高出2015年8月(2.16元/公斤)历史最高点44%。与山东、江苏、浙江及全国蔬菜批发价格指数相比,本市蔬菜批发价格指数最小(见图4),这表明本市蔬菜月均批发价涨幅相对较小。客菜类冬瓜、洋葱、大葱等品种涨幅较大,分别突破了每公斤7元、每公斤5元和每公斤8元,平均涨幅达40%以上,高于本地绿叶菜涨幅(10%左右)。

资料来源:农业部数据库。

3、蔬菜批发价总体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主要蔬菜批发价呈“倒V”型或持续升高的变化趋势。与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相比,本市一季度主要蔬菜批发价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以绿叶菜月均批发价为例,本市绿叶菜的批发月均价总体要高于山东与江苏,低于浙江。山东、江苏、浙江叶菜的批发月均价与田头月均价也都表现出“倒V”的变化趋势(见图5)。

4、青菜田头价、批发价均为4年来同期最高,且波动幅度也都创新高。一季度,青菜田头均价每公斤2.78元,同比高77%,环比涨21%。青菜批发均价每公斤3.99元,同比高69%,环比涨3.8%。青菜田头价波动幅度为1.22元,比2015年(0.49元)扩大149%,比前三年均值(0.41元)扩大198%(见表1)。青菜批发价波动幅度为2.19元,比2015年(0.54元)扩大306%,比前三年均值(0.47元)扩大366%(见表2)。

二、主要原因探析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一季度蔬菜价格往往较高,但今年上涨幅度创历史新高,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低温天气持续时间长是影响蔬菜价格波动的主因。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客菜价格的影响。今年以来,受三次全国性寒潮影响(尤其是1月末的第一次超级寒潮),南方蔬菜受损严重,供应减少,导致客菜价格上涨明显。尤其3月上旬的“倒春寒”天气,对本市当季客菜的主要产地——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甚至海南影响极大,福建莆田的番茄、绍安的甜椒,福建长乐、广东惠东土豆均损失过半,云南的豆类、葱头均有损失,海南的辣椒产量大减,海南中后期冬瓜更少,福建的蚕豆因大雨受淹占两成,因此产地价格高,使批发价格处于高位运行。二是对郊菜的影响。1月底,本市遭遇30年一遇的霸王级寒潮,上海平均气温为1℃-8℃,天气寒冷,阴雨天气较多,光照不足,青菜秧苗受损严重,价格季节性特征明显,21日、31日青菜价格分别出现了连续3日价格环比超过10%、5%的上涨,2月又有几次大范围降温,还有春节效应的冲击,价格大幅上涨;3月的“倒春寒”,连续9天的平均温度低于10℃以下,甚至跌至冰点,对地产绿叶菜的产量造成了较大影响,但气温较前两月有较所回升,整体对郊菜生长较为有利,蔬菜价格略有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

资料来源:央视天气。

2、生产成本上升是推高价格上升的重要原因。近年蔬菜生产成本呈现递增趋势。以青菜生产成本为例,2015年4个季度,青菜每斤生产成本分别为0.69元、0.77元、0.87元、0.88元,同比增幅在2.6%以内。从总成本内部构成看,人工成本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超过总成本的50%以上,是影响总成本波动的关键因素。

3、菜价看涨的舆论对短期价格影响较大。1月末极端寒冷天气的预报,使得有些舆论做出菜价看涨的预测报道,这种舆论导向与心理预期,使人们疯狂“囤”菜,从而促使得菜价短期内有明显上涨。例如,1月19日,《劳动报》作出题为“上海菜价或面临30%涨幅”的报道,青菜19日、20日、21日连续三日批发价日环比超过10%。

三、未来趋势预判

预计后期地产绿叶蔬菜价格将有所回落,客菜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还将持续。随着天气逐步转暖,本地茄果类开始上市,品种丰富,郊菜供应逐步恢复正常,供应量逐渐上升,最近郊菜日供应量已超过千吨,价格也有所回落。预计本地菜及江浙一带生长的蔬菜在四月中下旬,随着上市量的增加,价格会出现回落,但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青菜批发价格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与以往郊菜量升价跌将直接冲击客菜不同,客菜因1月下旬的超级寒流影响,主要产区基地受损严重,产地价格高,使价格处于高位运行,但受郊菜供应增加,价格会逐步回落,但比郊菜价格回落慢。今年由于客菜供应链多处出现长时间缺口,这将延长客菜价格在高位的时间,客菜价格还将在高位徘徊一段时间。

四、工作建议

1、加强蔬菜生产和价格信息监测。加强地产蔬菜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动态监测管理,及时掌握生产形势的变化,科学安排茬口,及时发布市场预警信息,引导生产。

2、积极促进产销对接。通过对外省市供沪蔬菜经营户实行减免市场交易费等措施,引导外省市蔬菜来沪交易,促进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全国各大基地的产销对接。

3、通过新闻媒体进行舆论正面引导。通过解放日报、上海农业网等媒介进行稳定菜价的正面报道,稳定市民心理预期。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