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枯萎病如何防治?
产生日期:2021-01-04 09:44 来源: 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黄瓜枯萎病,又称蔓割病,系真菌性的土传病害,主要危害根茎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苗期染病,生长点呈失水状,子叶发黄,萎垂干枯,茎基部缢缩,引起根部腐烂,呈黑褐色,植株猝倒枯死;成株期染病,初期中午温度高时叶片萎蔫,早晚凉爽时恢复正常,1~2天后病株下部叶片褪绿,逐渐变黄,随着病情的发展约一周左右,整株叶片由下而上枯蔫,表面常溢出琥珀色脓胶状物,潮湿时病部有粉红色霉状物,表皮粗糙纵裂,后期萎缩干枯,植株枯死。横切茎秆,可见维管束呈一圈褐色,为典型症状。该病菌喜温暖潮湿环境,开花坐果期最易染病,田间少量积水,随后连续多天高温晴天,最易诱发此病的成片发生。
防治措施:一、实行轮作,选用抗病品种。二、药剂防治:种植处理,可用温汤浸种,也可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包衣后播种;作为病害预防或在发病初期可选用250可/升嘧菌酯悬浮剂(阿迷西达)1000~1500倍液,或1%申嗪霉素悬浮剂(绿群)600~1200倍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普力克)800~1000倍液、春雷霉素等药剂浇根,每株用药液量200~250毫升,发生重的田块间隔7~10天浇灌一次。忌大水漫灌,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处理,病株及周边土壤及时灌根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