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培养料堆制及前发酵如何进行?
双孢蘑菇培养料堆制及前发酵技术如下:
1.选择适宜的建堆日期
上海地区最佳的建堆日期为9月上旬~10月下旬。
2.培养料原料的选择
牛粪晒至半干时粉碎成粉状,再晒干透备用。稻草、麦秆等材料需选择新鲜、无霉烂的,使用前须切成30cm长的小段,使其容易吸水,也便于翻堆。
3.培养料配方(栽培100平方米面积,单位:千克)
稻草2000,干牛粪1000,干鸡粪250,菜籽饼150,尿素15,石膏75,过磷酸钙40,石灰40。
4.制堆
(1)原料的预湿和预堆:在建堆前3~4天,先将干牛粪预湿,含水量掌握在50%左右,拌湿后与尿素、饼肥(饼肥需在前一天用敌敌畏进行杀虫处理)混合堆置备用;柴草的预湿可在建堆前2~3天进行,将柴草截成30厘米左右长,预湿时要让草湿透,吸足水分。
(2)建堆:建堆的方法是按一层草一层粪肥逐层堆叠。一般堆叠10~12层,堆高1.5~1.8米,堆宽2.1~2.3米,长度一般不小于5米。堆型成车箱状,四周垂直,顶部成鱼背状,料堆顶部用一层牛粪全部覆盖。
5.室外前发酵(翻堆)
翻堆:翻堆是把料堆按顺序翻松后重新建堆,目的是改变堆肥中各个发酵小区的理化性状,使之能均匀地在有氧状态下充分发酵。翻堆要求做到抖松、均匀、快速,即把料全部抖松拌均匀,翻堆和建堆的速度要快。
堆制时间一般为15〜20天左右,翻堆4次,翻堆间隔为4、 3、 3、 2天左右。具体的翻堆间隔时间应按天气、草料的种类来定。料堆的中心温度控制在80℃左右。
室外前发酵结束后培养料的质量标准:培养料成咖啡色,有一定光泽,柴草比较柔软,但有较强的拉力,富有弹性,有糖香味,含少量氨味,含水量65~70%,pH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