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稻田杂草芽前封闭除草技术意见
病虫情报总第8期(水稻第4期)
稻田杂草同水稻争肥、争光、争空间,是严重影响水稻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市稻田杂草发生总体呈加重趋势,杂草对常用茎叶处理除草剂的抗性呈发展趋势。杂草茎叶处理剂用量逐年递增,稻田防除难度逐年加大。根据近年大量试验示范结果,在水稻播种前后、杂草芽前进行封闭处理是目前防除稻田杂草效果最好、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防除措施。因此,请各级植保部门加强对杂草芽前封闭除草技术的宣传和指导,确保我市水稻正常生产。具体技术意见如下:
一、移栽稻田
对往年杂草发生较重的田块采取移栽前和移栽后两次封闭措施,往年杂草发生轻的田块根据实际选择移栽前或移栽后一次封闭。
1、移栽前封闭处理
夏熟田耕翻平整后,灌足水层(以不露高墩为准),杂草未出苗时,每亩用26%噁草酮乳油100~120毫升,趁泥水混浊时甩滴全田,施药后保持水层3~4天后插秧;或每亩选用40%苄嘧·丙草胺悬浮剂80毫升或3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喷施,1天后插秧。
2、移栽后封闭处理
在机插后1~3天内,每亩选用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8~12毫升或3~5天内用69%苄嘧·苯噻酰水分散粒剂60~80克,拌细土或化肥撒施,施药时田间有薄水层,保水3~5天后恢复正常管理。
二、人工直播稻田
1、苗前封闭处理(二选一)
(1)播前。在整田结束后,泥浆还未沉淀的浑水状态下,每亩用26%噁草酮乳油100~120毫升趁混水甩施,施药后保持水层3~5天,落干后播种。
(2)播后苗前。在播种后1~3天内,每亩选用40%苄嘧·丙草胺悬浮剂80毫升或3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对土壤均匀喷雾。 施药时,田块要保持湿润,田沟内要有浅水,施药后3天内田板保持湿润状态,以后恢复正常田间管理;施药后当天或第二天若遇高温,造成畦面较干,第二天放“跑马水”。播种谷种必须先催芽,要求根长一粒谷、芽长半粒谷。做到随整地,随播种。
2、苗后封闭处理
在水稻二叶一心期(约播种后15~20天),每亩选用69%苄嘧·苯噻酰水分散粒剂60~80克拌细土或化肥撒施,施药时田间要有薄水层,施药后保持浅水层3天以上。
三、机械条(穴)播田
采取播后苗前和苗后封闭的措施。
(1)播后苗前。在播种后1~3天,每亩选用40%苄嘧·丙草胺悬浮剂80毫升或3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对土壤均匀喷雾。或播后5~7天,每亩选用31%五氟·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20毫升,或使用40%苄嘧·丙草胺悬浮剂30~40毫升加25克/升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40~50毫升对水对土壤均匀喷雾。
施药时,田块要保持湿润,田沟内要有浅水,施药后3天内田板保持湿润状态,以后恢复正常田间管理;施药后当天或第二天若遇高温,造成畦面较干,第二天放“跑马水”。
(2)苗后封闭处理。若第一次封闭防治效果不理想,在水稻二叶一心期(约播种后15~20天),每亩选用69%苄嘧·苯噻酰水分散粒剂60~80克拌细土或化肥撒施,施药时田间要有薄水层,施药后保持浅水层3天以上。
四、注意事项
1、常规种植的、往年杂草发生较重的稻田,采用水稻苗前和苗后两次杂草芽前封闭处理的防控措施。
2、修缮好农田基础设施,使田埂完整,沟渠通畅,确保良好的保水和排灌功能。注意田块的平整,特别是秸秆还田的田块,一定要平整到位,泥块要细小,以防未腐熟的高墩秸秆破坏药膜影响除草效果。
3、药后如遇雨要及时清理沟系,打开缺口,防止积水淹没水稻心叶而产生药害。施药后当天或第二天遇大暴雨,应减量补施,药量掌握在原使用量的50%以内。
4、药剂的用量应严格遵守所选药剂的标签或者说明书所规定用量使用,严禁超剂量用药。
5、对上年杂草发生严重或发生杂草稻的田块,特别是杂草稻发生较重的田块,应加强播栽种前的农业防除措施。如:在夏熟作物收获后,及时灌水和用中型拖拉机旋耕法耕翻,打碎和淹埋夏熟残杆,同时诱发杂草稻种子早出苗,保水15天后再次耕翻。