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出现打蔫现象是什么原因?

产生日期:2021-09-07 10:01      来源: 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番茄生产过程中,出现植株萎蔫的原因有生理性缺水和病理性缺水等(青枯病、枯萎病等)。因生理性缺水而造成的番茄茎秆中空和萎蔫的现象多发生在寒冬低温季节。番茄根系生长最适土温为20~22℃,9~10℃时根毛停止生长,土温降至5℃时,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受阻。当遇到晴天特别是早晨太阳出来时,棚内温度迅速升高,而根系却难以迅速吸水,就会造成植株萎焉。这种生理性缺水造成的番茄茎秆中空和萎蔫一般在年后随着气温的升高,根系恢复正常生长后症状会减轻。因青枯病和枯萎病引起的植株萎蔫则不同,往往会给番茄生产带来极大危害,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青枯病和枯萎病的发生、症状有如下区别:

1.病菌不同:番茄青枯病是细菌性病害,番茄枯萎病是真菌性病害。横切番茄青枯病病茎,用手挤压切面,放入白色玻璃的水杯中,会看到溢出的白色菌液,无黏状物,维管束呈褐色半圈;横切番茄枯萎病病茎,切面上挤压后无菌液,潮湿时病基部有粉红色黏状物,维管束呈褐色一圈。

2.发病生育期不同:番茄青枯病一般在番茄株高30厘米左右(成株期)开始发病,而番茄枯萎病则一般是在番茄开花结果期开始发病。

3.萎蔫现象不同:番茄青枯病的病株白天萎蔫,傍晚可以恢复,植株枯死时叶片不变色,仍保持绿色;番茄枯萎病白天萎蔫,傍晚也会恢复,但枯死后,叶色变黄。

4.病程不同:番茄青枯病病程进展迅速,严重的病株经5~7天即整株不再恢复直至死亡;番茄枯萎病病程进展缓慢,病株一般要经7~10天才不再恢复直至枯死。

5.病菌越冬形式不同:番茄青枯病病原细菌主要是随病残体留在田间,所以重茬田积累的菌量越大,发病越重;番茄枯萎病病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

为预防此类问题发生,番茄生产中应做好以下措施:

1.冬春季节栽培番茄时,应注意保护和促进植株根系的生长。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强保温;平衡施肥,适当施用一些氨基酸或富含微量元素的叶面肥料,也可施用一些促进根系生长的其他制剂;阴雨天气过后或阳光强烈时,覆盖物应逐渐去除,以免出现生理性缺水对植株造成伤害。

2.加强病害监测,早防早治。青枯病可用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浇根防治,连续3~4次。枯萎病可用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剂1000倍液、20%噻菌铜悬浮剂(龙克菌)400~500倍液、77%硫酸铜可湿性粉剂(可杀得)1000倍液、50%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托布津)800~1000倍液等浇根。

    3.栽培时,切忌大水漫灌,以防土传病害随水流快速蔓延。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