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国际水产中心2016年一季度交易情况分析

产生日期:2016-04-01 05:41      来源:

据对东方国际水产中心2016年1季度各类水产品交易量、交易额情况统计,总交易量达到8.81万吨,交易额达到22.16亿元。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2016年1季度分类水产品交易量、交易额完成情况

2016年1季度市场各类水产品总交易量为8.81万吨,与上年同比增加了1.73%,各类水产品总交易额为22.16万元,与上年同比增加了0.72%。

其中:

主要品种大类 2016/12015/1季 同比±%  环比±% 

冷冻品    33377       32769        1.86%    12.93%

冰鲜品    32550       32335        0.66%    -2.17%

活鲜品     22199       21504        3.23%   -17.25%

 合 计     88126       86608        1.75%    -2.25%       

主要品种   2016/1 2015/1 同比±%  环比±%

带鱼(200-300 26      25          4%         4%

带鱼(300-500 37.5     37         1.35%    10.29%

鲳鱼(100-150 52.5     52          0.96%     1.94%

鲳鱼(200-300  89.5     89          0.56%     1.12%

鲳鱼(500以上)  164.5   164         0.30%     0.61%

小黄鱼(100左右) 39     38          2.63%     6.84%

梅子(50-70    13.5   13           3.84%      8%

黄鳝           66     58          13.79%    8.19%

鳜鱼           72     63          14.28%   16.12%

二、2016年1季度市场水产品交易特点

从2016年1季度水产品价格走势情况来分析看:淡水鱼类、淡水甲壳类、海水贝类、海水头足类、海水鱼类、海水甲壳类水产品的总体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呈涨跌互现走势。

1、2016年1季度,从海水冰鲜水产品的销售情况看,总体价格呈小幅上涨走势。2016年“元旦”三天小长假,从市场行情走势来看,由于广西带鱼大量到货,加上码头上的本地货源上来,市场“元旦”总体价格比较平稳。主要的经济鱼类,由于广东带鱼来的较多,价格有所下跌,小黄鱼的总体价格则比较平稳,大规格的鲳鱼较前平均要张5元/500克;10头左右的明虾卖到50-55元/500克、好的红爪虾4-5头的卖到85元/500克、10头左右的卖到55元/500克、竹节虾10头左右的卖到55-60元/500克;100-150克的红膏蟹卖到20元/500克、150-250克的红膏蟹卖到30元/500克。1月下旬,尤其是1月23日、24日双休日供应高峰期间,申城迎来“本世纪最冷一天”,35年一遇的寒潮、低温、雨雪灾害性极端天气出现后,前来市场拿货的小贩少了,因本地货源少,南海带鱼则价格涨的较多,好的带鱼普遍要上涨5元/500克。临近“春节”适宜节日供应的产品成交价格总体呈小幅攀升走势。从总体上看,今年刀鱼的总体价格要高于去年同期,其中2两以上的要上涨150元左右/500克。按照大刀、陈刀、海刀、江刀和新刀、毛刀的不同、经销商会给出不同的价格,市场上今年刀鱼的总体上价格为,规格在50-60克左右的刀鱼卖到130元/500克,规格在60-75克的刀鱼卖到150元/500克,规格在75-100克的刀鱼卖到320元/500克,规格在105-110克刀鱼卖到650元/500克。

2、2016年1季度,从冷冻水产品销售情况这一块看,进入1月份,由于“春节”临近,冻品销售应该说进入了一年中最旺的销售季节。白鲳价格根据规格的不同呈涨跌互相走势,大规格的白鲳,由于春节因素,受市民喜爱而走俏,价格也有较大涨幅。中小规格的白鲳因为规格偏小,销量则停滞不前,价格也从原来的720元/箱(10公斤),下降到680元/箱(10公斤),降幅达到5.55%;黑鲳总体与前相比呈小幅上涨走势。今年春节销售期间,蟹类产品由于受货源减产原因,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像从舟山来的小娘蟹,卖到40元/箱(2.9公斤)、红膏蟹(小号)卖到35元/箱(2.5公斤)、特大红膏蟹卖到70元/箱(2.5公斤),去年买50元/箱(2.5公斤),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要上涨40%。海鳗销售情况不如预期,5公斤以上的海鳗,原先卖2.4万元/吨,现卖2.2万元/吨,下跌幅度达到8.33%,主要原因:一是往年以印度货源为主,今年受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货源的冲击,造成价格有所下跌;二是老百姓对海鳗需求减少,以往市民都喜欢整条买鳗鱼,现在由于市民认为鳗鱼胆固醇较高加上市民保健意识大大加强,以前买一条,现在买一段。三是今年的暖冬现象(23-25日个别极端低温除外),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民选购热情。

3、2016年1季度,从活鲜交易情况分析来看:基本特点为鱼类价格表现较为平稳。河鳗价格继续探底,最低时卖到了35元左右,与去年同比下降了31.38%左右。由于寒潮、低温、货源因素等影响,价格上涨明显。连续涨了好几天,最高时达到45元/500克。特种水产牛蛙较受人们欢迎,一月中旬至二月底,由于天气寒冷,货源因素今年价格有较大涨幅,每公斤的批发价在20元左右,与去年同比涨幅增加了一倍左右。进入2月且临近春节时,由于市民喜好,活鲜的价格开始有所上涨,像多宝鱼、鮰鱼、白水鱼等价格较平日分别上涨了38.88%、8.25%、8.69%不等。但从3月25日起,除草鱼外,淡水鱼中的鳊鱼、鲫鱼、鲢鱼等价格涨幅较大,主要因素是春节前,像鲫鱼等出货量大,当前存塘鱼量少,新鱼还未开始销售,总体供应量相对减少所致。一季度,往年,一到春节,大闸蟹的价格由于数量少,价格就会直往上串,而今年,一方面,送礼的人少了,另一方面,由于市民也不以物以稀为贵了,因而今年春节市场大闸蟹的价格基本没动。进入三月,鲻鱼、鮰鱼、黑鱼、河鳗、鲈鱼、黄鳝等主要活鲜品种与去年同比分别下跌了16.66%、20%、14.28%、12.5%、28.57%、17.24%、9.85%不等。从市场销售的主要虾类品种来看,虾类产品进入换季阶段,价格呈下跌趋势。河虾、基围虾、罗氏沼虾、草虾、白米虾的价格仍在高位运行。

4、1季度,由于受宏观因素影响,海蜇类水产生意确实不好做。由于生意不好,大多数经销商都不敢多进货,与去年相比,进货量要比去年少三分之一以上。从价格来说,基本与年前差不多,这和宏观经济形势,尤其是饭店拿货少有一定关系。海蜇销售情况还是比较平淡,进口海蜇和白花(海蜇术语)价格由于进货底价的关系,下跌约20元/箱,其他海蜇价格变化不是最大。

5、大礼包销售依旧低迷。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和严格控制公款消费,大礼包销售基本呈现了团购少、个人多的特点,在结构上更体现了市民化、个体化、老板化的特点。从价格来看,也更呈现亲民化的趋势,低的一套388元,高的1688元,老板普遍反映,大礼包销售不如去年。

三、影响交易量和价格的主要因素

一是生产成本和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根本原因。渔业资源的衰退则直接导致了捕捞量的减少,渔获物越来越趋向小型化、低值化,商品规格尤其是稍大规格的传统捕捞产品供应量减少是推动价格持续上涨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国外对渔业资源实行配额,比如说实行专属经济区,鱼捞量实行限额,限额以上要多收取费用。国家对捕捞渔船的补贴与捕捞量相挂钩等等,都是影响交易量和价格的主要因素。

二是宏观经济因素影响。2016年1季度,总体给人的感觉的是,老百姓的购买意愿不强,笔者在对市场客户的了解中得到信息。如往年,在春节期间,市场活鲜,贝类水产品的经营户,再到过年,他也会留在市场多少做一些生意,今年不同,春节时,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经营户选择回老家过年,他们不在乎春节及提升你的生意。还有一个是,往年过了正月十五,市场上的活鲜经营户就会不约而同得到市场摆摊做生意,但今年直到正月过完才基本恢复到往日的水平。从总的交易情况来看,普遍反映,客流减少,总体给人的感觉的是,老百姓的购买意愿不强。这可能和总体的宏观经济形势有一定关系。

三是节日因素影响、季节转换、天气变化影响到价格变化。1季度,是元旦、春节,尤其是春节,不管是远洋捕捞、内海捕捞、河湖养殖的,都想在春节期间出货或提供更多产品提供到市场来销售,希望多销售并卖个好价钱。因此说,对市场来说,春节前的50来天,是市场销售的黄金时段。过了春节,则随季节、气候变化影响水产品的交易量和交易价格变化。

上海东方国际水产中心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四月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