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灰霉病如何防治?
灰霉病是蔬菜设施栽培中常见的重要病害,特别是秋冬季及春季,设施栽培既要保温又要降湿的环境中易发生危害,在茄果类(番茄、茄子、辣椒等)、叶菜类(生菜、菠菜、茼蒿等)等种类中发生普遍。
1.番茄。灰霉病是危害大棚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它主要危害花、果实、茎叶,以青果受害较重。花染病,病菌一般侵染已过盛花期的残留花瓣、花托或幼果柱头,产生白色霉层,然后向幼果或果实发展。果实染病,以幼果和青果为主,染病后一般不脱落,被害部果皮先呈灰白色,中期发生组织软腐,后期密生灰色霉层。叶片发病多从植株下部老叶叶缘开始,病斑呈“V”字形扩展,并伴有不规则灰褐色轮纹,表面生有少量灰白色霉层。病斑扩大后可使整叶全部枯死,严重时可引起植株下部多数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如下:
(1)保持大棚空气流通,晚秋、初冬及早春时,晴天宜早开晚关,阴雨天可晚开早关,调节棚内空气湿度,另外,及时进行植株整理,避免因密植引起的通风不良问题;
(2)灰霉病菌最宜生长温度是24~28℃,因此要尽量避开此温度段,大棚温度控制在20~24℃间,可抑制病害发生;
(3)用“坐果灵”点花时,可混用800~1000倍的“速克灵”和“扑海因”,这样,既可减少人工,又可防治灰霉病,也可使用番茄授粉器进行;
(4)一旦发生灰霉病时,可选用40%施佳乐悬浮剂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交替使用,效果比较好。
2.莴苣。灰霉病也是莴苣上的常见病。在设施栽培塑料薄膜覆盖高湿度条件下,适宜该病害发生,其中以叶用莴苣受害最重。该病在莴苣全生育期均能发生,苗期发病幼苗呈水渍状腐烂,并生出灰色霉层,定植后植株一般从距地面较近的叶片开始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浸状病斑,阴雨天在保护地潮湿的条件下,病部迅速呈褐色,病叶基部红褐色,病株基部腐烂后,引起上部茎叶凋萎。病害多由下向上发展,可扩展至内部叶片,使得莴苣内叶腐烂,并在腐烂处产生黑色菌核。防治方法如下:
(1)清洁田园。及时清除棚内植株残体并集中深埋,以减少病菌来源;
(2)加强管理。大棚内及时通风降湿,增强植株抗性;
(3)药剂保护。发病初期及时选用40%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每周1次,连续3~4次,也可选用50%速克灵1000倍喷雾。
3.韭菜。韭菜灰霉病主要侵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产生白色至灰褐色的小点,正面多于背面。病斑多由叶尖向下发展成梭形或椭圆形病斑,大小为0.5~2毫米×0.5~7毫米,灰褐色。干燥时,叶片枯焦,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绿毛霉,并呈湿腐状。严重时,病斑连成结,造成叶上半部或整叶枯死。有时会从割韭菜的刀口处向下腐烂,初呈水渍状淡绿色病斑,半圆形或“V”字形,病组织呈黄褐色,密生灰绿色毛状霉。防治方法如下:
(1)选用抗病品种;
(2)及时清理田间病株残叶,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病源;
(3)收割应在低湿无露的条件下进行,割后晾干表土再培土,避免在潮湿条件下收割,不给病菌侵入创造机会;
(4)田间管理。应避免田间积水,适当控制灌水,及时通风,降低湿度;
(5)药剂防治。可选用50%“速克灵”800倍液喷雾。结合防治疫病可与“阿米西达”交替使用,“阿米西达”2000倍喷雾,连续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