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草莓行业2018-2019年全产业链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分析报告
产生日期:2018-12-21 05:03 来源: 上海瓜果全产业链市场信息分析团队
草莓又叫红莓、洋莓、地莓,是蔷薇科草莓属植物的通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是世界草莓属植物种类分布最多的国家,据中国草莓协会统计:自2007年以来,无论是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来看,中国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草莓生产国,我国栽培的草莓中98%以上的栽培品种引自国外,国产草莓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不到2%。中国的草莓产地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安徽、江苏、湖北等地,5省草莓种植面积合计约为全国草莓种植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其中山东临沂、辽宁丹东、安徽长丰、江苏徐州、湖北十堰和武汉等市县都以大面积的草莓种植而闻名。江苏徐州、南通,浙江建德、嘉善,安徽长丰等市县的草莓进入上海市场,对上海的本地草莓产业产生一定影响。
目前,上海地产草莓的鲜果供应期约半年,从上年的11月下旬到次年的5月上旬。供应情况大致分为两个批次,春节前的第一批次产量少、口感好,价格高;春节后的第二批次产量高、不耐储存,价格相对亲民。近几年来上海郊区规模化种植的草莓面积不断增加,但也存在着草莓苗质量参差不齐,带病苗甄选困难,产量易受病虫害影响,管理用工多,果实不耐贮运等不利于草莓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由于草莓不耐贮运的特性,上海地产草莓基本以本地消费为主。为有效促进上海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报告将在介绍全国草莓产业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上海郊区草莓产业的基本情况、生产特点、销售情况,以此预测2018-2019年度上海地产草莓产业的总体趋势。
一、全国草莓生产概况
1.全国草莓生产面积
近五年全国草莓生产面积逐年增加,从2013-2014年度的180万亩增加到2017-2018年度的264万亩,年平均增长率10%左右。
(数据来源:中国草莓协会)
2.2017-2018年度种植面积省份排名
2017-2018年度,全国草莓种植面积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是山东、辽宁、安徽、江苏、湖北,共占全国草莓种植总面积的53%。
(数据来源:中国草莓协会)
3.2017-2018年度全国草莓种植品种情况
全国草莓种植面积第一位的草莓品种为‘甜查理’,接近草莓种植总面积的20%,其次为红颜,占15%左右,品种更替速度较快。
表1 2017-2018全国草莓种植品种情况表
草莓品种 |
甜查理 |
红颜 |
丰香 |
章姬 |
幸香 |
其他 |
种植面积(万亩) |
51 |
38 |
18 |
15 |
12 |
130 |
占总面积的比例 |
19.32% |
14.39% |
6.82% |
5.68% |
4.55% |
49.24% |
(数据来源:中国草莓协会)
二、近五年上海市草莓生产情况
1.生产面积
近五年上海郊区草莓生产面积在2.5-3.1万亩,2013-2014年度由于受自然灾害特别是“菲特”台风影响,生产面积最少,2014-2015年度最多。以白鹤镇为代表的青浦区草莓生产面积约占上海草莓生产面积的一半,浦东新区约3500亩,奉贤、金山、崇明和嘉定在1500-2000亩。
(数据来源:上海草莓产区调研)
2.种植品种情况
上海种植草莓品种主要为‘红颜’和‘章姬’两个品种,浦东新区以‘章姬’为主,其它区以‘红颜’为主。‘红颜’和‘章姬’两个品种占种植总面积的比例从2013-2014年度的83%增长到2017-2018年度的99%。
表2 近五年上海市草莓种植品种情况表
年份 |
红颜 |
章姬 |
其他 |
2013-2014 |
62.54% |
20.79% |
16.67% |
2014-2015 |
71.63% |
21.88% |
6.49% |
2015-2016 |
74.24% |
23.10% |
2.67% |
2016-2017 |
76.54% |
21.58% |
1.88% |
2017-2018 |
77.80% |
20.95% |
1.25% |
(数据来源:上海草莓产区调研)
3.种植规模化情况
上海地区草莓规模化种植(≥20亩)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50%以上,略多于散户(<20亩)种植面积,近年来草莓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2017-2018年度规模化生产约占56%。上海从事草莓生产的合作社有272个,其种植面积约占草莓种植总面积的65%左右。以青浦区为例,种植面积超过50亩的基地有13个,总面积达到1650亩。
(数据来源:上海草莓产区调研)
4.产量情况
近五年来,规模化种植草莓平均亩产为1.53吨,散户种植平均亩产为1.47吨,规模化种植产量略高于散户种植。总产量在3.37-4.45万吨之间。
(数据来源:上海草莓产区调研)
5.产值情况
近年来种植草莓的平均亩产值逐年提高,到2017-2018年度开始回落,2017-2018年亩产值回落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低温阴雨等不利气象因素引起年前第一批价格高的草莓产量占比减少,拉低了全年度平均亩产值。规模化亩产值略高于散户亩产值。
表3 近五年上海市草莓产值情况表
年份 |
总产值 (亿元) |
平均亩产值 (万元) |
规模化亩产值 (万元) |
散户亩产值 (万元) |
2013-2014 |
4.68 |
1.88 |
1.92 |
1.86 |
2014-2015 |
6.18 |
2.03 |
2.05 |
1.96 |
2015-2016 |
5.87 |
2.17 |
2.18 |
2.16 |
2016-2017 |
6.02 |
2.25 |
2.26 |
2.23 |
2017-2018 |
5.46 |
1.97 |
2 |
1.9 |
(数据来源:上海草莓产区调研)
(数据来源:上海草莓产区调研)
三、近五年上海草莓销售情况
1.销售方式
上海地产草莓的销售方式主要有线下销售和线上销售两种方式,线下销售方式包括采摘、批发、零售、配送等,线上销售方式主要包括电商平台和微信销售等。根据2017-2018年度的不完全统计,线下采摘方式销量占总产量的25%左右;线下批发市场占33%左右;线下零售占5%左右;线下配送占20%左右;线上销售比例占17%左右。线上销售方式所占比例逐步上升,从2013-2014年度的7%左右增长到2017-2018年度的17%左右。
2.销售批次
草莓因生长方式原因通常分为两批次销售,第一批次为上年11月下旬至次年2月,第二批次为次年3月到5月上旬。第一批(春节前)的售价显著高于第二批(春节后)。
表4 2017-2018年度上海市草莓主要生产区销售批次情况表
第一批销售产量占比 |
第一批销售产值占比 |
第二批销售产量占比 |
第二批销售产值占比 |
第一批与第二批售价比 |
|
青浦区 |
33.30% |
66.70% |
66.70% |
33.30% |
4.01 |
浦东新区 |
28.76% |
48.76% |
71.24% |
51.24% |
2.36 |
崇明区 |
33.24% |
46.74% |
66.76% |
53.26% |
1.76 |
金山区 |
35.00% |
56.70% |
65.00% |
43.30% |
2.43 |
嘉定区 |
53.00% |
65.00% |
47.00% |
35.00% |
1.65 |
全市平均 |
34.18% |
60.41% |
65.82% |
39.59% |
2.94 |
(数据来源:上海草莓产区调研)
3.销售价格
草莓近五年的平均销售价格比较平稳。草莓不同销售方式的销售价格差异较大。线下采摘平均售价在50元/公斤以上;线下批发市场价格在15元/公斤左右;线下零售的价格在25元/公斤左右;线下配送在30元/公斤左右;线上销售在45元/公斤左右。
四、2018-2019年度草莓生产销售趋势
1.总体判断
2018-2019年度上海草莓种植面积预计比上年度减少约10%,在2.5万亩左右,预计平均亩产1.5吨左右,规模化(≥20亩)生产比例预计约60%左右,总产量约3.75万吨,总产值5亿元左右。
由于定植期高温引发病害造成死苗,开花结果期又遭遇连续低温阴雨等不利气候影响,今年草莓集中上市时间比往年大致推迟20-30天,预计集中上市期在12月下旬-春节前。
第一批草莓产量约为30%,产值约55%;第二批草莓产量约为70%,产值约45%。
2.生产趋势
2018-2019年度上海草莓种植区主要为青浦区(约占总面积一半)、浦东新区、崇明区、金山区、嘉定区和奉贤区,总生产面积在2.5万亩,预计亩产1.5吨左右,规模化(≥20亩)生产比例将达到60%左右,总产量约3.75万吨,总产值5亿元左右。
草莓种植品种主要以‘红颜’、‘章姬’为主,红颜占78%,章姬占21%,以‘申琪’、‘天仙醉’为代表的小品种约占1%。
由于定植期高温引发病害造成死苗或缓苗期延长,开花结果期又遭遇连续低温阴雨等不利气候影响,预计于12月下旬起集中上市。
3.销售趋势
2018-2019年度草莓第一批(上年12月至次年2月)产量约为30%,产值约55%;第二批(次年3月到5月上旬)产量约为70%,产值约45%,总产值约5亿元。
销售方式方面,今年草莓线下采摘销量和线上销售比例将进一步提高,通过线下采摘方式的销量约占27%左右,线上电商平台、微信等线上销售方式的销量约占23%左右。线下采摘平均售价60元/公斤左右,线下批发售价在20元/公斤左右,线下配送35元/公斤左右,线上销售约在50元/公斤左右。
五、上海草莓行业发展建议
1.发展草莓绿色、安全生产技术
(1)加大对草莓新品种引进、培育、推广的扶持力度。目前,上海地区种植的草莓品种主要为‘红颜’和‘章姬’,品种过于单一,市场风险正日渐扩大。因此,下阶段应加大草莓新品种引进、培育及示范推广的扶持力度,推动草莓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加快草莓优质种苗的示范推广。发展和扩大本市自主种苗育苗基地,逐步提高自产优质种苗供应比例。同时加大对草莓脱毒种苗质量检测控制技术的攻关,以及草莓脱毒种苗繁育技术体系的构建与草莓脱毒种苗的推广应用。
(3)发展绿色生产,确保草莓的质量安全。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加强草莓绿色生产宣传力度,使草莓绿色发展、安全生产技术得到更好的推广应用,同时加强抽检和巡查力度,保证草莓的安全优质生产。
2.培育草莓规模化经营主体,推进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
规模化草莓种植的产量及收益明显要优于散户生产,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因此改善目前小而散的生产经营模式,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强组织化、规模化合作社和企业的培养力度,鼓励新型产销经营方式,发展以草莓文化为主题的农业旅游、草莓采摘体验相关产品的开发,加大一、二、三产的融合,形成有上海特色的草莓全产业链。目前上海一二三产融合草莓发展模式有:
(1)以青浦白鹤为特色的一三产业融合。截止2018年青浦区已经连续承办了9届上海白鹤草莓文化节。内容包括“草莓也疯狂”田间集市、 “草莓大王”评选系列活动、“草莓时代”文化主题馆展示、草莓种植技术专业研讨会、“莓色颂天香·丝路新白鹤”手机摄影大赛、“花香莓园”家庭园艺展等活动。以节兴市,增加文化内涵来拉长草莓产业链、增加草莓附加值,打造具有白鹤地理标志的成功尝试。同时通过草莓节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培育一批叫得响的知名乡村旅游项目,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增收渠道,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以金山为代表的一三产业融合。近年来,金山草莓节以长宁区百联西郊购物中心为舞台,以营销为主旋律开展一系列的营销活动、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金山区通过体系化全价值链助推草莓产业转型升级,配套旅游、采摘活动,通过草莓节将生产与销售完美融合。
3.提升品牌价值,实现草莓产业的有效增值
农产品要实现增值,其重要工作就是做品牌。因为品牌代表着特定的品质和价值,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影响生产者的销售收入。
(1)产地属性企业化。将草莓产地和品类企业化,使品牌与原产地、正宗这些概念挂钩,并植入消费者心目中。如金山“鑫品美”品牌草莓,是金山区农委在“品牌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引领下,体系化全价值链助推草莓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打造的草莓区域品牌。截至2018年全金山区种植面积513亩,加盟基地20家,严格实行准入、退出机制,用创新诠释品牌之美,规范品牌管理。
(2)文化塑造品牌。文化能够使农产品的品牌化增值,挖掘、打造和传播与农产品相关的文化价值是创建品牌的有利措施,特别是当地的特色文化,塑造产品的稀缺性。如青浦区白鹤镇,是中国草莓之乡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沪剧)传承基地。2011年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名胜古迹。白鹤草莓被赋予了文化与历史内涵,更通过草莓为媒,完美的将草莓与旅游相结合。
注:农产品(瓜果)全产业链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分析团队成员:范红伟、郑秀国、秦晓东、袁亚祥、孙小淋、钱婷婷、邵芳、陈旭、许梅林、姚明军、马荣飞、倪秀红、朱吉明、张青、高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