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疮如何防治?

产生日期:2019-09-30 00:57      来源: 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病,又称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主要危害羔羊。

症状:通常是经皮肤或黏膜损伤引起病毒感染,因病毒抵抗力强,一旦发病,可引起羊群连续多年感染发病。本病潜伏期4~7天,常见症状为病羊口、唇或鼻镜出现散在的红色斑点,继而发展成水疱或脓疱,脓疱破溃后形成黄色或棕色硬痂,经1~2周硬痂脱落,恢复正常。严重病例水疱、脓疱互相融合,可遍及整个头面部,形成大面积易龟裂出血的垢痂,严重影响采食,导致病羊衰弱死亡。同时会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组织坏死脱落,少数严重病例继发肺炎死亡。

预防:本病主要通过外伤感染,因此要保护皮肤、黏膜减少损伤。为羔羊投饲、更换垫草时尽量挑出芒刺。可以适当加喂食盐,以免羊群因微量元素缺乏引起异嗜,啃土啃墙导致皮肤黏膜损伤而感染发病。应注意不要从疫区引种,同时加强引种后隔离检疫观察。可用碱性消毒液对羊舍和用具进行消毒。本病为人畜共患病,人员在接触病羊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以免外伤感染。

治疗:本病目前无疫苗进行免疫预防,通常作对症治疗。口唇部感染可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再涂以5%碘酊甘油,每天2~3次;蹄部感染,可将病蹄在5%福尔马林中浸泡1分钟,每周一次,重复三次。


标签:

分享到:

字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