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等江南地区如何种好牡丹?

产生日期:2020-12-21 08:57      来源: 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1.品种选择

江南地区具有夏热冬寒的气候特点,普遍降水多,地下水位较高,空气湿度大。如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具有降雨量较大、湿度高、地下水位高、夏季湿热、土壤透气性差等特点,要种好牡丹,首先要选择适宜上述生态立地条件的品种。如:江南牡丹品种群对江南栽培环境具有较高的适应性;杨山牡丹具有抗湿热的特性;还有形态特征上根系水平发展、多分枝、分布较浅、须根较多的品种,对地下水位高、透水性差的土壤环境具有较高的适应性;日本牡丹品种,由于对海洋性气候的长期适应,在上海多表现为适应性强、长势旺。

2.种植要求

牡丹具有肉质根,喜干燥怕积水。上海等江南地区种植牡丹,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田块,筑高畦种植。整地时要注意开好排水沟,防止积水。对于面积较大的田块,除开好四周的排水沟外,还应开好中沟。牡丹虽喜光,但在南方种植不宜强光直射,夏季忌暴晒,以免灼伤新枝嫩叶。在种植点侧方最好有树木疏荫且通风凉爽,有利于牡丹的生长。10月中、下旬是江南地区牡丹栽植的最佳时期。牡丹栽植前需晾根,即将植株挖起后抖掉沾在根系上的宿土,放到无直射阳光的室内或避风处阴干1~2天,使其根系变软,然后再行栽植。栽植前应适当修剪根系,剪掉老根、病根、伤根,用硫黄粉涂抹或用 1%硫酸铜液洗根消毒,以防烂根。牡丹种植株距为80厘米左右,具体应根据植株大小而定,一般以植株间叶片不碰到为宜。栽植穴要挖得深而大,并在基部泥土加少量腐熟基肥。栽植时,应使牡丹根系均匀分布,自然舒展,栽植深度应使根颈与土面平齐或稍低为宜。

3.整形修剪

江南地区牡丹的整形修剪一般每年进行3次,第1次修剪宜在3月上旬进行,主要是定干、抹芽和疏蕾,方法是选留6个生长健壮、空间布局合理的萌蘖芽为主干,抹除多余的萌蘖芽,每个枝条选留1~2个外侧花芽,其余侧芽全部抹除;疏除过多的花蕾,使养分集中供应主蕾开花,保持优雅的花姿。4月中下旬 ~5月上旬,当牡丹花朵开始凋萎、失去观赏价值后进行第2次修剪,及时剪除其残花(连同花梗 ),以减少养分的消耗,同时剪除枯枝、枯叶,保持植株的整洁美观。在落叶后的 10~11月进行第 3次修剪 (落叶早的植株可提前修剪 ),剪除枯枝,枯叶,并进行一次清理,然后用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700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洒进行灭菌防病处理。

4.肥水管理

牡丹宜干忌湿,栽植后只需浇一次定根水,江南地区仅在夏季特别干旱时需要适量浇水,一般情况下可不必再浇水,直至翌年植株萌芽。夏秋雨后及梅雨季节要注意防积水。牡丹喜肥,充足的养分有利于培养花大色艳的牡丹,如长时间得不到养分的补充,会因营养不足而长势衰弱,容易发生病害,所以应根据植株生长需要适时追肥。新栽植的牡丹半年内应少施肥或不施肥,以免伤根。一般牡丹栽培中一年施 3次肥,3月上旬施花前肥,促进牡丹开花;4月下旬~5月施花后肥(开花后15天左右),以补充牡丹开花过程中养分的消耗,并促进新的花芽分化;11月中下旬施基肥,基肥应施足,以增强苗木素质,保证其安全越冬,提高翌年植株的生长势。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好,如禽畜粪便、饼肥等,必须充分腐熟。 牡丹于7~8月高温酷热进入半休眠状态 (夏打盹),12月~ 翌年2月进入休眠期,在半休眠或休眠情况下不宜施肥。

5.病虫草防治

江南地区危害牡丹的病害主要有牡丹灰霉病、褐斑病、炭疽病、茎腐病和根腐病等,牡丹受到病害侵染后易引起幼苗倒伏、枯萎或叶片早枯,牡丹茎腐病和根腐病容易引起茎段或根部的腐烂而导致植株死亡。防治牡丹病害应采用“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一旦发现病害,可喷 1%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65%代森锌500~600倍液加以防治,及时清除病残体并进行焚烧或深埋。牡丹在秋季往往会发生虫害,其主要虫害有蛴螬,尺蠖、卷蛾等。当害虫危害牡丹时,容易咬坏其新枝和花芽,故应及时扑杀或喷敌百虫杀灭。同时,加强栽培管理,适宜栽植密度,增强通风透光,多施有机肥,可增强植株抗性,对预防病虫害发生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外,在大雨过后和春暖之后,要及时松土,以促进牡丹健康生长。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